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戾太子傳
佞臣巫蠱已相疑,
身沒湖邊筑望思。
今日更歸何處是,
年年芳草上臺基。
佞臣巫蠱已相疑,
身沒湖邊筑望思。
今日更歸何處是,
年年芳草上臺基。
奸臣用巫蠱之術讓漢武帝對戾太子產生懷疑,戾太子死后漢武帝在湖縣邊修筑望思臺。如今戾太子的魂魄歸向何處呢,只有那年年生長的芳草長滿了望思臺的臺基。
佞臣:奸臣,這里指江充等人。
巫蠱:古代信仰民俗,認為能通過用桐木做木偶人埋于地下等方式害人。
身沒:指戾太子自殺身亡。
望思:即望思臺,漢武帝因思念戾太子所筑。
戾太子劉據是漢武帝嫡長子,因江充等奸臣以巫蠱之術陷害,被迫起兵反抗,兵敗自殺。漢武帝后來醒悟,筑望思臺。此詩作者可能是看到望思臺遺跡,聯想到這段歷史而創作,時間和具體作者心境難以確切知曉,但應是對這段悲劇歷史有所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戾太子的悲劇,批判宮廷斗爭的殘酷和奸臣的邪惡。其特點是借古抒懷,以景寄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關注和思考。
循循祇自守,
何獨此羌然。
直以父在漢,
忍將身犯邊。
故憐枉作近南官,
南果何曾上客盤。
橄欖忽來蕉作裹,
欣然卻作近鄉看。
川中名勝古今傳,清靜無聲一洞天。
杳靄煙霞空法相,凄迷風雨息塵緣。
鶯巢綠樹喧流水,風動飛花落講筵。
多少詞人題不盡,高峰更有醒心泉。
高樓鄰青云,虛爽復幽絕。
涼風下書帷,似與離人別。
半臺殘月房櫳寂,懨懨素衣慵戀。礙夢輕雷,呼風斷角,聽徹鈿車輪轉。宵寒漏短。只生白虛窗,助人凄惋。敗壁哀蛩,夜闌獨自訴幽怨。
無眠偏念倦旅,笛聲催去急,離緒零亂。媚嫵山光,蒼茫野色,供得征途排遣。關河路宛。便瞬息馳驅,幾番寒暖。別淚天涯,雁歸勞望眼。
昨者摩挲孫吳磚,磚文完好留紀年。此磚何幸得相匹,所惜款識難兼全。
上方剝落存日月,亦如石闕之銘傳少室。誰歟作者曹水農,勒石考成法嚴密。
我思二十并廿字體別,古文省多叔重說。廿有六年溯秦碑,源自考工故書出。
三十為卉其義同,五經文字歸一律。陽月念五始誤廿,宋人題名沿俗筆。
此磚點畫獨無訛,結體雖非隸與科。字有古法自不磨,流傳幾代今乃供搜羅。
吁嗟乎!富貴過眼如奔濤,操鏝甘處賤且勞。水農將無圬者流,搏埴之名千載留。
磚兮磚兮,匣而藏之宜鐫圭璋字,曹翁銘硯同位置。但愿三農年年大有樂租稅,我亦坐擁硯田無惡歲。
刬襪墜金菱,髻溜瓊妝亸。為愛鸚哥紅豆拋,莫認車邊果。
曲檻小屏山,月淡花如霧。倦倚檀肩數亂星,數到牽牛住。
秋雨秋風作許哀,
空廊無語自徘徊。
平生解取須臾達,
祇有今愁遣不來。
融蠟融梔褪粉光。暈眉暈臉學蛾妝。驚回花底三更夢,別是風前一種香。
桃杏妒,艾蘭防。幾番孤負月昏黃。枝頭要見青青子,且放銀燈伴海棠。
窄窄紅渠艷襪羅,盈盈一笑滿黎渦。小槽春滴金華酒,纖月風林玉樹歌。
香掩冉,影婆娑。載花歸路似東坡。相逢不盡疏狂興,其奈星星白發何。
九級奮登臨,乾坤一望平。
萬逵開錦韨,一柱俯金城。
山色煙將瞑,江聲雨乍晴。
高危憑眺處,新月掛檐明。
渭水秋風白發新,廷中曳履識元臣。
共傳一代摛文筆,自許三朝報主身。
天祿書成題姓字,東都人去偃經綸。
揮金知有盈觴酒,倦客何由一到秦。
頭發鬔松,耳輪卓朔。
踞坐當軒,權衡在握。
任你德山臨濟棒喝交馳,到他面前一點用不著。
夜坐幽堂聽玉泉,
松號風吼不成眠。
蒲團里面真消息,
猿叫千山月正圓。
城與銀河接。正新秋、千門碧瓦,萬重晴雪。薄宦京華愁不了,聊唱新詞數闋。還卸取、玉簪偷節。曲犯梁州偏入破,劈關河、幾陣風騷屑。英雄恨,甚時歇。
襄樊軍鼓鳴金鐵。問當年、周郎戰壘,沙沈戟折。一自幽蘭零落后,只剩湘潭愁客。笑乞米、頻勞書帖。稍待酒香籬菊放,盡生平、細共先生說。恐又惹,唾壺缺。
水亭沙冪忽離群,嵐樹煙村曉未分。鶴馭重過愁赤暑,隼旟偏慣濕青云。傾盆注玉應憐我,把酒賦詩還憶君。不怯沖泥為清道,前驅那復擁三軍。
昨宵曾作陽臺夢,別路遙看神女云。山徑褰衣時雨潤,仙舟鎖浪蛟龍聞。長干漠漠諸花白,豁野蒼蒼楓樹曛。兩地爭誇足幽事,更將詩草寄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