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號二首 其二
黃紙東來墨未乾,孤臣恩許掛朝冠。
小兒扶出迎門拜,鄰舍相呼擁路觀。
白首奉身歸畎畝,清霄無夢接鹓鸞。
從今剩把花前酒,憂患都空量自寬。
黃紙東來墨未乾,孤臣恩許掛朝冠。
小兒扶出迎門拜,鄰舍相呼擁路觀。
白首奉身歸畎畝,清霄無夢接鹓鸞。
從今剩把花前酒,憂患都空量自寬。
黃色的詔書從東邊送來,上面的墨還未干,我這孤臣承蒙皇恩準許辭官。小兒子扶著我出門迎接,在門口下拜,鄰居們相互呼喊著圍在路邊觀看。我白發蒼蒼回歸田園,清靜的夜晚不再夢到朝堂之事。從今以后盡情地在花前飲酒,憂患都沒了,心胸自然寬廣。
黃紙:指詔書,古代詔書用黃紙書寫。
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掛朝冠:指辭官。
畎畝:田地。
鹓鸞:本指兩種鳥,這里比喻朝官。
剩把:盡把,盡情地拿。
此詩創作于詩人獲得辭官許可之時。當時詩人可能已厭倦官場生活,渴望回歸田園。在接到詔書后,他懷著輕松愉悅的心情寫下此詩,表達對未來田園生活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辭官歸田的喜悅。其特點是敘事清晰,情感真摯,以樸實的語言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能讓讀者了解古人辭官后的心境和生活態度。
卓哉誠齋老,驅車陟崔嵬。
清風欲洗瘴,駕言為花來。
仰止冰玉人,念彼同根荄。
思翁不可說,江邊重徘徊。
今日閏月九,重新做重陽。東籬賸有花,金黃熨晚香。大江東下處,其地為柴桑。靖節余真祠,祠下荊棘荒。
想像義熙年,此老醉花傍。寄情付傲睨,有句哀三良。
我思前月九,菊蕾初含芳。萸氣卻綻烈,登髙苦雨妨。閏延花盛開,東曦蕩晴光。遶徑行已匝,倦去憇竹床。
逺夢入無何,隨云還故鄉。故鄉余故園,境浄浩莫量。仰睇南峰松,俯引北海觴。小亭俯溪南,溪聲流宮商。
兩年身不到,此時夢欲狂。夢歸轉無益,夢覺生悲傷。浮生能幾度,客久空回腸。
醒來日已午,尋醉歌滄浪。江鮮可斫鲙,笑引杯行長。夕暉不相知,眩眼投西岡。
歡情亦云暫,旅困空相望。月出照庾樓,思歸轉徬徨。
桐溪恩上人,留遺盈束紙。初疑龍蛇奮,不敢傲睨視。
嗚呼汶陽翁,父子傳心旨。手澤落世間,枯盡幾硯水。
言言闗世運,字字窮物理。悲風颯雙鬢,涕淚揮不止。
思超漢魏髙,人可晉唐似。逸態出天然,凜若對英峙。
此時吟嘯者,跌蕩何可比。卷舒手不停,光芒射桯幾。
下取防六丁,急寘空谷里。
誰舍塵身石骨巔,浮屠突兀拂霄躔。
方隅端拱明離位,梯級髙營石晉年。
土穴有龍噓重霧,草庵無衲坐空禪。
虛危直視煙霞路,鏜鞳風鈴到處傳。
雪綴柔枝冷未融,暗銷塵境暑威隆。
根從海國分靈種,花逐仙娥下蘂宮。
珠絡香懸風緊處,玉壺人在月明中。
直須第四番開過,都灑秋愁落翠叢。
閑闖秋高強入山,棲真勝地極高寒。
契泉水下人間去,靈洞云從天半看。
麗澤先生留姓字,穎濵元子蛻衣冠。
典刑尚在山深處,為宿心香不敢灌。
病身歸束縛,楓葉見飄零。
云淡秋星白,天遙戍火青。
舊盟無處續,閑夢有時靈。
月色江聲里,愁多酒易醒。
登臨慰兩眼,不暇顧炎天。
萬頃大江水,枕壓城郭邉。
沙際少漁鼓,岸曲紛商船。
洪波沸赤日,碧樹沈蒼煙。
行客迷古道,游塵瞇囂廛。
偉哉乾坤秀,聚此樓觀前。
夕雨濯暑煩,便覺體欲仙。
山光已滴滴,月色何娟娟。
更深天宇凈,燈火照管弦。
歸去抱涼睡,夢里嗟流年。
綠蒂黃心簇絳英,何時負取旱蓮名。
預知荒徑非全盛,先吐芳葩破獨清。
籬落赪填空有艷,風霜黃槁卻無情。
紅嫣香絕誰傷旱,難結??桑處士盟。
兩年游海國,一半在山扉。
政喜沙鷗狎,忽驚遼鶴歸。
苦吟黃葉落,凝睇白云飛。
志已堅親養,難分薜荔衣。
四明山水秀,二老器能殊。
語劇欲流涕,吟清謾撚須。
林香傳竹醉,溪影寫藤枯。
愧我卑微者,無階助遠圖。
木異難儕眾木淹,刻成慈相孔仁謙。
真珠瓔珞鴛鴦殿,白玉屏風翡翠簾。
晴雨禱祈隨感召,香燈熾盛極莊嚴。
鎮山寶聚田廬廣,靈貺彌彰一百籖。
岌嶪山形丑莫收,傍湖獨整傲春秋。
幾株烏桕無根在,一幅華陽有様留。
寒日霜干還掠額,曉天嵐重且遮頭。
東籬漉酒人知得,醒立風前不可求。
碧玉輪張萬葉陰,一皮一節筍抽金。
胚成黃穗如魚子,朵作珠花出樹心。
蜜漬可馳千里遠,種收不待早春深。
蜀人事佛營精饌,遺得坡仙食木吟。
晨起自理髪,握髪雙涙流。
不見結髪人,惆悵空白頭。
君留白髪種,種作一叚愁。
茁哉秋蓬根,念此春荑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