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猶未已詩簡子進彥博昆仲示成父四首
稍稍因風集,蕭蕭與霰俱。山明一笑粲,竹重折腰趨。白戰慚非敵,清譚孰可娛。無庸杖方竹,隨懶坐團蒲。
應候猶當臘,爭先未得春。人貧只如舊,天意欲呈新。盡洗江南瘴,全消渭北塵。能逢中興日,甘作未歸民。
衾冷方高臥,窗明誤攬衣。問梅穿破履,借米啟柴扉。曉日猶藏密,和風盍解圍。冬春俱正令,寧復病年饑。
待伴先春至,差明積夜初。空庭戒無掃,凍筆屢成噓。溪遠應回棹,窗明好讀書。惠連臨此際,題賦復何如。
稍稍因風集,蕭蕭與霰俱。山明一笑粲,竹重折腰趨。白戰慚非敵,清譚孰可娛。無庸杖方竹,隨懶坐團蒲。
應候猶當臘,爭先未得春。人貧只如舊,天意欲呈新。盡洗江南瘴,全消渭北塵。能逢中興日,甘作未歸民。
衾冷方高臥,窗明誤攬衣。問梅穿破履,借米啟柴扉。曉日猶藏密,和風盍解圍。冬春俱正令,寧復病年饑。
待伴先春至,差明積夜初。空庭戒無掃,凍筆屢成噓。溪遠應回棹,窗明好讀書。惠連臨此際,題賦復何如。
雪花漸漸隨風聚集,蕭蕭地與霰一同飄落。山巒明亮似展露笑顏,竹子因積雪過重而彎腰。我慚愧在這雪景中不善吟詩,與誰清談才能愉悅呢。不用拄著方竹杖,就慵懶地坐在蒲團上。此時按節氣還在臘月,雪提前到來卻未迎來春天。人依舊貧困,老天似要展現新景象。它洗凈江南的瘴氣,消除渭北的塵土。若能逢上中興之日,我甘愿做未歸鄉的人。被子冷我正高臥,窗亮誤以為天亮而披衣。穿著破鞋去尋梅,打開柴扉去借米。旭日還藏在云層,和風為何不解雪之圍。冬春各守時令,怎會擔憂年景饑荒。雪先于春天來相伴,比多夜積雪時稍明亮。告誡空庭不要清掃,凍筆寫字時多次呵氣。溪水遠應停船,窗明正好讀書。謝惠連在此時,又會如何題詩賦呢。
稍稍:漸漸。
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小冰粒。
白戰:指作禁體詩,禁用某些較常用的字。
清譚:清談。
團蒲:蒲團。
應候:順應時令。
瘴:瘴氣,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
渭北:渭水北岸。
盍:何不。
惠連:指南朝宋詩人謝惠連,善詩文。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立春前三日遇雪且雪未停時創作,當時可能社會處于動蕩,詩人生活貧困,但仍心懷對國家中興的期望,在雪天的情境下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圍繞雪天景象和詩人心境展開,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樂觀豁達、期盼中興的情懷。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世界。
款段揚鞭過雨村,
沙平步穩轉山根。
好花一簇墻頭見,
深院誰家尚掩門。
何幸聞名早。愛春蠶、纏綿作繭,絲絲縈繞。織就七襄天孫錦,彩線金針都掃。隔千里、系人懷抱。欲見無由緣分淺,況卿乎、與我年將老。莫辜負,好才調。
落花流水難猜料。正無妨、冰弦寫怨,云箋起草。有美人兮倚修竹,何日輕舟來到。嘆空谷、知音偏少。只有鶯花堪適興,對湖光山色舒長嘯。愿寄我,近來稿。
夢里似曾踏翠寒,萬山洞壑石林攢。寧知夏冷冬溫地,秖在藤梢棘刺閒。陰火瓊膏烹日月,長空簫管待虬鸞。道人不是避秦客,慢憶桃花回首看。
諸天洞府日華傾,此洞陰風地底鳴。泉落鮫珠含內景,石飛仙佩散玄精。暫游不覺心源靜,欲去那禁毛骨清。勝會山靈應記取,后期未許結三生。
春物感兵氣,微陽有無間。遙天覆長路,仰視青漫漫。
歸來如新燕,巢土初未乾。投跡浪自喜,乘和亦翩翩。
安得出八極,舉身青霞端。今晨風日佳,積潦亦已退。
安能如寒龜,自縶形骸內。春風入桃臉,巧笑已無賴。
誰云五畝園,浩蕩了無外。流年不可攀,短發久已白。
星星亦種種,那復三萬尺。春光浩無邊,淡沲周八極。
向來游樂地,鼙鼓森矛戟。賤貧非所嘆,稅駕無安席。
常虞風濤際,咫尺燕越隔。卻笑同谷翁,哀歌諒何益。
樓觀蒼茫連島嶼。一發神州,浸在冥蒙樹。海色似膠天似釜。相向煮。
待儂手握詩瓢注。近說錢塘潮不舞。三竺云深,尚接韜光曙。填海久為精衛苦。休回顧。畫中沒有桑田處。
獨坐中園欲二更,
棲烏寥絕樹無聲。
六時蓮水風微動,
五色瓜田月倍明。
狹室自娛真已幸,
離居相望不堪情。
朝來雨過林林綠,
閒夜誰教白發生。
今古幾詩魂。飛入秋窗月一痕。如此溪山如此夜,閑身。派別源流仔細分。
問字共論文。往日趨庭憶舊聞。今對畫圖饒樂意,凝神。指點龍山認里門。
拙性常繩汝,忠心轉慰吾。荒雞啼月店,瘦馬走霜途。問地方音雜,橫天劍氣粗。收將昨夜夢,寄到異龍湖。
耕稼吾家業,南村尚有田。半生誤筆硯,兩度赴幽燕。歲月如流水,風塵各一天。綢繆未陰雨,再結老農緣。
法身遍滿三千界,
影現天臺水石間。
我欲直從心地見,
來看磊磈聽淙潺。
不參禪,不問道。豎起鐵脊梁,死蛇鉆出草。
不是禪,不是道。云門千歲僧,越山鼐長老。
輕暖輕寒際,
鶯聲不斷聽。
煙浮清化白,
天入太行青。
村舍多依竹,
池塘始泛萍。
長堤斜照里,
萬柳綠如屏。
耿耿星河澹澹云,作聲風葉隔墻聞。
蕭閒宦況秋先得,迢遞鄉心夜正分。
絮語砌蟲何太苦,忘機沙鳥自為群。
新來領略滄洲趣,一榻涼生酒半醺。
破楚門西更向西,畫船雙槳白公堤。
人家臨水花為市,僧舍沿山石作梯。
弱柳似隨歌扇拂,好鶯偏傍舞筵啼。
討春年少情難盡,不許亭亭日色低。
三百貫,且通判。
五百索,直秘閣。
四野俱生色,高堂不染塵。
轉疑鷗狎客,更好月窺人。
滿座陽春曲,當筵漉酒巾。
關門無醉尉,良夜得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