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李氏園池二首 其一
從人問喬木,系馬得名園。柳帶晴先綠,禽聲暖更喧。臨池照清水,拂石置芳樽。不畏歸侵夜,嚴城未掩門。
從人問喬木,系馬得名園。柳帶晴先綠,禽聲暖更喧。臨池照清水,拂石置芳樽。不畏歸侵夜,嚴城未掩門。
海雁依時到,庭花不再紅。通家錦囊在,入室穗帷空。歌哭同杯酒,江湖想釣筒。真淳那復見,落日起悲風。
月轉東墻花影重,花迎月魄若為容。多情月照花間露,解語花搖月下風。云破月窺花好處,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幾度花和月?月色花香處處同。
柘磯諸山如馬馳,磯畔輕煙飛鷺鷥。匡廬隱隱望題品,應怪詩翁到得遲。
雷霆絕響山陵起,三十六宮土花紫。委環遺佩總成塵,一抔黃土埋艷春。蓬科棲煙竄狐鼠,蕭颯酸風迷楚雨。三更燐火作紗燈,冢上嘍嘍話紅鬼。
水草冬不死,豈為寒所侵。巖松風力勁,歲暮青滿林。念彼苦節士,艱難持素心。雖存太古操,惜哉無知音。守中固有道,庶為君子欽。
大教齊事理,凡心交信疑。四大示所聚,天人顯盧師。頑仙既遠遁,毒龍亦恒依。作用有顯秘,知量無參差。后起仰高蹤,途轍何合離。法興金固城,旨沛湯浚池。嗟予躡形影,淑問啟新知。茲來仰堂構,攝心睹威儀。馀磬入松風,高鐘旋翠微。廊欞窈窕轉,塔檻玲瓏施。香煙界溪流,燈月藏山輝。晦息意乍定,梵聲發嘗期。共嘆中興功,俯禮無異祠。
灣灣流水曲闌桿,鸂鶒芙蓉不耐寒。玉手為開銀屈膝,舉頭卻見月團團。
韶華忽已晚,掃地千林空。蒼茫天中雪,飄落正無窮。豈其瑤池樹,爛漫隨靈風?定非蓬萊朵,繽紛暮春叢。窈遠不可測,人世事相通。看此慘澹意,安與芳華容。我行飛雪里,心神久迷蒙。曠蕩田都獲,自問顏先紅。唯有揭日歷,費卻一年功。歲正有循轉,明歲與今同;人事茫無主,莫亦效前蹤?再涉河非故,哲人語發聾。明年跡尚舊,吾歲奔已匆。愴然更回視,悲感將何從。
乘彼上塘水,來看黃鶴山。古寺無人至,禪房云半間。
夭桃灼灼倚窗前,春色繽紛帶紫煙。昨夜雨聲來枕上,惜花人聽不曾眠。
一別重來十五年,殘僧半在寺依然。黃楊當日絕低小,已過危檐也可憐。
小山我獨坐,夜氣正蒼茫。地大看球面,星懸認海王。陰陽一時轉,消息萬方藏。欲貢驚天語,回頭云怒張。
聊持一尊酒,獨對西山酌。我飲本不多,借此以娛樂。慨彼山中人,豈無合仙藥?月出煙蘿深,思之在冥漠。
東山強起副皇情,榮拜都堂暫遠行。重寄一麾兼兩鎮,先聲萬里慰群生。風恬滄海鯨波凈,雨洗黃塵鳥道清。自古安邊重韓范,終歸黃閣佐承平。
馬上微風散薄陰,玉笙吹客過華林。山中宰相杳何許,日暮碧峰雞犬音。澗邊瑤草洞中花,細水流春帶碧沙。昨夜山中酒初熟,道人不暇讀《南華》。竹杪飛亭枕石泉,松壇香霧散茶煙。鳥聲記得夜來雨,鹿夢驚回別有天。遼天有客訪髯龍,好事山人畫者儂。笑卷云煙收拾去,長教函丈在三峰。山君滿意為山留,故遣清泉笑不休。萬斛珠璣三尺玉,要隨詩句過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