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孫文 其二
見危詎敢惜馀年,若欲全生義則騫。
久困鹽車思仰首,如蒙贈策勝金鞭。
見危詎敢惜馀年,若欲全生義則騫。
久困鹽車思仰首,如蒙贈策勝金鞭。
面臨危險怎敢吝惜剩下的歲月,要是想保全性命道義就會缺失。長久被困在鹽車下渴望昂首,倘若能得到好的計策勝過金鞭。
詎(jù):怎,豈。
騫(qiān):虧損,缺失。
鹽車:典出《戰國策·楚策四》,指困于鹽車的千里馬,比喻賢才不得志。
贈策:贈送計策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面臨困境、需要尋求幫助或支持的時期。詩人可能在社會動蕩或個人發展受阻時,向孫文表達自己堅守道義、渴望擺脫困境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明確,表達詩人堅守道義、不懼危難及渴望助力的心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和訴求。
騏驥太俊不得馭,塵埃尚走高陽翁。
奇文泣下鬼神血,高議鑿開天地聾。
平明仗劍背我去,老蛟奮鬣歸江東。
撼屋西風起白蘋,紙窗木榻靜無塵。
斜陽影里看歸鳥,落葉聲中著病身。
丈室只容清凈侶,禪門今作讀書人。
慚予又作長安客,夢斷山塘二月春。
春去初添車馬狂,幔纓御者意揚揚。
看街樓閣人垂手,過眼云煙鑒眩光。
趯趯散眠芳草地,盈盈歸去牡丹坊。
難知此日園林價,莫轉詩人錦繡腸。
榴火紅燒,荷風白顫,塘柳入夏浮煙。近郊茅屋,南郭與堂連。城外周遭綠水,睡,沙鷺聯拳。攜觴去,酒生茗止,永日且流連。
昔年。曾有贈,主人珍重,墨跡猶鮮。道淚勻竹塢,癭剖楓天。到此解衣角飲,渾忘倦、說鬼談禪。三更月,危橋路迮,堤外喚漁船。
上都水草郁青青,雪漠春回萬騎停。
漢德未丁陽九數,天階長護紫微星。
韓公輸貢丹心在,杜老看花涕淚零。
應識木蘭家法美,朵顏今日是藩屏。
就身打劫壯吾曹,
喚得賢侯智眼高。
忿色不知何處去,
珠回玉轉透云袍。
花飛南陌東風暮。腸斷王孫芳草路。
綠槐影里雨初晴,黃鳥聲中春暗去。
亂山疊疊看無數。故國遙遮云外樹。
一年佳景等閑拋,好夢欲尋無覓處。
連朝風雨撲重門,啼處新痕壓舊痕。
梅鶴流離余劍膽,琴檐零落剩詩魂。
書生自古崇三戒,俠士何時凈六根。
地棘天荊誰管得,此身權寄水云村。
小樓苦節以詩昌,他日分羹有母嘗。
士貴及時為孝子,我今垂老貢蠻鄉。
一官齒漱冰壺冷,三峽眠浮雪夢涼。
更愛神山藐姑射,仙郎冰雪制衣裳。
離人南浦多春草,
越鳥棲枝有早梅。
我有千古恨,高高將聽卑。亦知曾補后,不似未分時。得氣清何少,流光照或私。可能空闊外,容我管中窺。
不辨誰賓主,何因有往還。憐君時一顧,笑我未能閒。世態膠難合,前塵跡可刪。終當事韜晦,相待掩重關。
擾擾役車塵,悠悠失路人。九衢多覆轍,一往幾埋輪。我亦自茲去,相逢笑有因。別尋林下叟,回指故山春。
空瓶無俗物,破甑久生塵。比日事田圃,占年拜水神。審能免溝壑,不敢慕陳因。愿得長如此,終身作野人。
孤燈坐終夕,坐久燈力微。曉漏知多少,鄰雞聞庶幾。病軀慵下榻,花氣促披衣。笑問兒童道,晨星稀未稀。
自從聞鬼哭,不復更攤書。漸覺烏成馬,無心獺祭魚。偶來觀越絕,相失半秦馀。稽首空王問,三伊如不如。
舉世爭雄日,何妨獨守雌。冤親平等視,風雨寂寥為。浩氣銷能否,全身付與誰。一彈三太息,惟許湛盧知。
中原赤子帝王州,坦腹何時縛蔡酋。聞道鐵衣寒徹骨,邊臣應賜紫茸裘。
雖然袖手老山林,禹稷顏回共此心。但得有生皆挾纊,不妨閑抱歲寒琴。
茅齋掩映橫塘曲,
樹隱朝煙鳴野犢。
丈人睡起忽開門,
細雨無聲春草綠。
半路梅花作峭寒,
懷人無地著愁酸。
幽居獨得春風力,
補綴林塘漸可觀。
十畝成高志,三春足勝游。籬深容鹿臥,墻圮任云留。
岸柳藏書屋,溪花失釣舟。不須嫌寂寞,吾道合滄洲。
谷口逃名處,何如鄭子真。種松曾買地,養竹為投綸。
歲月杯中盡,琴書枕上親。鹿車應共挽,持此謝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