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予經貴筑嚴鎮寧蘇普安各留歡信宿別忽十載二君皆泉下人矣流涕賦此
此日山河色,壚頭不可憑。
壑舟潛并徙,郡閣傍誰登。
世路深驚骨,交情倍拊膺。
重過金筑路,千嶂暮云凝。
此日山河色,壚頭不可憑。
壑舟潛并徙,郡閣傍誰登。
世路深驚骨,交情倍拊膺。
重過金筑路,千嶂暮云凝。
如今山河的景色,已不能再像過去在酒壚邊那樣讓人有所依托。時光如壑舟暗暗流逝變遷,郡閣旁又能和誰一起登臨呢?這世間的道路深深讓人驚心,友情逝去更讓人捶胸悲痛。再次走過金筑的道路,千重山巒被暮云凝聚籠罩。
壚頭:酒壚邊。
壑舟潛并徙:出自《莊子·大宗師》“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指時光流逝、事物變遷。
郡閣:郡中的樓閣。
拊膺:捶胸,表達悲痛。
金筑:即貴筑,今貴州貴陽。
詩人曾在貴筑、嚴鎮寧、蘇普安等地與友人歡聚,一別十年,友人皆已離世。詩人故地重游,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哀思和對時光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感慨時光。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漢家天下將,廟古像公圭。
百戰自忘楚,一時空王齊。
鄉人奏簫鼓,舟子賽豚雞。
不改寒潮水,朝平暮復低。
盜發廣陵冢,及扉開石樞。中環走徹道,高闊可通車。
五尺銅鑄人,執兵冠服朱。壁石刻位號,列侍幽宮隅。
殿將將軍屬,侍郎常侍俱。啟棺見其尸,鬢斑顏未渝。
白璧十雙藉,云母一尺鋪。黃金塞耳鼻,千歲不腐枯。
生為貴與富,死與人未殊。后世逢暴禍,雖久將焉如。
堯舜及周孔,豈不固形軀。
良犬不取鼠,其人苦尤之。
近識固未辨,善相又能知。
在鹿忘守穴,挃足乃焉而。
士有志功名,局縮秉書詩。
憔悴未得展,磬折忽言卑。
舉酒一以贈,愿無羞爾為。
昔時見子宛丘下,丞相待子知子賢。
子于文字實贍博,海客謾估珠盈船。
欲賣明月一寸魄,雖豪未肯售以錢。
通都大邑忽辨寶,直取不犯驪龍涎。
遂作照乘物,矜夸魏人前。
從茲十二車,光彩生從先。
所稟介且拙,嘗恥朋比為。
皎皎三十年,半語曾未欺。
身微德不著,尚使人見疑。
省己當自責,實負圣相知。
圣相雖明察,不假束蘊辭。
扣言已可罪,引去豈非宜。
陳王苑里望空虛,吳客風前憶具區。
橫閣漸看河影轉,繞枝還見鵲驚無。
蟲催織婦機成素,露逼鮫人淚作珠。
才比陶潛無用處,紗巾時任酒霑濡。
曩者初見君,同來許昌幕。
今雖俱服除,獨得王粲樂。
山東寇盜息,沛上風物博。
主人況豪英,罇俎不落莫。
行行無久留,歸向騏驎閣。
天池鯽魚長一尺,鱗光鬣動楊枝磔。
西城隠吏江東客,晝日馳來奪炎赫。
冷氣射屋汗收額,便教斫膾傾大白。
我所共樂仲與伯,羨君赴約笑啞啞。
持扇已見飛鸞翮,欲往從之云霧隔。
社燕已歸盡,秋鶑猶繞林。
久為梁國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館,遠游無橐金。
江君丈人意,莫入楚鄉深。
寒溪翠拖碧玉帶,蒼山晴臥蛻骨龍。
水邊苦竹抽肥筍,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纜宿明鏡,昭亭廟古攢瘦松。
陰風雨電潭心起,云遮北嶺如墨濃。
田秧浸綠白鷺立,內史出喜嘉賓從。
昔時謝公來賽神,蘭肴作椒金作鐘。
聯詩姓何名已失,板蠹粉落蟲鳥蹤。
我鄉復傳召南化,磨鏤黑石君亦逢。
夜中未成寐,鄰歌聞所稀。
想像朱唇動,髣髴梁塵飛。
誤節應偷笑,竊聽起披衣。
披衣曲已終,窗月存余暉。
楚甸有行客,西風一孤舟。
遠隨淮月上,若與星磋浮。
野岸襲幽芳,氣清露已秋。
得意美魚蟹,白酒問沙頭。
百兩禮將陳,王家集上賓。
花光濃照席,燭艷暖回春。
已接冰壺潤,寧辭翠斝醇。
自慙持短調,重對玉堂人。
荊州太守隨車雨,昨夜云從峴首生。
候吏莫辭弓箙重,春泥初著馬蹄輕。
朝穿錦石江灘潤,暮入煙堤竹屋鳴。
卻嘆當年杜元凱,沉碑空愛異時名。
來尋淮上寺,老檜莫知年。
劫火已镕像,樛枝寧改煙。
根拏怪石入,節駮蒼苔堅。
欲問浮波箭,空嗟此獨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