題榮祿第
華堂聳立俯江流,十里長溪入望收。巖翠送青鋪玉砌,日光破曉上銀鉤。繡屏恍列千章樹,錦纜斜牽一葉舟。領取河山佳氣好,紅欄桿外景悠悠。
偶辭清俸戀煙霞,閑賦歸來擔舊家。三面云山連翠竹,一庭松菊自栽花。龍鱗曉捲疏欞月,雀舌時烹小院茶。漫羨前賢完美意,歡聯棣萼話桑麻。
華堂聳立俯江流,十里長溪入望收。巖翠送青鋪玉砌,日光破曉上銀鉤。繡屏恍列千章樹,錦纜斜牽一葉舟。領取河山佳氣好,紅欄桿外景悠悠。
偶辭清俸戀煙霞,閑賦歸來擔舊家。三面云山連翠竹,一庭松菊自栽花。龍鱗曉捲疏欞月,雀舌時烹小院茶。漫羨前賢完美意,歡聯棣萼話桑麻。
華麗的廳堂矗立在江邊,俯瞰著江流,十里長溪的景色盡收眼底。山巒翠綠如青黛般鋪在如玉的臺階上,日光破曉,灑在像銀鉤一樣的地方。繡屏般的景色中仿佛排列著千萬棵樹木,錦纜斜斜地牽著一葉小舟。領略著河山的美好氣象,紅欄桿外的景色悠遠綿長。偶然辭去俸祿,留戀山間煙霞,賦閑歸來操持舊家。三面云山連著翠竹,庭院里松菊相伴,自己栽種著鮮花。清晨,月光如鱗片般從稀疏的窗欞上卷去,時常在小院烹煮雀舌茶。不要只是羨慕前賢的完美愜意,兄弟歡聚一起談論農事多歡樂。
榮祿第:可能是一座建筑名稱。華堂:華麗的廳堂。俯:俯瞰。入望收:盡收眼底。巖翠:山巒的翠綠。玉砌:如玉的臺階。銀鉤:可能指像銀鉤形狀的物體。繡屏:形容景色如繡屏般美麗。千章樹:眾多的樹木。錦纜:彩色的纜繩。佳氣:美好的氣象。清俸:指俸祿。煙霞:代指山水勝景。棣萼:比喻兄弟。桑麻:農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官場有所經歷后,選擇辭去官職,回歸田園。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在榮祿第這樣的地方,被周邊的美景和閑適的生活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享受。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優美,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上展現了傳統的山水田園詩風格,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親情的重視。
九重城里無親識,
八百人中獨姓施。
弱羽飛時攢箭險,
卻向從來受恩地,
再求青律變寒枝。
春景照林巒,玲瓏雪影殘。
井泉添碧甃,藥圃洗朱欄。
云路迷初醒,書堂映漸難。
花分梅嶺色,塵減玉階寒。
遠稱棲松鶴,高宜點露盤。
佇逢春律后,陰谷始堪看。
輕生奉國不為難,戰苦身多舊箭瘢。
玉匣鎖龍鱗甲冷,猶恐犬戎臨虜塞,柳營時把陣圖看。
且將一笑悅豐年,
漸老那能日日眠。
引客特來山地上,
坐看秋水落紅蓮。
萬籟不在耳,
寂寥心境清。
無妨數莖竹,
時有蕭蕭聲。
三復招隱吟,
不知寒夜深。
看看西來月,
移到青天心。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巖前一枝柏。
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初來唯見空樹枝,
今朝滿院花如雪。
門前為報諸少年,
明日來遲不堪折。
鸞鶴每于松下見,
笙歌常向坐中聞。
手持十節龍頭杖,
不指虛空即指云。
火天無處買清風,
悶發時來入梵宮。
只向方師小廊下,
回看門外是樊籠。
簇錦攢花斗勝游,
萬人行處最風流。
無端自向春園里,
笑摘青梅叫阿侯。
西歸公子何時降,
南岳先生早晚來。
巡歷世間猶未遍,
乞求鸞鶴且裴回。
萬條金錢帶春煙,
深染青絲不直錢。
又免生當離別地,
宮鴉啼處禁門前。
愁見橋邊荇葉新,
蘭舟枕水楫生塵。
從來不是無蓮采,
十頃蓮塘賣與人。
古人謾歌西飛燕,十年不見狂夫面。
三更風作切夢刀,老母別愛子,少妻送征郎。
血流既四面,乃一斷二腸。
不愁寒無衣,不怕饑無糧。
惟恐征戰不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