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八景 其六 朱明館
別是朱明一洞天
金芝瑤草尚依然
羅浮門戶深如許
靈跡曾傳葛稚川
別是朱明一洞天
金芝瑤草尚依然
羅浮門戶深如許
靈跡曾傳葛稚川
這里是朱明洞這一獨特的神仙洞府,金色的靈芝、珍貴的仙草依舊生長。羅浮山的門戶深邃至此,仙人的蹤跡曾有葛稚川(葛洪)的傳說。
朱明館:浮邱八景之一,浮邱山位于今廣州,為古代道教圣地。
洞天: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名山勝境,有“十大洞天”之說。
金芝瑤草:泛指珍貴的仙草,芝為靈芝,瑤草指傳說中的仙草。
羅浮:山名,位于廣東博羅、增城交界處,道教名山,葛洪曾在此煉丹。
葛稚川:即葛洪(283-363),字稚川,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著有《抱樸子》。
靈跡:仙人留下的遺跡或傳說。
浮邱山為廣州歷史名山,自漢晉起即為道教活動場所,葛洪曾在此煉丹修道。此詩應為詩人游覽浮邱山時所作,聚焦“朱明館”這一勝景,結合當地道教文化與葛洪傳說,展現其仙靈特色。
此詩以簡練筆觸描繪朱明館的仙景與葛洪遺跡,突出浮邱山的道教文化底蘊與自然靈秀,語言質樸而意境幽遠,是浮邱八景組詩中體現仙靈主題的典型之作。
不會當時作天地,剛有多般愚與智。
到頭還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氣。
大道冥冥不知處,那堪頓得羲和轡。
義不義兮仁不仁,擬學長生更容易。
負心為爐復為火,緣木求魚應且止。
君不見燒金煉石古帝王,鬼火熒熒白楊里。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欄。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綠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悠悠復悠悠,昨日下西洲。西洲風色好,遙見武昌樓。
武昌何郁郁,儂家定無匹。小婦被流黃,登樓撫瑤瑟。
朱弦繁復輕,素手直凄清。一彈三四解,掩抑似含情。
南樓登且望,西江廣復平。艇子搖兩槳,催過石頭城。
門前烏臼樹,慘澹天將曙。鹍??飛復還,郎隨早帆去。
回頭語同伴,定復負情儂。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風。
他日相尋索,莫作西洲客。西洲人不歸,春草年年碧。
跨鞍今永訣,垂淚別親賓。
漢地行將遠,胡關逐望新。
交河擁塞路,隴首暗沙塵。
唯有孤明月,猶能遠送人。
渥洼奇骨本難求,況是豪家重紫騮。
臕大宜懸銀壓銙,力渾欺卻玉銜頭。
生獰弄影風隨起,躞蹀沖塵汗滿溝。
若遇丈夫皆調御,任從騎取覓封侯。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顧無紫宮寵,敢拂黃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來尚可當。
微身奉日月,飄若螢火光。
愿君采葑菲,無以下體妨。
馳馬渡河干,流深馬渡難。
前逢錦車使,都護在樓蘭。
輕騎猶銜勒,疑兵尚解鞍。
溫池下絕澗,棧道接危巒。
拓地勛未賞,亡城律詎寬。
有月關猶暗,經春隴尚寒。
云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
懷君不可遇,聊持報一餐。
憶昔江南年盛時,平生怨在長洲曲。
冠蓋星繁湘水上,沖風摽落洞庭淥。
落花舞袖紅紛紛,朝霞高閣洗晴云。
誰言此處嬋娟子,珠玉為心以奉君。
登樓望天衢,目極淚盈睫。
彊笑無笑容,須妝舊花靨。
昔年買奴仆,奴仆來碎葉。
豈意未死間,自為匈奴妾。
一生忽至此,萬事痛苦業。
得出塞垣飛,不如彼蜂蝶。
黃紙君王詔,青泥校尉書。
誓師張虎落,選將擐犀渠。
霧暗津浦失,天寒塞柳疎。
橫行十萬騎,欲埽虜塵余。
蕭條登古臺,回首黃金屋。
落葉不歸林,高陵永為谷。
妝容徒自麗,舞態閱誰目。
惆悵穗帷前,歌聲苦于哭。
北風北風,職何嚴毒。
摧壯士心,縮金烏足。
凍云囂囂礙雪,一片下不得。
聲繞枯桑,根在沙塞。
黃河徹底,頑直到海。
一氣搏束,萬物無態。
唯有吾庭前杉松樹枝,枝枝健在。
秋草馬蹄輕,角弓持弦急。
去為龍城候,正值胡兵襲。
軍氣橫大荒,戰酣日將入。
長風金鼓動,白霧鐵衣濕。
四起愁邊聲,南轅時佇立。
斷蓬孤自轉,寒雁飛相及。
萬里云沙漲,路平冰霰澀。
夜聞漢使歸,獨向刀環泣。
長安惡少出名字,樓下劫商樓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宮,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殺人身合死,赦書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鄉吏籍中重改姓。
出來依舊屬羽林,立在殿前射飛禽。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
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
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
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