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外舅鹿城顧大宗伯
閩嶺衣冠擁殿墀,偏安猶見漢威儀。
驅車海嶠看傳檄,拜表江關始出師。
萬里弓刀空報主,一船棺槨僅從兒。
靈旗夜雨歸何處,指點文山異代祠。
閩嶺衣冠擁殿墀,偏安猶見漢威儀。
驅車海嶠看傳檄,拜表江關始出師。
萬里弓刀空報主,一船棺槨僅從兒。
靈旗夜雨歸何處,指點文山異代祠。
在閩嶺,官員們簇擁在宮殿臺階前,偏安一隅仍可見漢朝的威嚴儀制。駕車到海邊山尖處看著傳送的檄文,在江邊關口拜呈表章后才開始出兵。征戰萬里,帶著弓刀卻白白地想報效君主,最后只有一船棺槨跟著兒子回來。在夜雨之中,靈旗要歸向何處呢?只能指點著和文天祥一樣的異代祠廟。
外舅:岳父。大宗伯:禮部尚書的別稱。
閩嶺:福建的山嶺。衣冠:指士大夫、官員。殿墀:宮殿前的臺階。
偏安:指王朝不能統治全國而茍安于一方。漢威儀:漢朝的禮儀制度,這里借指明朝的制度。
海嶠:海邊山嶺。傳檄:傳遞檄文,指發布征討的文書。
拜表:上奏章。江關:江邊的關隘。
弓刀:代指武器,這里指征戰。
棺槨:棺材。從兒:跟隨兒子。
靈旗:招引亡魂的旗。
文山:文天祥,號文山。異代祠:不同時代的祠廟。
此詩創作于明朝偏安時期。當時明朝政權在南方偏安,局勢動蕩不安。作者的岳父顧大宗伯為朝廷效力,參與軍事行動,但最終未能實現報效君主的愿望而去世。作者懷著悲痛和感慨之情寫下此詩,表達對岳父的悼念和對時局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岳父,展現了偏安朝廷的歷史背景和岳父的忠義之舉。其突出特點是將敘事、抒情與用典相結合,營造出濃厚的悲劇氛圍。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文人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一登云外嶺,世界自羲皇。
日薄山嵐重,溪喧水碓忙。
松陰高不落,竹氣暗生涼。
何處紅塵到,風來草亦香。
城外好風日,騎驢投谷口。
雙塔出深松,歷村翻在后。
既涉石子溪,乃望巖間牖。
柴門過樵牧,試問在家否。
野色照須眉,下階笑執手。
生平良內愧,出言猶色忸。
淚睫述家門,呼兒具杯酒。
泛愛答夙心,所言皆師友。
移情縱談諧,遂忘風塵久。
日暮徒依依,中心亦何有。
止水攪不動,
好山邀輒來。
松間寒月晚,
似欠兩翁催。
記曾巨艦赤嵌開,
早識東彝伏禍胎。
海外情天難補恨,
人間劫火忽成灰。
險隨虎踞龍蟠失,
憂逐山窮水盡來。
枉說請纓舊儒將,
沐猴終竟是庸才。
溪橋驢子失腳處,百尺竿頭進步時。頂踵一時俱換了,依前只是郁阇梨。
騎驢過溪橋,一踏橋梁折。橋邊萬朵山,拊掌笑不歇。
纖指捧玻璃。莫惜重持。自離閬苑失回期。門掩東風桃著子,簾影遲遲。
樓上正橫篦。荷氣沾衣。誰將名玉碾花枝。不比尋常紅與紫,取次芳菲。
鷲翎長箭虎紋靫,
歌舞還朝拜玉階。
今日方知神武略,
書生何用議殊厓。
盈盈江上水,歷歷殘秋時。
昔此送行客,今日成遠離。
離人杳何許,遠隔天之涯。
落葉飄風中,令人感歲馳。
霜華已零亂,寄意青松姿。
行路難,行路難,九折之坂無足嘆。羊腸劍閣視階闥,巫峽滟滪無波瀾。
長安九衢最巇崄,侯門處處深如淵。深如淵,不可履,翻覆風波當面起。況復深宮嚴九重,雖有羽翼無由通。
行路難,行路難,不如歸去貧窮靜坐巾柴關。啜菽飲水自行樂,雖有風雨無憂患。
夕雨凝丹,曉晴著樹,麂眼小籬如繡。喜照眼偏明,數枝窺牖。只恐春寒微重,費幾許、胭脂勻紅皺。峰回路轉,紛紛開落,武陵近否。
清瘦。赪玉鏤。看一片迷離,斷霞鋪就。甚真色、苧蘿縞衣非舊。好伴吳娘記曲,碎顆顆、珊瑚盈懷袖。嘆隴首。萬點風飄,冷落絳綃時候。
獨自倚闌角。嘆病起、滿眼秋光蕭索。塞雁初來,天長地遠,錦書難托。此際總相逢、已誤了西樓舊約。那更腰肢如削。鎮長日多愁,梧桐葉墜,漸漸西風做冷,越羅難著。
飄泊。非關情薄。被巫峽、雨云迷卻。翡翠香銷,胭脂紅淡,相思都錯。往事不堪提,正少年輸他行樂。日晚自開簾幕。江上望歸舟,但見夕陽照處,滾滾寒潮初落。
及門何許時,
別舸發朝雨。
白日吹江云,
江空啼杜宇。
洞天月出飲流霞,
應約麻姑過蔡家。
昨夜夢魂尋汝去,
三珠花下聽箏琶。
慣似蛾眉不讓人
幾回覆雨又翻云
橋陵弓劍歸天上
從此譙周是老臣
清江八月潮頭漲,漁父攔江呼舉網。江頭少婦趁潮歸,覓得鯉魚置蘭槳。提刀欲剖且踟躕,中有情人錦字書。絳鱗赪尾蠕蠕動,投向江波信所如。
漁人使船如使犢,出沒波心似平陸。船頭拋網如拋梭,往來欸乃唱漁歌。
江潭黝杳不見底,網入如膠提不起。投竿擲網撇波去,恍見仙人騎赤鯉。
小魚掇荇帶,翻與大魚會。大魚啖小魚,跳入罟中居。
漁人得魚換酒沽,一飽旋復棄其馀。白浪如山罟如簇,竭澤窮源探水族。檣傾柁折須臾事,漁子亦飽江魚腹。贏輸物理皆自然,弱肉誰司造化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