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廈門港
買棹揚帆鹿耳間,茫茫背指竹城關。
橫流只見天連水,入港依然地載山。
到岸人爭先捷足,登程客解舊愁顏。
回頭歷過風波險,驛路行裝萬象閒。
買棹揚帆鹿耳間,茫茫背指竹城關。
橫流只見天連水,入港依然地載山。
到岸人爭先捷足,登程客解舊愁顏。
回頭歷過風波險,驛路行裝萬象閒。
雇船揚起風帆行駛在鹿耳門之間,回首茫茫遠方是竹城關。只見江水橫流,水天相連,進入港口后依舊是大地承載著山巒。到岸后人們都爭著快步上岸,啟程的旅人也舒展了往日的愁容。回頭想想經歷過的風浪艱險,踏上旅途,行囊相伴,世間萬物都顯得悠閑自在。
買棹:雇船。
鹿耳間:指鹿耳門,古代重要港口。
竹城關:具體所指需結合當地地理,可能是一個關隘。
爭先捷足:爭著快速行動。
驛路:旅途。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乘船進入廈門港,可能是在經歷了海上航行的波折后到達港口,在這種情境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廈門港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往來頻繁,詩人或許是為了商務、游歷等目的踏上行程。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詩人進入廈門港的經歷和心境。其特點是生動描繪旅途場景,情感變化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為研究當時航海及旅人心態提供了資料。
元戎西指正桓桓,昔嶺猶傳轉運難。蛇豕跳梁施賊伎,風霆叱咤發忠肝。
妖氛畢竟殲將盡,壯節須臾事已完。豈獨文章能報國,英魂颯爽暮煙寒。
儒臣赴義植彝常,恤典從優賁寵章。祀紀昭忠輝汗簡,恩垂榮蔭續清芳。
花溪漫憶鵑啼血,遼海猶聞鶴返鄉。見說遺徽應立懦,當年慷慨重睢陽。
除卻行吾義,其他任自然。胸中清水溜,頷下白毛鮮。
別我未逾月,思君似隔年。北軒翁在此,曾醉菊花邊。
不見吾崔子,南城兩度春。應從湘水夢,來就泮宮人。
壯氣胸中舊,衰毛頷下新。明年六十六,望子過淮濱。
數幅長沙紙,慇勤為寫懷。知公富情義,念我老形骸。
處世日無幾,歸耕計未諧。若論身后事,賤骨要深埋。
春鶯拂曙啼,春棹落波齊。
日照萬花谷,人行香水溪。
風光沿岸轉,嵐影壓船低。
泊處非投止,聯裾更向西。
少年聯轡入京華,闊步超群便起家。
親覽聲名高漢殿,憂時蹤跡僅長沙。
藏刀所在留馀刃,懷璧終身不見瑕。
老眼看公春夢散,不勝哀涕落天涯。
路拂平沙黃霧息,
池生新水碧痕灣。
天教不負飄零眼,
洗出瀛南萬點山。
茅檐同廣廈,野蔌當珍羞。
擬作蓑衣放,寧為肉食謀。
沉思如有得,寡欲自無求。
嘆息吾衰甚,年來不夢周。
碧簞痕平。
兔華斜映彀幮明。
偎貼枕屏松鬢尾,雙眸水。
盼得人羞抽臂起。
新安南渡到東瀛,雌伏荒隅一老生。
钁鑠精神閒杖履,逍遙歲月寄琴箏。
布衣酒遣山人興,海國詩傳處士名。
投贈錦囊俱好句,監門從此重侯籯。
越江蘭槳曉春移,宿雨初收水滿堤。
處處引童耘舊隴,家家牽犢試新犁。
桃花帶暈紅猶淺,柳葉拖金綠未齊。
客路正愁行不盡,玉莎叢里鷓鴣啼。
一局輸贏料不真,
香銷茶盡尚逡巡。
欲知目下興衰兆,
須問旁觀冷眼人。
焚香消受涼檐雨,此意深微汝儻同。
夢里繁喧驚蟋蟀,鏡中清影惜梧桐。
天心難待烏頭白,世事都成馬耳風。
聞說維摩初示病,應憐花雨映階紅。
近浦寒潮落,平沙返照紅。不嫌歸路晚,家在板橋東。
旭日上東峰,山人睡正濃。洞門無鎖鑰,長是白云封。
琴罷興不盡,起登江上臺。水空秋萬里,不見一舟來。
將軍能舞丈二殳,少年笑罵輕豎儒。京城枹鼓百不虞,安坐營門一事無。
薊門風高白草枯,跨鞍遠走叱撥駒。手抨角弓腰仆姑,去逐飛鳥追群狐。
歸來取酒黃公壚,炙牛作脯乳作酥。是時月出縣浮屠,萬家寂寂秋煙孤。
笑從北里邀名妹,清歌妙舞紅氍毹。滿堂俠客相叫呼,酒酣立馬爭摴蒱。
信手一擿喝作盧,眼中百萬如錙銖。將軍自詫高荊徒,區區禮法焉能拘。
愿君善保千金軀,文州小丑方逋誅。國家右武需熊貙。行建牙纛西南隅。
斬馘貍菟窮根株,遙飛捷書獻群俘。立取侯印黃金涂,功名如此真丈夫。
慎勿縱飲為粗疏,試開玉帳談孫吳。
游山此是第三回,
天竺禪門八字開。
已斷此生休佞佛,
又隨人去乞靈來。
鈔書字細眼猶明,搗藥聲清疾漸平。
桐葉雨邊尋斷夢,菊花香里散馀酲。
人間榮辱知難到,紙上興亡看亦輕。
惟恨暮年交舊少,滿懷情話向誰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