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雪過相國寺
六花飛舞滿長安,
古寺樓臺白玉攢。
長眉老僧見客語,
兩年秋雪就中寒。
六花飛舞滿長安,
古寺樓臺白玉攢。
長眉老僧見客語,
兩年秋雪就中寒。
潔白的雪花在整個長安城中飛舞,古老寺廟的樓臺仿佛是用白玉攢聚而成。眉毛長長的老和尚見到客人說起話來,說這兩年秋天的雪格外寒冷。
六花: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花”稱雪花。
攢:聚集。
就中:其中。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長安的秋雪和古寺來看,可能是作者在某個秋日雪天游覽相國寺時所作。當時的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作者在古寺中與老僧交談,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雪籠罩下的相國寺景象,借景抒懷。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冷,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生動展現了特定場景下的生活片段和情感。
種花千樹滿家林,詩思朝昏惱不禁。
擔上青紅要逐定,車中搖兀也教吟。
雖無蜂過曾偷采,猶恐塵飛數見侵。
應是花枝亦相望,恨無人似我知音。
人前一語撞翻墻,直氣西秦本故鄉。
雪野射麋輕隊馬,杏園移象矮交床。
詩忙渴硯酒磨墨,睡足趄廊花奪香。
矯揉盡歸官樣去,有時閑笑錯商量。
地荒無處可追游,頼有茲山景頗幽。
遠水一隅橫雪練,喬松千丈舞云虬。
飄飖霞想生來僻,膠擾塵心老更休。
不向是中觀月去,城中那可度中秋。
規模渾是野人居,剪結蒼松蔭屋除。
閑把欹眠酬懶架,靜便徐步當安輿。
青精飯好終延老,紫石潭空總付渠。
玩世從來畏人覺,他年方信此心初。
霜雪連朝作勁威,暮來吹散景偏宜。
未開璧月千秋鏡,已建金云十丈旗。
脫帽漸看山峍屼,襲裘須判酒淋漓。
乘閑書紙休嫌數,簿領叢中怕說詩。
非關鄙性泥林泉,境熟由來意自便。
童子靜看煎藥灶,鷺鷥閑上釣魚船。
隈叢野石云蒸黑,帶雨堤花錦壓偏。
辦取一生無別事,饑時吃飯困時眠。
半紀移居野水旁,年年嘗為木樨忙。
若非老樹從頭發,安得西風徹骨香。
數朶折來猶甚愛,滿林開后得無狂。
今番莫把尋常比,一段清香兩主張。
紛華嘗遍氣豪粗,未到衰年一點無。
行幛不施機上錦,坐龕祇葺水中蒲。
斜斜策杖隨椶屨,寂寂聞香對瓦??。
若昧那伽常在定,結跏徒費鈍工夫。
山頭鴟叫棕林雨,山下鷗移芰花著。
開亭騁望豈固難,心跡雙閑罕儔侶。
人生才智非謀己,太息塵勞誰縛汝。
圖回田畝役宵夢,近對煙霏可無語。
耦耕植杖千古賢,我欲從之胡不然。
坐到月來休返舍,旁寺有床書并借。
艤岸投僧話,歡迎勢若歸。
林巒窮勝處,樓閣盡翚飛。
本謂身還舍,何期雪擁扉。
莫嫌行復住,世事合隨機。
八郡恢成績,江山入壯圖。
風流羊叔子,才術管夷吾。
絕筆詩猶在,酬君志不渝。
經綸如有位,肯墮淺規摹。
石門一望路迢迢,五老峰高聳碧霄。
泉掛珠簾當洞口,煙拖練帶束山腰。
香爐捧出仙人掌,輦輅行過織女橋。
午夜月明天似水,鶴歸松頂聽吹簫。
賢如文正及文忠,迂叟東坡盡學公。
自愿人才雖太遠,仰希閑樂或相同。
墅邱寺觀游須遍,臺榭舟橋樂未窮。
酩酊酒拚猶欠量,平夷詩效竟無功。
子遲發白如先約,官達名高定不逢。
頼有香山類東剎,西方內院各心空。
生憎世俗迭相陵,反己工夫有度程。
大學在先知本末,中庸當務造誠明。
諄諄自昔承嚴訓,默默終年愧令聲。
至道不須由外索,事親友弟及從兄。
荊州形勝地,控引吁廣莫。
英雄昔用武,跬步圖宛洛。
至仁先內治,豈曾廢遠畧。
公來手摩撫,士氣端可作。
載歌江漢詩,奮袂空爵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