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皞宓犧氏陵
邃古傳神母,流光感赤虹。龍書彰圣瑞,日角表皇躬。
肇啟苞符秘,能侔造化功。紀元開運會,畫卦判洪濛。
理協陰陽始,幾參象數終。三才咸有統,六位嬗無窮。
姬孔淵源在,炎黃謚號同。補天咨帝妹,創字授臣工。
任宿沿風姓,庭巢列禪通。混茫都邑改,巍煥寢園崇。
紺殿凌霄漢,丹陵接華嵩。握圖容自肅,衣卉道彌沖。
作者斯文祖,欽哉望秩隆。圣朝稽典禮,謨誥述龐鴻。
日月觚棱外,乾坤法象中。白龜淪蔡水,蒼檜擁齋宮。
幽贊誠何極,靈蓍滿百叢。
邃古傳神母,流光感赤虹。龍書彰圣瑞,日角表皇躬。
肇啟苞符秘,能侔造化功。紀元開運會,畫卦判洪濛。
理協陰陽始,幾參象數終。三才咸有統,六位嬗無窮。
姬孔淵源在,炎黃謚號同。補天咨帝妹,創字授臣工。
任宿沿風姓,庭巢列禪通。混茫都邑改,巍煥寢園崇。
紺殿凌霄漢,丹陵接華嵩。握圖容自肅,衣卉道彌沖。
作者斯文祖,欽哉望秩隆。圣朝稽典禮,謨誥述龐鴻。
日月觚棱外,乾坤法象中。白龜淪蔡水,蒼檜擁齋宮。
幽贊誠何極,靈蓍滿百叢。
遠古傳說有神奇的圣母,因虹光感應而生下太皞。龍書彰顯了神圣祥瑞,他額骨隆起有帝王之相。開始開啟神秘的符瑞,能與造化之功相媲美。開創紀元開啟時運,畫出八卦區分混沌。道理符合陰陽初始,探究象數直至終結。天地人三才都有統序,六爻變化無窮無盡。與周公、孔子的淵源存在,和炎帝、黃帝謚號相同。詢問妹妹女媧補天之事,傳授臣下創造文字之法。任、宿兩國延續風姓,庭、巢等部落排列有序。混沌時代都邑已改變,陵墓莊嚴宏偉令人崇敬。青紫色的宮殿高聳入云,紅色的陵墓連接華山嵩山。手持圖讖令人自然肅敬,身著草衣大道更加沖淡。他是文化創造者的始祖,令人欽佩祭祀規格隆重。圣明的朝廷考察典禮,典籍記載盛大之事。日月在宮殿的棱角外,乾坤在法則現象之中。白龜沉入蔡水,蒼檜環繞齋宮。對他的贊美無盡,靈蓍草長滿百叢。
邃古:遠古。神母:指華胥,傳說為太皞之母。
流光感赤虹:傳說華胥履大跡于雷澤,感虹光而生太皞。
龍書:傳說太皞時有龍馬負圖出于河,太皞據以畫八卦。
日角:指人的額骨中央部分隆起,形狀如日,舊時相術家認為是帝王之相。
苞符:即符瑞。
侔:相等,齊。
紀元:紀年的開始。
畫卦:指太皞畫八卦。洪濛:混沌、蒙昧的狀態。
理協陰陽始:道理符合陰陽的起始。
幾參象數終:探究象數到最終。幾,事物的跡象、先兆。象數,《周易》中以卦爻等符號象征自然變化和人事休咎。
三才:指天、地、人。
六位:《周易》中每一卦由六爻組成,六位即六爻的位置。嬗:演變。
姬孔:周公姬旦和孔子。
炎黃:炎帝和黃帝。
帝妹:指女媧。
任宿:古國名,相傳為太皞后裔,風姓。
庭巢:古代部落名。禪通:傳說中的上古帝王世系。
紺殿:青紫色的宮殿。
丹陵:紅色的陵墓。華嵩:華山和嵩山。
握圖:手持圖讖,指掌握天命。
衣卉:穿著草衣,形容生活簡樸。
作者:指文化的創造者。
望秩:按等級望祭山川。
謨誥:指古代的典章、文告。龐鴻:盛大。
觚棱:宮殿的屋角。
法象:自然現象。
白龜:傳說中的神物。蔡水:水名。
蒼檜:蒼翠的檜樹。齋宮:帝王祭天祀地時居住的宮室。
幽贊:暗中幫助、贊美。
靈蓍:蓍草,古人用其莖占卜。
太皞宓犧氏即伏羲,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被尊為人文始祖。此詩可能創作于祭祀太皞宓犧氏陵之時,當時社會重視對祖先和文化始祖的祭祀與尊崇,詩人在瞻仰陵墓、緬懷太皞功績后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太皞的敬仰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太皞宓犧氏的偉大功績和崇高地位。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大量典故和華麗的辭藻,展現出太皞在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開創之功。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古人對遠古始祖的尊崇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
