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伯牛墓二首
寂寞先賢墓,千年馬鬣墳。
可憐七十子,德行幾如君。
自古天難定,斯人疾久嬰。
止馀南牖訣,堪與暴平生。
寂寞先賢墓,千年馬鬣墳。
可憐七十子,德行幾如君。
自古天難定,斯人疾久嬰。
止馀南牖訣,堪與暴平生。
寂寞的先賢之墓,歷經千年仍是馬鬣狀的墳丘。可惜孔門七十二賢中,論德行有幾人能像您一樣。自古以來上天的安排難以捉摸,先生您長久被疾病纏身。只留下臨終在南窗下的訣別之語,足以彰顯您一生的品行。
馬鬣墳:指墳墓封土的一種形狀,像馬頸上的鬃毛。
七十子:指孔子門下的七十二賢。
嬰:纏繞,這里指被疾病困擾。
南牖訣:據記載,冉伯牛病重時,孔子去探望,從窗戶握著他的手,表達惋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冉伯牛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稱卻身患惡疾。詩人可能是在憑吊冉伯牛墓時,有感于他的遭遇和品德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重視儒家思想,人們對孔子及其弟子的事跡和品德較為推崇,詩人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表達對冉伯牛的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冉伯牛的德行,突出其在孔門弟子中的地位。特點是情感深沉,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后人對古代賢人的緬懷和尊崇。
思君不辦一再過,束書謝客方臥疴。
不為儒林丈人地,可耐造物小兒何。
我亦病氣剛制酒,自春迄秋在告多。
幾時蹁躚數訪我,為君快作鯨飲河。
沉沉王侯居,列屋皆妖妍。
性斧糜春蔥,日詫歌舞筵。
孰知山澤儒,超然廣文氈。
野花供嫵媚,山月獻連娟。
潘郎真吾徒,常加視后鞭。
居無鮑生馬,紅粉風蓬旋。
張公為石奴,處仲政復賢。
繼今看遠業,賤子當留年。
捐金得嘉旨,舉室更笑喧。
老子舊小戶,醉帽每先偏。
即今省酒費,或辦歸買山。
吏隠有定趣,縣債當亟還。
乘流遇坎止,畢世佩此言。
邑政易墮,我方在行。挽袖柅車,交游至情。
兩君玉峙,表表國士。下榻傾倒,有賢公子。
我介三子,匪同而和。提衡掖挽,交口孰何。
月堂之評,罙久未改。匿瑕振過,茲焉有待。
卜夜之飲,輟驪駒章。顧雖情鐘,河魚未康。
作吏則疎,羨人報政。彼益者友,工藥我病。
低昂達窮,冥心所遭。獨喜故人,往偕仙曹。
搖搖修程,烱烱初度。眷言顧之,矯首云路。
胡不小留,共頹醉山。胡不更仆,共譚孔顏。
西睇歸帆,徙倚凄切。去留之間,仙凡斯別。
始吾泛其觀,中吾固其守。
拳拳寶所重,世或輕敝帚。
廐馬我所師,家雞誰得有。
此心如此用,煩君訂是否。
會青媲熊膽,入眼冰雪如。
疎云放佳月,赤眚為之除。
自拭烏皮幾,日課蠅頭書。
政使堂下笑,矻矻糟粕余。
迺翁五車讀,弓劍初一命。
九十歸田園,顏丹眼如鏡。
客來不告倦,筆落有余勁。
霜嚴草花落,松柏獨也正。
吾憐盼與札,徐閱襄昭定。
濟美竟寂寞,陳編漫輝映。
翁家戲彩郎,足繼賢業盛。
雄詞逼王楊,奧學窺韓孟。
援今校古昔,兩翁猶此病。
今段天試君,處此要以靜。
菰粽蘸蜜彩作絲,竹萌尚籜榴未子。
官居端午不可孤,小卻文移謝胥史。
酒社切戒屐聲疎,詩郵莫漫奚奴寄。
與君相望淮南北,宦游適偕亂山里。
老紆章紱我不稱,路指云霄君未已。
相期玳席醉九室,先向花牋驚八米。
自昔詞源浩千頃,粗許老子窺涯涘。
明朝酒罷詫里閭,頗嘗見客今有此。
古人獨醒怨不逢,時搴葹薋棄蘅芷。
吏隠顧竊詩酒樂,自公委蛇容食寐。
一歡況復酬佳節,豪飲當觀建瓴水。
我雖裹章服,雅意耕寬閑。
著貂可采藥,拄笏或看山。
白頭敲榜地,茲游破天慳。
有興聊可歌,睡語不受刪。
老驥挺高骨,彌耳塵中馳。
鄰女嫁不售,泣向流黃機。
與子落窮山,坐無適時姿。
濠梁莞一笑,游鱗??風漪。
伯夷困采薇,名不廁周亂。
敬通可言命,四七拱炎漢。
圣主方側席,士或槃薖澗。
有斧苦無柯,古今同此嘆。
大人世鳳麟,吐握豈云憚。
幺麼未足數,一官從浪漫。
回車記我君能賢,席門忽下鳧背僊。
參辰相避徒自惜,但有妙語邦人傳。
阿戎齒錄雖牽聯,陸沈父書如縛禪。
題鳳不寘嵇喜下,殺雞容羞季路前。
才名放君一頭出,高山可仰井用汲。
小兒弄筆不及嗔,顧捐鄭璞收和璧。
作十日飲當有時,岸花水芝皆可詩。
祗憂老氣不復振,挑大國楚提偏師。
春日煙沙岸,禪房風竹窗。
有時傾綠酒,隨處見清江。
世路紛多轍,吾生老此邦。
千林看不盡,白鳥去雙雙。
良驥馳康莊,驤首輕韅鞅。
筋骨倏謝昔,得無伏櫪想。
自審涎顙質,蹀躞欲奚往。
如我合漁樵,奪煬忘幼長。
資身本缺如,與世志空廣。
老去傃所安,豈直樂榛莽。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
祇趁晨鐘起,寧聞山鳥聲。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詩情。
試問峰頭景,今朝作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