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雅歌題慕溪兼賀壽 其二
山有喬松,
于澗之中。
企予望之,
憂心忡忡。
山有喬松,
于澗之中。
企予望之,
憂心忡忡。
山上有高大的松樹,生長在山澗之中。我踮起腳遠望它,心中滿是憂愁。
喬松:高大的松樹。
企:踮起腳跟。
忡忡:憂愁不安的樣子。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推測此詩可能是在特定壽宴場合,作者看到山間喬松等自然景象,結合對壽星的情感等創作,以喬松象征壽星的品格或祝愿其長壽,同時自身可能因某些事而心懷憂愁。
這首詩主旨可能是借景抒情,既有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又融入自身憂愁情感。其語言古樸,運用比興手法,在文學上體現了古雅歌的風格特點。
上清講席鬰蕭臺,俄有青田萬侶來。
蔽翳晴空疑雪舞,低徊轉影類云開。
翻翰清唳遙相續,應瑞疑時尚不回。
歸美一章歌盛事,喜今重見謫仙才。
包山美人構亭子,巋然屹立深園里。
窗近斷巖見怪石,壁臨絕磵聞流水。
亭中一架古人書,知是群經及諸史。
桐葉滴露下陰砌,橘花隨風飄靜幾。
美人素厭世俗語,有語利名須洗耳。
衡門反關高枕眠,紅日三竿猶未起。
隱幾欲忘吾,趨營老更疏。
判閑聊命酒,引睡謾翻書。
祗有貧堪逐,都無憤可攄。
樂哉聊卒歲,應信我知魚。
昔讀先生傳,埋銘屬鄙文。
里門經歲別,人事一朝分。
宿諾成虛語,遺言忍重聞。
傷心吟楚些,知我不欺君。
報本精禋自國南,先期清廟宿齋嚴。
層霄初擴同云霽,暖吹俄回海日暹。
十萬軍容冰作陣,九街鴛瓦玉為簷。
肅雍顯相同元老,行慶均厘四海霑。
不見蘇州五字詩,韋郎有句解人頤。
長镵白柄林間事,折角烏巾世外姿。
失馬未應無后福,亡羊政恐坐多岐。
人生一笑真難事,白發逢君苦恨遲。
玉顏如花越王女,自小嬌癡不歌舞。嫁作江南國主妃,日日思歸淚如雨。
江南江北梅子黃,潮頭夜漲秦淮江。江邊雨多地卑濕,旋筑高臺勻曉粧。
千艘命載越中土,喜見越人仍越語。人生腳踏鄉土難,無復歸心越中去。
高臺何易傾,曲池亦復平。越姬一去向千載,不見此臺空有名。
華夏吟哦遠,人聲自抑揚。
沖虛歸道德,曲折合宮商。
殿閣沉檀散,樓臺月露涼。
至誠何以祝,多稼永豐穰。
帳殿旌旗卷,轅門鼓角悲。
江邊五馬渡,天上六龍飛。
感憤冠沖發,追攀肘見衣。
興元戡難日,零落寸心違。
風霜正臘晨,早見幾枝新。
預荷東皇化,偷回北苑春。
旗槍雖不類,荈蘗似堪倫。
已有清榮諭,終難混棘蓁。
清江漫漫日夜流,江邊無風人自愁。
馮夷擊鼓河伯怒,蛟龍掉尾魚吞舟。
人生一死亦難處,何不相從聽媼語。
公無渡河公自苦,人心險過山嵯峨,豺狼當路君奈何。
勸君收淚且勿歌,世間平地多風波。
夜暗秦淮雨,燈昏越女祠。
寒窗歸夢短,秋枕客情知。
鳧雁初何定,雞蟲事亦卑。
明朝江上去,重理釣魚絲。
西風動簾幙,蟋蟀鳴高堂。蔓草濕零露,秋閨知夜長。
佳人掩朱戶,背燭解羅裳。愿言鴛鴦夢,雙飛入方塘。
清影橫疏欞,奈此明月光。依依照長夜,炯炯明愁腸。
不恨郎不歸,恨月入我床。披衣復起坐,嚬翠挑殘缸。
開緘取素書,解結羅帶傍。一讀再三嘆,再讀淚數行。
終夜不成寢,曙色忽滿窗。雖云有膏沐,誰能理晨粧。
田中水滿風凄凄,青秧沒垅村路迷。
家家趁水秧稻畦,共唱俚歌聲調齊。
樹頭幽鳥聲剝啄,半雨半晴云漠漠。
五白草斑誰敢閑,農夫餉田翁自作。
去年兩經群盜來,婦兒垂泣翁更哀。
蠶藂燒盡不成繭,陵陂宿麥無根荄。
今年插秧憂夏旱,旱得雨時兵復亂。
官軍捕賊何時平,處處村村聞鼓聲。
桑柘十里交,烏犍隨兩童。
川平牛背穩,一笛橫秋風。
漠漠水云里,蒙蒙煙雨中。
人牛相爾汝,行過亂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