青山無一塵,青天無一云。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此時聞松聲,此時聞鐘聲。 此時聞澗聲,此時聞蟲聲。
遁庵主人植菊階下,秋雨既盛,草萊蕪沒,殆不可見。江空歲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發數花,生意凄然,似訴余以不遇,感而賦之。因李生湛然歸,寄菊軒弟。
雨后荒園,群卉盡、律殘無射。疏籬下,此花能保,英英鮮質。盈把足娛陶令意,夕餐誰似三閭潔?到而今、狼藉委蒼苔,無人惜。 堂上客,須空白。都無語,懷疇昔。恨因循過了,重陽佳節。颯颯涼風吹汝急,汝身孤特應難立。謾臨風、三嗅繞芳叢,歌還泣。
寒雁侵吟,籬花伴繡。蕭疏一派秋時候。曲欄倚遍望天涯,斜陽斷處青山瘦。
屏掩銀床,篆噴金獸。芭蕉影壓疏簾皺。那堪月上又黃昏,聲聲露滴梧桐漏。
闌干曲護閑庭小。猶恐春寒悄。隔墻影送一枝紅。卻是杏花消瘦、舊時風。 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語渾難問。只知婀娜共爭妍。不道有人為你、惜流年。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適也。
階前流水玉鳴渠。愛吾廬,愜幽居。屋上青山,山鳥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許,今老矣,欲何如。 閑來活計未全疏。月邊漁,雨邊鋤。花底風來,吹亂讀殘書。誰喚九原摩詰起,憑畫作、倦游圖。
悠然。長天。澄淵。渺湖煙。無邊。清輝燦燦兮嬋娟。有美人兮飛仙。悄無言。攘袖促鳴弦。照垂楊、素蟾影偏。 羨君志在,流水高山。問君此際,心共山閑水閑。云自行而天寬,月自明而露漙。新聲和且圓,輕徽徐徐彈。法曲散人間。月明風靜秋夜寒。
人有最靈物,依稀在北辰。不知將謂氣,識后自然真。
心凈如冰雪,身輕似碧云。若無十萬歲,作甚世間人。
陰鼎陽爐至道根,五行和合土為尊。時人若要長生藥,祇向華池覓魄魂。
受得真仙訣,陰中鍊至陽。地雷潛動處,星斗共商量。
八卦看成母,三才始見昌。不愁生死系,但覺地天長。
一二三四五,南辰對北辰。虎龍含碧玉,金木孕珠珍。
云散家家月,花開處處春。幾多云外客,盡是世間人。
精氣元無本,神靈共一家。但能擒五賊,自可結三花。
甲乙無令失,庚辛不要差。一陽歸正令,七返轉河車。
廛市通人處,明明與往還。悟來惟一物,昧處隔千山。
神水丹田下,華池水火間。一元能造化,返老作童顏。
六百篇中仔細推,潛藏飛躍探幽微。親疏回互相諳悉,盜取七星南斗機。
三十輻兮同一轂,金木才逢二氣交。六十卦分朝與暮,一陽萌處發初爻。
自予歸江寧,愛其山川奇勝,間嘗與客登石頭,歷鐘阜,泛舟于后湖,南極芙蓉、天闕諸峰,而北攀燕子磯,以俯觀江流之猛壯。以為江寧奇勝,盡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覽者,輒厭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有掃葉樓,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壇王中子訪予于家,語及,因相攜以往。是樓起于岑山之巔,土石秀潔,而旁多大樹,山風西來,落木齊下,堆黃疊青,艷若綺繡。及其上登,則近接城市,遠挹江島,煙村云舍,沙鳥風帆,幽曠瑰奇,畢呈于幾席。雖向之所謂奇勝,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鶩遠而遺近。蓋遠則其至必難,視之先重,雖無得而不暇知矣;近則其至必易,視之先輕,雖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見,每自謂差遠流俗,顧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厭倦思欲遠游,則其生平行事之類乎是者,可勝計哉!雖然,得王君而予不終誤矣,此古人之所以貴益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