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予次韻焉 其六 次韻夜過新開湖憶二御共泛
出舟湖渺渺,月白絕纖氛。已見水如鑒,莫生波上云。獨征何慕侶,冷酌不知醺。露下清吟久,同心本愛君。
出舟湖渺渺,月白絕纖氛。已見水如鑒,莫生波上云。獨征何慕侶,冷酌不知醺。露下清吟久,同心本愛君。
風流安石在東山,曾許從容妓樂間。
傾蓋算來能幾日,逝川東去不知還。
北邙原上寒云結,鄭國門前曉月彎。
祖奠欲收賓御散,滿衣零淚掩衰顏。
如蓬短發不勝簪,筋力衰羸分所甘。
清職美官皆徧歷,物情時態盡深諳。
乘軒服冕身可用,嘯月吟風意尚躭。
安得故人頻會面,一罇相對共醺酣。
憶昔詞場共著鞭,當時鶑谷喜同遷。
關河契闊三千里,音信稀疏二十年。
君遇已知依玉帳,我無才藻步花磚。
時情人事堪惆悵,天外相逢一泫然。
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
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
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用。
堪笑塵中人,不知夢是夢。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行稱為尊。初名止觀助新學,后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雙分。法性寂然體真止,寂而常照妙觀存。
定為父,慧為母,能孕千圣之門戶。增長根力養圣胎,念念出生成佛祖。
定為將,慧為相,能弼心王成無上。永作群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
定如月,光爍外道邪星滅。能挑智炬轉分明,滋潤道芽除愛結。
慧如日,照破無明之暗室。能令邪見愚夫禪,盡成般若波羅蜜。
少時默,剎那靜,漸漸增修成正定。諸圣較量功不多,終見靈臺之妙性。
瞥聞法,才歷耳,能熏識藏覺種起。一念回光正智開,須臾成佛法如是。
禪定力,不思義,變凡為圣剎那時。無邊生死根由斷,積劫塵勞巢穴墮。
湛心水,浄意珠,光吞萬象爍千途。抉開己眼無瑕翳,三界元無一法拘。
覺觀賊,應時克,攀援病,倏然浄。蕩念垢兮洗惑塵,顯法身兮堅慧命。
如斷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終無改。瑩似琉璃含寶月,倏然無寄而無待。
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隨處現心光。萬行門中為導首,一切時中稱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云卷盡片時間。貧女室中金頓現,壯士額上珠潛還。
斬癡網,截欲流,大雄威猛更無儔。能令鐵床銅柱冷,頓使魔怨業果休。
和諍訟,成孝義,普現群生諸佛智。邊邪惡慧盡朝宗,螻蟻鯤鵬齊受記。
偏修定,純陰爛物刳正命。若將正慧照禪那,自然萬法明如鏡。
偏修慧,純陽枯物成迂滯。須憑妙定助觀門,如月分明除霧翳。
勸等學,莫偏修,從來一體無二頭。似禽兩翼飛空界,如車二輪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覺岸,便于業海泛慈舟。或事定,制之一處無不竟。
或理定,唯當直下觀心性。或事觀,明諸法相生籌算。
或理觀,頓了無一無那畔。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計。
慧即定,不同不別絕觀聽。或雙運,即寂而照通真訓。
或俱泯,非定非慧超常準。一塵入定眾塵起,般若門中成法爾。
童子身中三昧時,老人身分談真軌。能觀一境萬境同,近塵遠剎無不通。
真如路上論生死,無明海里演圓宗。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塵入定香塵起。
心境常同見自差,誰言不信波元水。非寂非照絕言思,而寂而照功無比。
權實雙行闡正途,體用更資含妙旨。勸諸子,勿虛棄,光陰如箭如流水。
散亂全因缺定門,愚盲祇為虧真智。真實言,須入耳,千經萬論同標記。
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定須習,慧須聞,勿使靈臺一點昏。
合抱之樹生毫末,積漸之功成寶尊。獼猴學定生天界,女子才思入道門。
自利利他因果備,若除定慧莫能論。
嘗憶洪崖澗,穿云路萬尋。
曾經照玄鬢,未得卸朝簪。
老去馳莊蝶,年來有越吟。
羨師從此去,舊隠翠微深。
缽略城邊日欲西,游人卻憶舊山歸。
牛羊集水煙黏步,雕鶚盤空雪滿圍。
獵騎靜逢邊氣薄,戍樓寒對暮煙微。
橫行總是男兒事,早晚重來似漢飛。
歷官從宦復何如,冒寵叨榮最有余。
五載濫批黃紙??,半生曾典紫泥書。
安民濟物才無取,報國酬恩志未疏。
圣主憂邊心正切,若為端坐自安居。
每憶曾游處,東林惠遠房。
老來情更重,師去興何長。
澗曲泉聲咽,松深露氣香。
題詩寄楚老,惆悵不成章。
賢良肄業文方盛,孝友傳家族更豪。
旌表特恩門第貴,御書新賜姓名高。
謀孫有后榮非數,待士無疏眾豈勞。
我想華林終未到,只因氣概屬仙曹。
置酒向南宮,分明將將雄。
指蹤為第一,大國賞元戎。
似續惟人杰,危忘盡狗功。
賢哉垂儉德,千古仰清風。
心地須教合死灰,藏機泯跡絕梯媒。
芳蘭祇為因香折,良木多從被直摧。
寒逼花枝紅未吐,日融水面綠全開。
支頤獨坐經窗下,一片云閑入戶來。
衰病增加我斗諳,頭風目眩一般般。
縱逢杯酒都無味,任聽笙歌亦寡歡。
朝退便思親枕簟,客來多倦著衣冠。
行行漸近懸車歲,轉恐君恩報答難。
天喪我良知,無言雙淚垂。
惟求相見夢,永絕寄來詩。
應有異人吊,從茲雅道衰。
春風古原上,新冢草離離。
至人本無夢,其夢本游仙。
真人本無睡,睡則浮云煙。
爐里近為藥,壺中別有天。
欲知睡夢里,人間第一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