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夏洪山寺塔
峰頭開古寺,塔下俯浮云。
山勢龜蛇斗,江流沔漢分。
柳荒陶侃廟,風競伏波軍。
南望湖光白,鴻歸度夕曛。
峰頭開古寺,塔下俯浮云。
山勢龜蛇斗,江流沔漢分。
柳荒陶侃廟,風競伏波軍。
南望湖光白,鴻歸度夕曛。
在山峰頂端有一座古老的寺廟,站在塔下俯瞰著飄浮的云朵。山勢如同龜蛇爭斗,江水在這里將沔水和漢水區(qū)分開來。陶侃廟周圍柳樹荒蕪,風聲好似當年伏波軍的征戰(zhàn)聲。向南望去湖水波光粼粼泛著白光,大雁在夕陽余暉中歸來。
江夏:今湖北武昌。
龜蛇:指龜山和蛇山,在武昌長江兩岸。
沔漢:沔水和漢水,古代二水相通。
陶侃廟:陶侃是東晉名將,曾在武昌任職,后人立廟紀念他。
伏波軍:指東漢馬援的軍隊,馬援曾被封為伏波將軍。
夕曛:夕陽的余暉。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詩人登上江夏洪山寺塔,面對眼前壯麗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歷史遺跡,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wěn)定,詩人在游覽中觸發(fā)了對歷史和自然的思考。
這首詩以登塔所見為線索,描繪了自然景色和歷史遺跡。主旨是借景抒情,感慨歷史興衰。其特點是意境雄渾,融合自然與歷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展現(xiàn)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對生活的感悟。
生涯已定不干時,收拾工夫且作詩。
瀨水方來吊東野,同安初喜識丘遲。
兼將佛事資三昧,又喜風騷出一枝。
投老相逢能幾許,何堪得句每相期。
天姥迤邐沃州緊,萬壑千巖相汲引。
崢嶸不知盡何如,撐突云煙隨望隕。
來蹲去伏搏虎豹,上圓下妥蒸芝菌。
溪流縈紆湛寒玉,飛泉滴瀝調(diào)金軫。
天造神藏發(fā)有時,眼力收羅一朝盡。
連甍接桷插星斗,檻欄分明噓老蜃。
薄游曾向畫圖見,幾欲微吟寫秋蚓。
登臨更想新醅熟,紫蕨堆盤參竹筍。
排坐歌呼來謫仙,落筆篇章陵醉尹。
晴春雪霽夜月滿,此樂誰能計畦畛。
到者如行避世村,回首紛紛只堪哂。
因君歸興不自持,安得陵風跨蒼隼。
一一聽宮征,銖銖較短長。
品題分玉石,得失異炎涼。
中的非無術(shù),知音豈易忘。
魚龍頭角老,變化更何方。
憶陪金醆醉紅顏,回首風光杳靄間。
老去未忘三級浪,近來頻夢八重關(guān)。
云煙舊路到何日,燈火虛堂真似山。
只恐斷魂收不得,更須佳句與招還。
倦途回首已無牛,獨向田間涉早秋。
倚仗固知同失馬,攀援猶恐昧操舟。
漸逢陌上相推醉,尚有空中未下鷗。
可是道邊無葬地,肯將身世曲如鉤。
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后留空床。
床上繡衾閑不寢,至今三載猶余香。
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
相思復相憶,白露濕蒼苔。
石磴縈紆行一發(fā),下見滄溟涌初月。
不應佳氣無所歸,十載聲名藹吳越。
香爐峰下新解官,疋馬又過桑麻間。
知有秦人篆字否,不妨高處小塵寰。
造化工夫豈偶然,一池如沸自澄鮮。
論功但可資沐浴,有理不須深究研。
流落未妨供凈社,升沉何用較溫泉。
更宜場稼猶能就,凡占余波盡美田。
都城春風吹落花,都城九陌無塵沙。貂裘公子醼何處,闌干百尺陵朝霞。
鳳箏新調(diào)玉指軟,黃金捍撥當胸遮。紫檀屢碎翻成拍,紅茸毯襯鴉頭襪。
回旋誰許彩云輕,欲斷還催猶未徹。新鶑弄雛乳燕飛,一曲涼州春日遲。
百疋纏頭隨玉杯,咿啞一哄爭扶持。公子笑不已,下客懽正濃。
更邀婭姹持金鐘,一釂直欲滄溟空。從他海若在平地,明珠墮淚愁蛟龍。
珊瑚突兀撐高峰,便疑巴姬御來風。月漸滿,銀河低。歸路促,街鼓稀。
何時再到紅茸地,更倩游絲惹住衣。
茲游久寂寞,勝士偶陪隨。
竹暗筍初熟,江深鱸正肥。
但須頻結(jié)社,何必訪題詩。
會有重來日,還應記此時。
方報先同穴,俄聞改葬期。
祇應偕老約,不擬異他時。
已矣如何憾,賢哉有剩悲。
會看松柏路,賜篆聳豐碑。
塵埃肺腑屢更時,淫雨平欺素頷垂。
忽覺光輝慰岑寂,坐令華茂轉(zhuǎn)離披。
中痟未厭徒空壁,雅意安能系赤墀。
獨有晴明陪擊節(jié),回腸尤在不為詩。
七均師無聲,五和常主淡。
蕓蕓觀此歸,一德貫真濫。
夢臨秋江水,魚蝦避窺瞰。
明月本無心,誰令作寒鑒。
突兀軒楹氣象豪,使君攜客共游遨。
坐來面揖湖山勝,行處深騰日月高。
隠約壺中露蓬島,分明海上涌金鼇。
宜酬絕景頻吟醉,況是東南暫擁旄。
野性友麋鹿,君非我同群。
文明近日月,我亦不如君。
十載長相望,逝川水沄沄。
何當談絕倒,茗椀對爐薰。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