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少參游清虛觀四首 其四
山晚鳥猶吟,窮幽此日心。
危途愁作客,勝境欲抽簪。
紫澗松風滿,瑤壇花霧深。
歸來應夢到,縹緲翠云岑。
山晚鳥猶吟,窮幽此日心。
危途愁作客,勝境欲抽簪。
紫澗松風滿,瑤壇花霧深。
歸來應夢到,縹緲翠云岑。
傍晚時分山中鳥兒仍在啼鳴,今日我深入幽境探尋,內心思緒萬千。我憂愁于在艱險的人生道路上漂泊作客,而這美妙的勝境讓我想要棄官歸隱。紫色山澗里松風滿盈,華麗的祭壇被濃密的花霧所籠罩。歸來之后想必會在夢中再到這縹緲的翠云山巔。
窮幽:深入探尋幽靜之地。
危途:艱險的路途,這里可引申為人生的艱難處境。
抽簪:古時做官的人須束發戴冠,用簪固定,抽簪即棄官歸隱。
紫澗:紫色的山澗,可能是因山澗周圍的景色或石頭顏色而得名。
瑤壇:華麗的祭壇。
翠云岑:翠云山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仕途可能遭遇不順,在游覽清虛觀時,被清幽的環境所觸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是對官場的疲憊和對自然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清幽之景襯托內心情緒。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達。
離火自天爍,溫泉由地生。我來需曉汲,聊用濯塵纓。
帆掛半邊風,空江縹緲中。山光全在水,秋色欲來鴻。草短村墟出,林疏煙火通。湘潭多少路,數數問溪翁。
羅浮昨寄丹泉水,轉憶浮丘日又殘。石底有龍秋不涸,山頭無雨夜生寒。紅塵已沒交梨灶,白鶴猶歸曬藥欄。未識仙人何處去,珊瑚拾作釣魚竿。
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待月庭階月正圓,中天云凈出嬋娟。金波泛露輝長夜,玉宇生涼到四筵。七十主人方健飯,二三賓客盡忘年。高談洛下應難數,會有安車自日邊。
江流隨去住,山寺減逢迎。淺綠空尋柳,輕黃未點鶯。玄端春有服,忠靜糸無纓。久欲從吾好,寧妨俗事縈。
時近清和氣愈濃,雨催花實喜晴風。籬邊點點如錢大,盡是青青間綠紅。
海燕歸飛雁欲南,芙蓉開日正秋三。花間恰好斜通徑,林下偏宜小結庵。
聞道昆崙北,風塵避仆洼。至今悲漢節,不合度流沙。
滿前貔虎換龍蛇,上谷文星傍建牙。一出羅浮多少日,早將名姓播中華。
仲尼切戒取人惡,孟子真能不動心。嗟我癡頑何所得,但能于此惜分陰。
文物東吳會,招提倚漢開。地隨南岳轉,天逐大江回。云幌長垂殿,松衣半護苔。六朝歌舞地,花樹變樓臺。
榮觀新移閬苑栽,芳叢衒晝錦花開。誰知妙手參元化,頃刻青紅照玉杯。向陽花木易培栽,略借春風已自開。多謝青宮能長養,一枝先壓紫霞杯。
不待心挑與目招,一生辜負可憐宵。祇堪罰作銀河鵲,歲歲年年只駕橋。
霜林棲鳥冷,曙聽語檐間。爭盼朝暾出,移羽就其暄。籬外犬忽吠,有客至我門。問客何能早,云從遠道還。命仆燒松火,炊黍慰勞煩。而我尚慵臥,見客生愧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