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雪綴柔枝冷未融,暗銷塵境暑威隆。
根從海國分靈種,花逐仙娥下蘂宮。
珠絡香懸風緊處,玉壺人在月明中。
直須第四番開過,都灑秋愁落翠叢。
雪綴柔枝冷未融,暗銷塵境暑威隆。
根從海國分靈種,花逐仙娥下蘂宮。
珠絡香懸風緊處,玉壺人在月明中。
直須第四番開過,都灑秋愁落翠叢。
潔白的茉莉花像雪一樣點綴在柔軟的枝條上,寒意還未消融,它默默消解著塵世酷熱的暑氣。它的根是從海外帶來的靈秀品種,花朵如同仙女從蕊宮飄落人間。在風緊之處,它如珠串般散發著香氣,月光下,人仿佛置身于玉壺之中。等到它第四次開放過后,秋愁都灑落在翠綠的花叢里。
雪:形容茉莉花潔白如雪。
暗銷:默默消解。
海國:指海外,說明茉莉花來自國外。
靈種:指優良、獨特的品種。
仙娥:仙女。
蕊宮:道教經典中所說的仙宮。
珠絡:像珠子串成的網絡,形容茉莉花的形態。
茉莉花原產于印度等國,傳入中國后受到人們喜愛。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炎熱的暑天看到茉莉花開放,有感而發。當時可能正值夏秋交替之際,詩人面對茉莉花,既欣賞其美麗與清涼,又因季節變化而生出秋愁。
這首詩以茉莉花為主題,贊美了其潔白、清涼的特點以及獨特的身世。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想象,展現了詩人的審美情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花卉的喜愛和借物抒情的創作傳統。
天末音書誰寄。消息故園開未。
幾聲江笛度殘年,恐有銅仙垂淚。
黃昏丸月細。怕暈去、酒邊燈次。
一般清興動揚州,莫道嚼來無味。
重華受堯禪,揖讓何雍雍。奉堯若考妣,臣道盡始終。夏王繼虞統,心與重華同。漢家逆操子,亦欲希前蹤。如何臣故主,貶號山陽公。
周公作周禮,本以致太平。后來講求者,往往亂自生。一悲新室篡,再苦新法行。善哉豫公語,萬古當作程。
關雎與麟趾,此化何時明。寄生根不牢,蜾裸種還異。當時浪自喜,久遠安可計。鄙哉文信侯,蕞爾瑯琊吏。坐令秦晉史,半作他人帝。厲階誰所啟,剿滅固天意。獨喜趙王孫,世主沙漠地。
霸王弒義帝,漢祖誅元勛。君臣道既絕,可得全其身。平生固不同,畢竟同一死。不知垓下劍,何似淮南矢。
王陵在漢軍,母伏劍于楚。趙苞守漁陽,母作鮮卑虜。二子皆名臣,忍獨遺其母。忠孝有偏重,賢者當自處。
我愛徐元直,翩然別新主。大獄考巫蠱,窮兵擊狂胡。壯心一朝悔,剛斷今古無。輪臺詔西極,望苑起后湖。朝歌罔怪者,社稷終為墟。
世祖中興主,手拯三綱頹。溫溫東海王,廢棄同草萊。子房致園綺,國本無驚猜。乃知隆準公,決斷何雄哉。
鄧侯奉朝請,嚴生歸釣臺。高光可并駕,史論空喧豗。
孔明討漢賊,凜凜三代師。廣廈既已傾,一木安可支。想象鞠躬志,慘澹風云姿。亦有王將軍,舉義何孜孜。伐陳奉孱主,百折無回辭。嗟哉古烈士,萬世同一時。
犍為李孝子,本是漢家人。不受鄴中詔,名節今古聞。胡為讓官表,自稱偽朝臣。我欲刪此語,庶作無瑕珍。客言且勿刪,不見揚子云。已受中散祿,更上美新文。
洸洸死后名,赫赫生前功。古來賢達士,謙伐心靡同。灑涕峴山頂,沈碑襄水中。惜哉羊與杜,此念何匆匆。
