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
無恙年年汴水流。一聲水調短亭秋。舊時明月照揚州。
曾是長堤牽錦纜,綠楊清瘦至今愁。玉鉤斜路近迷樓。
無恙年年汴水流。一聲水調短亭秋。舊時明月照揚州。
曾是長堤牽錦纜,綠楊清瘦至今愁。玉鉤斜路近迷樓。
汴水年年都毫無變化地流淌著。在短亭邊的秋景里,有人唱起了《水調》曲。那舊時的明月依舊照著揚州城。這里曾經(jīng)是帝王游船經(jīng)過,人們在長堤上牽拉錦纜的地方,如今綠楊清瘦,仿佛至今還在哀愁。玉鉤斜路離迷樓很近。
無恙:沒有災禍、疾病等憂愁的事情,這里指汴水依舊流淌。
水調:曲調名。
短亭:古時設在大路旁,供行人休息或餞別的亭子,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
錦纜:錦制的纜繩,指帝王游船所用的纜繩。
玉鉤斜:在揚州,是隋代葬宮女的地方。
迷樓:隋煬帝所建的樓,故址在揚州西北。
這首詞是和王阮亭的韻而作。王阮亭即王士禎,他是清初著名詩人。作者可能是在游覽揚州紅橋時,看到揚州歷經(jīng)朝代更迭,昔日繁華不再,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詞。當時揚州雖有一定發(fā)展,但歷史的興衰痕跡仍很明顯。
這首詞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以景語寫情語,將歷史滄桑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它是詠史懷古詩詞中的佳作,展現(xiàn)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思考。
故向箕山訪許由,
林泉物外自清幽。
松上掛瓢枝幾變,
緬想古人增嘆惜,
颯然云樹滿巖秋。
上林諫獵知才薄,尺組承恩愧命牽。
潢潦難滋滄海潤,相國無私人守樸,何辭老去上皇年。
能以功成疏寵位,不將心賞負云霞。
林間客散孫弘閣,日陪鯉也趨文苑,誰道門生隔絳紗。
江華勝事接湘濱,
千里湖山入興新。
才子思歸催去棹,
汀花且為駐殘春。
自哂鄙夫多野性,貧居數(shù)畝半臨湍。
溪云雜雨來茅屋,
更憐童子宜春服,花里尋師指杏壇。
幽石生芙蓉,
百花慚美色。
遠笑越溪女,
聞芳不可識。
柱史才年四十強,須髯玄發(fā)美清揚。
朝天繡服乘恩貴,
多才自有云霄望,計日應追鴛鷺行。
亂石跳素波,寒聲聞幾處。
颼颼暝風引,散出空林去。
爽氣朝來萬里清,
憑高一望九秋輕。
不知鳳沼霖初霽,
玉柱金罍醉不歡,云山驛道向東看。
鴻聲斷續(xù)暮天遠,秋來回首君門阻。
馬上應歌行路難。
有意蓮葉間,
瞥然下高樹。
擘波得潛魚,
一點翠光去。
(《咸池》,陶唐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堯德至大,
元化油油兮,孰知其然。
至德汩汩兮,順之以先。
元化浘浘兮,孰知其然。
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
(《大濩》,有殷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湯救天下,
萬姓苦兮,怨且哭,
不有圣人兮,誰護育。
圣人生兮,天下和。
萬姓熙熙兮,舞且歌。
下客無黃金,豈思主人憐。
客言勝黃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綺羅如嬋娟。
終恐見斯好,有時去君前。
豈知保忠信,長使令德全。
風聲與時茂,歌頌萬千年。
農(nóng)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識天地心,徒然怨風雨。
將論草木患,欲說昆蟲苦。
巡回宮闕傍,其意無由吐。
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
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