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過甘泉驛
記得當年來古驛,
馬鞭帶雪系樓前。
雙柑香濺佳人手,
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見荒堤摧暮草,
空傷衰榭沒寒煙。
風塵滿目深惆悵,
卻望誰家寄醉眠?
記得當年來古驛,
馬鞭帶雪系樓前。
雙柑香濺佳人手,
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見荒堤摧暮草,
空傷衰榭沒寒煙。
風塵滿目深惆悵,
卻望誰家寄醉眠?
記得當年來到這古老的驛站,馬鞭上還沾著雪水系在樓前。雙手捧著柑橘,香氣濺到佳人手上;半臂短衣的涼意,為飲酒的客人增添了幾分寒意。忽然看見荒涼的堤岸上,暮草被秋風吹折;空自感傷那衰敗的臺榭,淹沒在寒煙之中。眼前滿是旅途的風塵,心中無限惆悵;回望遠方,不知誰家能讓我借宿一醉。
古驛:古老的驛站,指甘泉驛。
雙柑:兩種柑橘,代指新鮮水果。
半臂:短袖上衣,此處指單薄的衣物。
衰榭:衰敗的臺榭(建筑)。
風塵:旅途的風沙,亦指世間紛擾。
甘泉驛為古代交通要道的驛站,詩人或曾在此有過溫馨的過往。此次冬日重訪,目睹驛站由昔時的熱鬧轉為荒涼,結合旅途風塵的艱辛,觸發對時光流逝、世事變遷的感慨,遂作此詩。
全詩以“過驛”為線索,通過今昔對比展現驛站的興衰,借具體場景的描寫傳遞深沉的惆悵之情,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懷昔傷今之作。
體空質妙稟陽輝,一鏡明能遍九圍。
冷伴畫樓吹玉笛,清臨香閣理金徽。
纖纖柳外星光隱,寂寂花間燭影微。
獨有滄江煙浪里,扁舟載得滿輪歸。
不訊孫嵩久,疑君變姓還。
關門人漸至,死喪信初傳。
血化空山火,魂依子夜鵑。
平生談俠氣,草草一軀捐!
昨夜文星墜海東,
瓣香何處祝南豐?
一杯持向城頭哭,
凄絕青山夕照中。
拈一旗兮放一鎗,
多從枝葉上摶量。
全身入草全身出,
那個師僧無寸長。
未見虎跑跡,窺泉試一吟。
遺珠僧不取,密竹助泉深。
細聽非笛復非蘆,
絕訝兒童底所呼。
邂逅因之問何似,
鳥鳴竹管自烏烏。
百節紫藤風骨,得自泐潭石門。
不受云居勾絡,定知臨濟兒孫。
作伴經游已遍,住山尚存典刑。
寄與毗耶作戲,當場攛出驚人。
袖中懷刺倦塵沙,清曉尋君坐日斜。
客食空齋惟苜蓿,宦情高閣有梅花。
庭陰獨下孤山鶴,禁雪遙棲萬樹鴉。
經學漢儒推博士,何人江左更名家。
白點清霜翠點煙,老枝香葉寄林泉。長材不獻明堂用,要待崢嶸化石年。
老干新稍翠葉齊,龍光傳派自曹溪。清風十八灘頭景,卻憶坡仙舊品題。
粉墻高處遍薔薇。
爛漫紅英映夕暉。
月下朦朧疑覆錦,
賺郎收拾刺郎衣。
賣賦名成賣酒馀,
歸來駟馬擁高車。
錦衣只欲湔前恥,
不道開邊困里閭。
壽良城外賊連營,濟水非如往日清。
州郡莫拘三互法,詔書已命五陽兵。
饑腸自古多奇策,款段何妨作遠行。
勝似青油戎幕下,眉摧腰折向宣明。
山晚鳥猶吟,窮幽此日心。
危途愁作客,勝境欲抽簪。
紫澗松風滿,瑤壇花霧深。
歸來應夢到,縹緲翠云岑。
吹來細軟晚風柔,
到處秋光招我游。
江上青峰湖上月,
替儂掃盡別離愁。
水共長天不盡頭,
石溪奇處著危樓。
我來倚徙闌干看,
風撼蘆花葉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