煬帝伐煬公,親自提戈戟。殷鑒尚不遠,何況目所擊。如何大業紀,半是亡陳跡。由來昏德主,先后同一失。所惜貞觀君,再發遼東役。
太宗內巢婦,不懼辰嬴恥。后來聘充華,聞諫即能止。昏昏復昭昭,哲后固如此。古云狂作圣,斂袂觀唐史。
趙氏有家法,不戮士大夫。秦濟兩宗王,恨骨猶號呼。親親既如此,朝野將何如。飛愚社稷臣,東澈周孔徒。一朝恣砧斧,不啻厖與豬。宋人善粉飾,此語良不誣。
宏范北元帥,世杰南將軍。兩人本兄弟,奉主各致身。厓山?風起,頃刻生死分。烈烈萬古忠,矯矯一世勛。我方編二史,執筆揚其芬。
茅針香軟漸包茸,
蓬■甘酸半染紅。
采采歸來兒女笑,
杖頭高掛小筠籠。
春風駘蕩楊飛花,怒馬馳騁人離家。
一日行程百馀里,數日應到天之涯。
天涯遠望云瀰漫,天涯久住星霜換。
爭怪連宵夢轉多,那堪積歲書長斷。
一紙忽來千里書,書來已是隔年馀。
此日差喜君無恙,轉悵還鄉信仍虛。
草木托根各有處,游子行蹤偏無據。
鄰家前宵有客歸,言君又渡桑乾去。
墻頭桃李花,墻下多芳草。忽忽又逢春,春光空復好。
食案頓蕭條,塵衣日顛倒。嗟我同心人,云胡不偕老。
春深風已和,入戶但凄凄。逝水無復返,德音終不迷。
去年雙飛燕,又入梁間棲。我心非金石,能不增慘悽。
五十不為天,勤勞嗟未償。我官已臺省,君猶布衣裳。
平生薄自奉,所愿名節芳。相我僅三紀,茍得非所臧。
百年庶無悔,庶幾同樂康。俯仰忽不見,此恨何時忘。
養老非無人,鸞刀手親把。教子亦有師,辭色無少假。
吾父壽而康,惜爾得年寡。吾兒儻能立,庶以慰泉下。
幼孤何敢事兒嬉,聞道惟慚性鈍遲。
早尚虛文迷釋老,晚參實學溯濂伊。
五更燈火蕓千卷,兩世冠裳桂一枝。
夢幻無成吾不怨,庾愁江恨鬢絲絲。
峰陰古廟白云關,蕉嶺城開紫翠間。斜日滿林仙袂冷,笛聲牛背下空山。
秋風天末送歸舟,閒共漁樵話釣游。要乞仙人飛渡術,眼前滄海正橫流。
鰲頭龍首總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蝴蝶滿天蟾滿地,莫將隱語賺書生。
相如仗節茂陵歸,
春日春花照客衣。
萬里巴江天際落,
錦帆一片去如飛。
八十韶華指眼過,奈無建樹枉蹉跎。
一身傲骨難隨俗,半世馳驅鋒未磨。
棋石有情慰歲月,詩書何辜廢銅駝。
卅年桃李都成實,倍使馀生感慨多。
打窗淅瀝冷孤檠,
漸覺山居夢不驚。
奈得清貧容得懶,
不知春盡此中聲。
仲冬壟梅發,繁英簇紅霰。
過意百花魁,翻疑百花殿。
大小兩黃鸝,公然吃花住。
頃刻布同云,迷卻來時路。
長江數千里,
赪尾魚久苦。
白云雖在山,
無由作霖雨。
下簾讀易沈君平,老向人間識世英。
戲把年齡聊復問,從來富貴不須評。
聯翩詩筆粗豪甚,矍鑠精神顧盼明。
我欲求田古松邑,君言此計幾時成。
游釣童時跡可尋,停云想嘆欲彌襟。
哀時庾信空文藻,近市梁鴻有遠心。
投老未忘溝壑志,固窮自愛玉金音。
相期頭白歸來日,古調同彈石室琴。
已黑疏窗,聽不了、雨聲蕭瑟。似訴到、別離兒女,臨歧嗚咽。點滴不堪和雁下,凄清如向吟蛩說。把銀釭、剔盡不成眠,明還滅。
云黯黯,籠纖月。風細細,透重幕。正漏壺欲斷,檐牙猶滴。似我頻揮斑竹淚,憐他碎盡枯荷葉。盡黃昏、凄絕九回腸,愁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