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橋
石梁互長虹,水流聲活活。
野色曠蒙山,犖確露山骨。
及此愛清漣,復乃得奇石。
瞰流勢欲奔,連脈斷若劃。
層層落芙蓉,片片碎云葉。
倒臥九疊屏,噴激百道雪。
嵌空劣容杯,平鋪多得月。
緬昔汶陽田,二三勞爭割。
我今坐盤桓,誰予復誰奪。
石梁互長虹,水流聲活活。
野色曠蒙山,犖確露山骨。
及此愛清漣,復乃得奇石。
瞰流勢欲奔,連脈斷若劃。
層層落芙蓉,片片碎云葉。
倒臥九疊屏,噴激百道雪。
嵌空劣容杯,平鋪多得月。
緬昔汶陽田,二三勞爭割。
我今坐盤桓,誰予復誰奪。
石橋如長虹橫跨,河水流動發出清脆聲響。野外景色與蒙山相連,山石嶙峋露出山的骨架。到這里喜愛清澈的水波,又得到奇異的石頭。俯瞰水流似要奔騰而去,山脈相連卻又像被切斷。石頭層層堆疊如芙蓉,片片好似破碎的云朵。仿佛倒臥的九疊屏風,又像噴濺的百道雪花。石上凹陷處勉強能容下杯子,平坦處能多得月光。遙想從前汶陽的田地,曾多次被人爭奪。如今我在這里徘徊,還有誰能來爭奪呢。
石梁:石橋。互:橫跨。活活:水流聲。
野色:野外景色。曠:連接。蒙山:山名。
犖確:山石嶙峋的樣子。山骨:指山的骨架,即山石。
清漣:清澈的水波。
瞰:俯瞰。
連脈:山脈相連。劃:切斷。
九疊屏:形容山峰層疊如屏風。
嵌空:石上凹陷處。劣:勉強。
緬昔:遙想從前。汶陽田:春秋時魯國屬地,常被齊、晉等國爭奪。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提及“緬昔汶陽田,二三勞爭割”,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汶河橋時,聯想到歷史上汶陽田的紛爭,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汶河橋的景色,借景抒情,通過對歷史的回顧,表達了對和平寧靜的向往。詩中對自然景觀的描寫細膩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出舟湖渺渺,月白絕纖氛。已見水如鑒,莫生波上云。獨征何慕侶,冷酌不知醺。露下清吟久,同心本愛君。
野曠夕陽明,尋涼獨自行。樹深蟬噪重,天凈鳥飛輕。幾戶居臨水,千輪歸向城。廢磯人不到,小立待風生。
梗跡憩行晚,相逢節義家。庭前戲彩袖,階畔長蘭芽。青壁重湖海,醇醪醉臉霞。那堪南浦去,月色照梅花。
橫枝對菊開。上覆白玉盂,下盛白玉盂。可憐世上金和寶,借爾閑看七十年。
臺高容易動相思,歲暮應愁塞上兒。想得東溪溪石畔,梅花須發斫殘枝。
山一程更水一程,愈行愈遠不成文。絕憐異代托知己,詞客有靈應斷魂。
漢武淩云思欲飛,相如詞賦有光輝。仙人掌上分馀瀝,滴露研朱對綠衣。
何處朝冠與病冠,青山一籠荷同看。也知不與行藏別,畫得丘軻樣子寬。
花王獨占春風遠。看百卉、芳菲遍。五福長隨今日宴。粉光生艷,寶香飄霧,方響流蘇顫。壽祺堂上修篁畔。乳燕雙雙賀新院。玉斝明年何處勸。旌幢滿路,貂蟬宜面,歸覲黃金殿。
諸子自修禊,憐予獨遠行。只因身世賤,轉覺別離輕。碧樹故鄉色,白云游子情。那堪煙雨里,啼盡子規聲。
畫燭尋歡去,羸馬載愁歸。念取酒東壚,尊罍雖近,采花南浦,蜂蝶須知。自分袂、天闊鴻稀。空懷夢約心期。楚客憶江蘺。算宋玉、未必為秋悲。
居陋巷,柴門草徑沙石壯。上倚懸崖高百丈,下瞰寒流低漲。藤蘿盤郁青垂障,竹木交枝勢欲放。漁人夜歌樵晚唱,四時花鳥難描狀。陋巷居人真跌宕,不事王侯事高尚。才名可是柴桑翁,襟懷直在羲皇上。詩慢吟,酒新釀,興起不知天浩蕩。但道晞顏亦顏徒,管甚塵間忙得喪。人生志,即安暢,何必萬里長風破巨浪。
雪霰今朝集,寒冰昨夜堅。幸存東郭履,不賦北門篇。客路黃云外,鄉書白雁邊。關河無鎖鑰,偏阻未歸船。
堅頑豈是鑄成底,雨洗風磨只自如。勿謂全然不照燭,山精破膽已無馀。
楚舸高帆未可開,滿帆風暴作陰雷。圣文亹亹傷漂溺,世路紛紛自往來。浮磬猶聞傳激越,沉妖不見鎖淵回。連陂蛙黽鳴無數,安得周官為灑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