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南海二首 其二
史氏循良傳,儒家果藝科。
土荒耕老少,海近販人多。
古有寧馨語,今無于蔿歌。
縣知新令尹,琴調得民和。
史氏循良傳,儒家果藝科。
土荒耕老少,海近販人多。
古有寧馨語,今無于蔿歌。
縣知新令尹,琴調得民和。
史書中記載著循良官吏的事跡,儒家有果藝的科目。當地土地荒蕪,老少都參與耕種,靠近大海,從事販賣的人很多。古時曾有贊美的話語,如今卻沒有像于蔿那樣的歌謠。縣里百姓都知道新上任的縣令,琴音和諧,能使百姓和睦相處。
循良傳:記載奉公守法、有治績的官吏的傳記。
果藝科:儒家的科目,果指果敢,藝指才藝。
寧馨:晉宋時俗語,意為如此、這樣,后多形容人或事物美好。
于蔿歌:于蔿是春秋時楚國令尹,這里指贊美官員的歌謠。
令尹:這里指縣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新縣令到任王南海縣時,詩人為表達對其的祝福和期望而作。當時當地土地荒蕪、商業活動較多,詩人希望新縣令能有所作為。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新縣令,突出其能使百姓和睦。特點是通過描繪地方景象和用典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們對官員的期望。
武陵節鉞控湘西,通守仍兼把一麾。
玉帳靜談千里月,銅符遙鎮五溪夷。
漂流欲識荊州面,饑渇正如桑下兒。
仰止門墻訴羈旅,窮愁那復有佳詞。
窮巷俄留長者韁,清風入戶竹生光。
不嫌茅屋絕低小,來坐松陰移晚涼。
南國諸侯老賓客,西湖六一舊家鄉。
錦囊賸拾詩千首,他日還思潁水傍。
莽莽原野迥,練練沙水清。
逕封面苔滑,樹隕風籜鳴。
小立聽鳥語,深尋見魚行。
夕陽紅未斂,仿佛見參橫。
簪盍盡晨夜,裾連講肆朝。昂霄初一睹,歷塊已先超。
竟臥鹽輜老,終遺爨鼎焦。月分千里共,波折兩萍漂。
卷地邊塵合,彌天刼火燒。途窮歌兕虎,巢毀賦鷦鷯。
稚子開三徑,先生守一瓢。但空囊似腹,莫折磬如腰。
幘墮樵風過,袍斑釣雪饒。蝸盤憐角縮,鼠黠看須搖。
鳧雁吾何筭,松筠子后凋。共憐身獨在,相視意俱消。
負釁投炎海,全生托圣朝。那知龜是鼈,已見鵬如雕。
楚玉號三獻,堯云煥九霄。啼烏占夜喜,歸馬弄風驕。
便殺雞為黍,休尋鹿覆蕉。并鄰如可卜,半道不須邀。
汲井澆桑本,攜鉏蒔藥苗。千端身外事,一噱醉中囂。
蟻泛蓮垂葉,魚烹柳貫條。往來成二老,隨分各逍遙。
臺殿何年有,千巖紫翠間。
金仙佛世界,羽客道家山。
骨朽余三窟,皮存尚一斑。
傷心千古淚,相見雨潺潺。
失路迷千嶂,投林借一枝。
扣門竹西寺,立馬日斜時。
矍鑠僧窺戶,睢盱犬透籬。
定知嫌不速,明日與君辭。
青衫觸熟并西州,沒馬黃塵接地流。
庾亮南樓應有待,薛宣東閣可能留。
官閑端為三升戀,興盡還從五斗休。
繪出金盤堆白雪,秋江一葉認歸舟。
草草木皮棺,松風生暮寒。
鶯啼春寂寂,螢照夜漫漫。
夢里號三匝,愁邊薦一簞。
想思為君瘦,零落帶圍寛。
紅日初生碧海邊,蓬萊金殿起晴煙。
幾重瑞氣籠雙闕,萬室歡聲動九天。
百二山河扶寶祚,兩階干羽舞文甎。
遙聞蔥嶺新都護,愿舉霞觴祝萬年。
令儀早出閨中秀,少日來歸丞相家。
能以功名勉夫子,忍看旌旐起悲笳。
錦囊篆字金裝出,玉珮鳴裾帔有霞。
贈典有加兒亦貴,誥黃新墨字如鴉。
曾棱倚高寒,突兀擅空闊。
江橫碧羅帶,山斷青玉玦。
湛湛清不搖,霏霏翠如潑。
松蹊奮蒼鬛,苔石換綠髪。
陰森揉肌粟,蒨絢亂眼纈。
憑欄送落景,一鳥煙中沒。
亡是談烏有,彭郎得小姑。
誰言鳩作婦,謾道雁為奴。
絡緯那能織,提壺豈解酤。
龜茲堪一笑,非馬亦非驢。
蒼茫夜氣合,渺渺風露清。
籃輿兀醉夢,翩若孤雁征。
老馬志萬里,絡首喪其生。
十年飽芻豆,立仗不敢鳴。
自識酒中趣,承辭身后名。
皎皎一片心,不受寵辱驚。
清風悲永夜,萬竅同一聲。
醉里有歸路,仿佛游化城。
六龍暴鬛海生塵,霖雨方資命世材。
此去謝公須強起,誰令陶令賦歸來。
追懷玉筍三年別,指點薌林一笑開。
大舸橫江日千里,憑誰倒曳九牛回。
衣冠南渡塞螺川,始識蓬萊王自然。
舌卷風雷翻海岳,學窮精祲出人天。
歸來元亮荒三徑,老去揚雄有一廛。
斗酒只雞思欲致,無因下馬拜新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