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閣二首
木末闌干渺未平,泊舟石徑得深行。
舟行不見江流闊,一上憑高覺快生。
雪浪軒窗由塊石,未知欄檻倚江邊。
故人曾為炰烹怖,一看姓名增惘然。
木末闌干渺未平,泊舟石徑得深行。
舟行不見江流闊,一上憑高覺快生。
雪浪軒窗由塊石,未知欄檻倚江邊。
故人曾為炰烹怖,一看姓名增惘然。
樹梢上的欄桿在茫茫中似乎沒有盡頭,把船停在石徑旁得以深入前行。乘船時沒覺得江水多么寬闊,一登上高處憑欄便頓感暢快。雪浪閣的軒窗由石塊壘成,不知那欄檻就倚立在江邊。老友曾因這里的兇險而害怕,一看到他留下的姓名更增添了惆悵。
木末:樹梢。
渺未平:茫茫沒有盡頭。
憑高:登上高處。
炰烹:原指烹煮,這里可能形容江水洶涌如烹煮般兇險。
惘然:失意、惆悵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詩人游覽雪浪閣時所作,當時或許聽聞了老友在此處的經歷,從而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雪浪閣的景色與自身感受,借景抒情。其特點是情感有起伏變化,先暢快后惆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昨日蘇堤看種桑,
當年海水近韜光。
眼前底用嗟陵谷,
要乞湖山容兩狂。
未成浥滴望依微,正值春光嫩綠齊。
小院暗疑梅雨密,平蕪誰辨柳煙低。
不愁步屟蒼苔滑,只恐看花老眼迷。
天上曉寒樓閣迥,衍波箋好試新題。
屏跡歸休后,頤生寂寞中。
忍貧辭半俸,學古得全功。
西埭村醅釅,東陂小彴通。
經行有佳趣,稚子也能同。
丹成赴玉京,閩越曠期程。
江嶂膚云臥,灘舟澡雪行。
魚龍應有氣,金石自成聲。
若見王秋部,為余餉酒兵。
還鄉待明年,餞歲惟欲速。耳聞臘鼓鳴,心已復邦族。
土風重守歲,紅爐暖茅屋。闌底臘豬肥,甕中家釀熟。
承歡聚庭幃,屬饜到僮仆。巷北聞呼盧,市南或徵逐。
燈火亂前街,兒童歡似鹿。邑小人聲雜,達晨不肯宿。
蕭然坐孤館,骨肉誰在目。遙知天則同,可嘆地難縮。
薄醉早登床,人海驚我獨。
計程問澎湖,取道疑已遠。沿洄逾七更,花嶼杳難辨。
金烏已西落,風微柁欲轉。黑溝驚狂瀾,橫洋畏屯蹇。
傳聞弱水近,東去不復返。豈必飽魚腹,竊自輕軒冕。
藤縆數百尺,用試水深淺。俄見白鳥飛,色喜定殘喘。
澳島三十六,卷石非絕巘。潮勢覺已平,欠伸求息偃。
收篷且寄泊,努力進餐飯。
蓼莪之詩可讀,風木之感無邊。
天涯不堪為客,墓傍猶未有田。
思親不堪泣涕,匡時未有勛名。
斷機之訓猶在,牽裾之恨幾成。
素石寒沙共眇然,荒城古木暮云懸。
空山靜答鐘聲遠,落日晴隨樹影圓。
屢報傳烽沈塞外,時來倚杖立江邊。
東南耆舊今安否,欲寄新詩誰為傳。
江邊日日強登臺,越柁吳檣久不來。
投跡東巴留萬里,側身南極望三臺。
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開。
圣主得賢如作頌,微臣愧乏子淵才。
欃槍既掃沛深仁,群丑投戈盡束身。
湯網恩寬三面解,軒臺威聳百蠻馴。
蕃歌人踏關前月,鐃曲風傳塞上春。
直畫青丘為比戶,不須戎鼓節金錞。
相去各天涯,江湖會面遲。
數年不通問,一見便言詩。
近世無和靖,今人說項斯。
孤山梅已熟,滋味獨君知。
西來白浪打旌旗,
萬舶安危總未知。
寄語瞿塘江上賈,
收帆好趁順風時。
昔年解佩出長揚,腸斷秋云遠陸郎。
別去同誰抽彩筆,病來多自檢丹方。
避人溪鳥翩翩逸,得雨階蘭漸漸芳。
遙憶干將今躍冶,幾回瞻斗見虹光。
屈指吳江死別時,孤情此日已全癡。子山漫著傷心賦,孫楚休傳除服詩!海外無香回玉樹,帳中何術召蛾眉!故園小閣經年鎖,花落花開見阿誰!
著眼空華一刻徂,蒼天何意奪童烏。玉臺已碎懷中鏡,明月還沈掌上珠!早信靈氛逃大劫,難將因果問浮屠。平生兒女鐘情甚,此際黃泉舐犢無?
三十年來底事忙,梳頭一半已成霜。宵寒被裂山僧綻,病臥藥香小豎嘗。羨爾漁樵能挈耦,看人兒女喜還鄉。飄零莫憶家園事,記得團欒夜繞床!
朱顏回憶畫堂新,辛苦牛衣二十春。求婿每慚郤鑒賞,改妝寧為鮑宣貧。車裘贈我成游子,甘脆勞卿奉老親。舊是狂奴今作吏,琴書檢點仗何人!
書生橫負黨人冤,寒臘追尋兩雪繁。豈為伯通舂可賃,祇聞賓碩壁堪存!鹿車千里共亡命,魚艇三江莫返魂。每憶謝庭兄弟好,教人何處恨章惇!
亂去凌霜志苦堅,褰衣誓死自年年。貞心早兆廬居夢,幽恨難旌節母賢!震澤尸浮通市泣,汾湖詩出萬人傳。太常一字芳魂慰,列傳何時付史編!
苔林云繭孰相尋,鳥篆蟲書枉見侵。
橫摘孝經窮司馬,巧翻淫咒嬲祇林。
玄黃野逐唯君駕,皂白溝分記子衿。
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識路旁金。
韜光亭子小如拳,
憶著西山已隔年。
眼界更添千個綠,
耳根仍帶數聲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