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變歌
嬌如花,腰束素。
千人欣,萬人慕。
道傍使君何太愚,橐砧年少府中趨。
嬌如花,腰束素。
千人欣,萬人慕。
道傍使君何太愚,橐砧年少府中趨。
她嬌美如同鮮花,腰肢纖細如束起的白絹。千人欣喜,萬人傾慕。路邊的使君啊為何如此愚笨?年輕的丈夫正在官府中忙碌。
束素:束,束縛;素,白色生絹。形容腰細如束起的白絹。
使君:漢代對太守、刺史的稱呼,后泛指官員。
橐砧(tuó zhēn):古代處死刑的工具,此處可能借指丈夫(‘砧’與‘夫’諧音,古樂府中常用此指代)。
趨:小步快走,此處指在官府中忙碌。
《子夜變歌》為《子夜歌》變體,屬南朝樂府民歌,流行于東晉至劉宋時期,多反映民間生活。此詩或創作于南朝民間,通過女子形象展現當時社會對女性美貌的關注及市井生活片段。
詩以簡潔語言刻畫嬌美動人、備受愛慕的女子形象,通過‘使君愚’與‘年少趨’對比,暗含對平凡生活的肯定,體現南朝樂府民歌質樸自然的風格與鮮活的生活氣息。
何處發清興,林塘橫絕標。羨君林塘有幽趣,為君醉作林塘謠。
我為林塘吟,爾得林塘樂。長風捲雨白日來,池瀑淙淙向人落。
三峽長江動地回,搖波轉汐送林隈。當窗屴崱翠可愛,百尺芙蓉天外開。
寒梅水竹連芳野,鸂鶒鳧鹥滿沙墅。豐草能為冬夏青,飛云不管晨昏度。
坐來谷籟飄林樾,清景令人爽毛骨。為君去此謝浮名,還山卻掃林塘月。
此君瀟灑翠團欒,
軒扁佳名墨已乾。
欲識清風千古在,
試將石刻句吟看。
松竹青原剎,
香燈七祖簽。
窮通非所問,
風雨暫成淹。
南枝才放兩三花,
雪里吹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
深深籠水淺籠沙。
殘雪壓南枝,月上黃昏靜。
疑是林逋處士家,清淺溪邊影。
寂寂暗香浮,幽意無人省。
為占江南最早春,耐盡風霜冷。
手植天隨菊,晨添苜蓿盤。
叢長憐夏苦,花晚怯秋寒。
素食舊所愧,長齋今未闌。
殷勤拾落蕊,眼暗讀書難。
春江晴日草芊芊,萬里揚帆接楚天。
去雁猶思江漢水,離人獨上木蘭船。
棣花暖送青絲轉,碧樹光搖錦浪懸。
莫怪臨歧倍惆悵,共君攜手在何年?
官城如紙賊城鐵,圍城十旬城不得。
六軍喧作夜潮聲,萬帳蒸成死灰色。
火云突兀空中來,猿鶴擲跳沙蟲哀。
血光火光四圍迸,月色染出紅玫瑰。
輕艑大舸同一炬,江水瀾翻沸成釜。
游尸蔽江江不流,留與蛟龍飽人脯。
浙軍棄甲先奔逋,潮州健卒咸驚呼。
頗類平原縱野燒,薰貍灼獾焚麇{鹿吾}。
阿奴火攻本下策,主閫無謀甘敗績。
東南半壁生夕陰,子弟八千同一泣。
招尋有伴入松關,
我自棲山爾自還。
別后望云無過念,
團瓢只在數峰間。
翛然靈壽杖,南國舊王孫。
落落棲蒙谷,蘧蘧老漆園。
詩成神更王,劍在俠猶存。
霞起窗前筆,鶯啼月下尊。
嚴遵開蜀肆,梅福隱吳門。
五岳圖先寄,從君欲避諠。
綠水蔭柴門,蒼山繞茅屋。老樹鳴春鳩,頹垣眠小犢。
鵝鴨自成群,兒童戲相逐。游從里社歸,稅藉農桑出。
榮辱非所知,飽煖愿已足。羲皇世代遐,此地傳遺俗。
空山布谷鳴,春風散墟落。夫妻同荷鋤,南畝事東作。
衡門隱者居,斗酒田家樂。閒惟念子孫,老不知城郭。
安能受一廛,鼓腹同耕鑿。
聞說開山使,提兵此地過。
平時思戰伐,吊古對山河。
驛路晨傳柝,軍門夜枕戈。
有苗終格服,耕稼滿巖阿。
閘空非有礙,水靜為誰興。
開閉偶然異,喧豗自不勝。
淵停初鏡凈,勢轉忽云崩。
脫隘尚容與,投深益沸騰。
玉山紛破碎,陳馬急侵陵。
挾版千鈞重,浮舟萬斛升。
岸搖將落木,魚困或投罾。
洶涌曾誰止,蕭條遠欲凝。
力爭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發臨流笑,微言早服膺。
晝長利覺客情孤,細雨纖纖乍有無。
密樹安巢聞啄鵲,破窗綴網看懸蛛。
勞心遠道人何處,刻意新詩貌已癯。
強作東坡留滯語,經營身計一生迂。
寧可時時被鼠煎,
狂貓一夜不成眠。
廣南六月官軍到,
見說人家斷火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