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八首 其四十八
九十日已過半,
那事畢竟如何。
直饒窮到底,
終是涉風波。
九十日已過半,
那事畢竟如何。
直饒窮到底,
終是涉風波。
九十天的時間已過去大半,那件事終究如何呢?即便窮究到底,終究還是會經歷風波。
九十日:泛指一段較長的時間,此處或指禪修的周期。
那事:佛教禪宗用語,通常指參禪證悟的核心大事。
直饒:縱使、即使。
窮到底:徹底探究、追根究底。
涉風波:比喻經歷波折、阻礙。
《偈頌六十八首》為宋代禪僧所作,屬禪宗機鋒語錄類作品。此類偈頌多為禪師開示弟子或記錄修行體悟而作。本首或作于禪師日常修行或指導時,針對修行者易陷入‘窮究’執著的常見問題,以平實語言點破‘修行無坦途’的禪理。
此偈通過時間過半的追問與窮究到底的假設,揭示修行需直面波折的本質,語言質樸而禪意深刻,是禪宗‘離執破迷’思想的通俗表達,體現了宋代禪偈‘以淺言深’的藝術特色。
遠別書盈篋,相逢淚滿襟。
年均誰黑發,交久各傾心。
并棹清川永,開樽短漏沉。
與君論舊跡,轉覺愛光陰。
妙盡功圓轉處幽,
若人真解倒騎牛。
雨蓑風笠舊行李,
適意明明百草頭。
江村風色秋江渺,
林薄無人鬧幽鳥。
長笛一聲金吹寒,
知有漁舟釣紅蓼。
莽乾坤有情人少,天心特使相聚。守此一腔真血性,萬劫了無憂懼。謀嫁娶。便游遍名山,也要攜兒女。墨花濃處。到地老天荒,一家骨肉,還在畫中住。
高堂上,二老發何曾素。年年青鬢如故。蘭心玉色為兄弟,更指謝家之樹。東風駐。只幾本桃花,他日須添補。畫師虧汝。送上界鳳鸞,下方雞犬,飛入白云去。
籍系乾寧四百年
書香裊裊指云煙
深慚訓子謝喬梓
竊喜猶兒茂芷蘭
清水龍駒頭角露
瑤池鳳藻羽毛全
鵬程萬里終須備
慎勿沾沾漫不前
雨馀煙樹曉光新
欲掃高齋未有塵
開徑忽逢云水客
橫江曾夢羽衣人
歌翻白雪仙聲遠
骨變黃芽道氣真
同倚危樓望蓬海
問君何處是通津
才過清明,東風怯舞不勝情。
紅袖樓頭遙徙倚,垂楊里,陣陣紙鳶扶不起。
捲絮搓綿,雪滿山頭是紙錢。
門外桃花墻內女,尋春路,昨日子規啼血處。
達觀定知無怛化,
常情未免愴離魂。
邛山土厚雖埋玉,
遺烈馀芬萬古存。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天仙邀我醉瑤臺,春向飛瓊笑里回。為報梨花緣已斷,休將云雨下山來。
風流誰似李三郎,不記仙姿委路傍。天上人閒無覓處,風來羅幕只聞香。
虢國夫人約素身,不教脂粉涴天真。一斑曾向春前見,顏色如今更可人。
寄語詩人林隱君,水西千樹要平分。玉顏絳領堪娛老,御史何勞覓紫云。
白玉堂深夜色寒,玉兒和月倚蓬山。高情不似章臺柳,也許馀人取次攀。
手撚冰蕤步月華,暗香先已透垂瓜。壽陽畢竟無才思,但臥含章拂落花。
玉骨渾將山麝熏,冰肌得水更精神。淩波微步東風軟,羞殺當年洛浦人。
脈脈晴天翠幕張,玉環月底按霓裳。卻嫌塵污香羅襪,故著溫泉為洗妝。
窈窕銀屏掩畫堂,為嫌玉瘦怽昏黃。落英猶可為香爇,不學翔風老退房。
臺門新漏一聲聞,
從此朝昏百刻分。
他日郡人思太守,
也須談及葉參軍。
聞醉金陵酒,
高歌李白樓。
書來牛渚夕,
賦罷鳳臺秋。
徑竹裁青簡,
江花照綺裘。
從來何水部,
頭白尚風流。
惱人塵事亂如麻,
撚指光陰逼歲華。
共喜一陽來復日,
應憐萬里未歸家。
寒威散作千門雪,
春信吹飛六琯葭。
空憶灞橋詩思好,
未知何處有梅花。
道濟三千子,文高二百年。朝廷得王佐,經術有師傳。筆削書才就,彌綸志未宣。平生思潁事,倏忽啟新阡。
早向春闈遇品題,繼從留幕被恩知。何期濲水緘書日,正是椒陵夢奠時。感舊緒言猶在耳,愴懷雙淚謾交頤。誰將姓字題延道,共立門生故吏碑。
送爾司征去,
江干秋雨馀。
由來設關市,
不在算舟車。
客路通城邑,
人煙集里墟。
西風搖落近,
回首獨踟躇。
酴醾水仙皆玉英,
請借汝南言以評。
水仙內潤叔慈似,
酴醾外朗似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