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巖用盧大參韻 其六
愷悌見儀刑,從容侍杯酒。
明月照孤桐,和風吹細柳。
愷悌見儀刑,從容侍杯酒。
明月照孤桐,和風吹細柳。
和藹可親能看到典范模樣,從容自在地陪侍著飲酒。明月照亮了孤獨的梧桐,和風吹拂著細長的柳枝。
愷悌:和藹可親。
儀刑:典范,楷模。
孤桐:孤獨的梧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推測,是春日詩人陪同侯侍御游覽洪巖時所作,當時詩人心情閑適,與友人相伴游玩,看到眼前美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與友人游玩時的場景和感受。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
暫入松門拜祖師,
殷勤再讀塔前碑。
回頭忽向尋陽使,
太守如今是惠持。
大智思濟物,道行心始休。垂綸自消息,歲月任春秋。
紂虐武既賢,風云固可求。順天行殺機,所向協良謀。
況以丈人師,將濟安川流。何勞問枯骨,再取陰陽籌。
霸國不務仁,兵戈恣相酬。空令渭水跡,千古獨悠悠。
二十年前不系身,
草堂曾與雪為鄰。
常思和尚當時語,
衣缽留將與此人。
尼父未適魯,屢屢倦迷津。
徒懷教化心,紆郁不能伸。
一遇知己言,萬方始喧喧。
至今百王則,孰不挹其源。
翠壁開天池,青崖列云樹。水容不可狀,杳若清河霧。
常聞先生教,指示秦儀路。二子才不同,逞詞過尺度。
偶因從吏役,遠到冥棲處。松月想舊山,煙霞了如故。
寂寞天籟息,清迥鳥聲曙。回首望重重,無期挹風馭。
臨壇付法十三春,
家本長城若下人。
蕓閣少年應不識,
南山鈔主是前身。
共出丘門歲九霜,
相逢凄愴對離觴。
荊南為報韋從事,
一宿同眠御史床。
商洛秦時四老翁,
人傳羽化此山空。
若無仙眼何由見,
總在廟前花洞中。
靈山蓄云彩,紛郁出清晨。
望樹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張蓋影,依澗布魚鱗。
高似從龍處,低如觸石頻。
濃光藏半岫,淺色類飄塵。
玉葉開天際,遙憐占早春。
徐城洪盡到淮頭,
月里山河見泗州。
聞道泗濱清廟磬,
雅聲今在謝家樓。
劍閣門西第一峰,
道陵成道有高蹤。
行人若上升仙處,
須撥白云三四重。
白玉為竿丁字成,
黃金繡帶短長輕。
強遮天上花顏色,
不隔云中語笑聲。
來從千山萬山里,
歸向千山萬山去。
山中白云千萬重,
卻望人間不知處。
粉面仙郎選圣朝,
偶逢秦女學吹簫。
須教翡翠聞王母,
不奈烏鳶噪鵲橋。
怪得北風急,
前庭如月輝。
天人寧許巧,
剪水作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