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寺居酬張侍御六韻見寄
六十上清冥,曉緘東越藤。
山光紫衣陟,寺影白云凝。
濕葉起寒鳥,深林驚古僧。
微風窗靜展,細雨閣吟登。
清韻岳磬遠,佳音湖水澄。
卻思前所獻,何以豸冠稱。
六十上清冥,曉緘東越藤。
山光紫衣陟,寺影白云凝。
濕葉起寒鳥,深林驚古僧。
微風窗靜展,細雨閣吟登。
清韻岳磬遠,佳音湖水澄。
卻思前所獻,何以豸冠稱。
清晨打開來自東越藤紙寫的書信,您已步入六十歲上清靜之境。山間的光彩中您身著紫衣攀登,寺廟的影子仿佛與白云凝結在一起。濕潤的樹葉驚起了寒鳥,幽深的樹林驚動了古老的僧人。微風中在窗前靜靜展開書卷,細雨里登上樓閣吟詩。清越的韻律如遠處的山磬聲,美好的音訊似澄澈的湖水。我又回想起之前所呈獻的文字,怎能配得上您侍御的稱贊呢。
上清冥:指清凈的境界。
曉緘:清晨打開書信。東越藤:東越產的藤紙,代指書信。
紫衣:唐代高級官員的服色,這里可能指張侍御。陟:攀登。
豸冠: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這里代指張侍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寺廟居住時,收到張侍御寄來的六韻詩作,有感而發創作此詩進行酬答。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寧靜的生活狀態,在寺廟中感受著自然與禪意。
這首詩主旨是酬答友人,通過描繪寺廟清幽之景,展現出詩人內心的寧靜。其特點是意境優美,描寫細膩。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的創作風格和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酬唱。
沖霄大纛,鐃吹聲相逐。展長弰,拭飛鏃。陣營嚴楚漢,宿將推頗牧。今猶是,天家細柳軍容肅。露布書盈幅。旨酒傾盈斛。懸印綬,馳車轂。干城國士選,率土奇勛錄。提勁旅,風云會看回沉陸。
五年又踏臺城路,風俗人文忽改觀。觸目河山猶有感,驚心風雨不勝寒!逢場作戲嗟垂老,隔座聞歌慘不歡!寥落晨星天欲曙,披衣起坐夜漫漫。
叔夜七不堪,投筆竄耕壟。被毛學新鄙,暴虎悔舊勇。斂身蝸殼間,榻外即關隴。□無奏記手,門絕問奇踵。人言明府驕,我欲廷尉重。可人忽東來,明月云樂擁。世故如游塵,朝掃暮還有。向平待畢婚,謝事計已后。耳堪幾枕流,口但宜飲酒。門前泰華壓,老子一搔首。秋來四壁寂,草色上戶牖。好山喜笑人,客至但搖手。形驅世鞅縛,妄滅天刑逃。我身不失我,榮辱誰能操。蔬肉等一戀,耕學兩不高。未應泉石癖,可笑州縣勞。秦人跨四海,不及源中桃。但看逸名姓,已足賢蕭曹。
奇書一本阿Q傳,廣廈千間K字樓。天地古今詩刻劃,乾坤晝夜酒漂浮。燕山易水歌紅日,曲婦詞夫惦楚囚。多謝群公問消息,尚留微命信天游。
伏枕抱疾日,閉關馀春時。欣聞空谷音,適與中林期。清風灑蘭藻,零雨坐茅茨。翻然不可見,悠哉寄遐思。
從人問喬木,系馬得名園。柳帶晴先綠,禽聲暖更喧。臨池照清水,拂石置芳樽。不畏歸侵夜,嚴城未掩門。
淵淵王輔嗣,弱冠尚玄虛。解老既洞鑒,學易亦超攄。若人忽云歿,斯道歸丘墟。百年得陸生,精契遙相符。酬酢通神明,幽顯道不殊。迷途吾不嘆,所嘆失其居。空令百世后,游想在遺書。
細雨霏霏入暮斜,楚天秋色淡蒹葭。塞鴻遠度三三節,籬菊初開九九花。勿問輕風欺短發,且將樽酒酌閑衙。去年樹下登高處,湖水煙波幾渡賒。
昔年游宦去鄉閭,此日還家勝謫居。垂老厭看爐內藥,窮愁還著篋中書。青云有路迢迢隔,白發無情漸漸疏。漢代于今論封禪,長卿多病欲何如。
遠迓瞿曇至給孤,佇聆有法為開敷。早知是法應須舍,好請乘時出帝都。
焦桐漫理朱絲澀,秋宵悄增愁思。調譜求凰,歌成化蝶,當日春心曾寄。花飄碎綺。剩一縷幽馨,半函珠淚。渺渺前蹤,不堪回首劫塵里。靈山迢遞路阻,幾時能換骨,衣似蟬蛻。貝葉聆經,蓮臺禮佛,那識如來真意。浮生未已。任滄海茫茫,忽為漚水。萬象皆空,落紅埋夢底。
凍云四劃天地凝,一口嚼碎萬里冰。借天欲賞梅花國,天許先生無吝色。白頭中坐太極圈,醉點萬花歸未得。天心子半知者難,一枝笑撚隨歸鞍。乾坤萬古有真興,夢中說夢空癡暝。定山老我徒爾思,此樂惟許先生知。
竹映紅蕖水榭開,門閑乳雀下青苔。伊人何戀五斗粟,不作淵明歸去來。
挾卷出相尋,往往偕風雨。從此得新題,但向松間語。
問冰壺。洞天還似此中無。留春長在和春住。月冷山孤。愿指瑤臺路。好把朱顏住。不續玄都賦。吾今忘我,我亦忘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