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枯魚過河泣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
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
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
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誡。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
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
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
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誡。
白龍改變平常的模樣,偶然被豫且制伏。是誰讓你變成魚呢,向天帝申訴也是徒勞。寫書信告誡鯨鯢,不要依仗風濤的勢力。風濤退去落在泥沙中,反而會遭到螻蟻的咬噬。帝王出行要謹慎,應把柏人事件作為警戒。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傳說白龍化為魚,被漁夫豫且射中眼睛。
鯨鯢:指大魚。
萬乘:指帝王。
柏人以為誡:漢高祖過柏人,本欲留宿,因心動而離去,后得知柏人有人要謀害他。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但從內容看,應是作者有感于世事無常、強者易衰而作,可能是提醒統治者要謹慎行事。
這首詩主旨是勸誡,以魚的經歷為喻,告誡人們不要恃強,居高位者要謹慎。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的比喻和勸誡意味展現出一定價值。
茂林何事鎖孤煙,開出澄光見碧天。江水不流廉節去,清名長解勝貪泉。
舉世非何害,孤懷迥不疑。蒼涼悲舊學,艱苦發新知。大道誰先覺,橫流嘆此時。辛勤憐海上,相賞有鐘期。
門前有垂楊,枝葉何靡靡。飄花欲及地,忽復因風起。搖蕩少婦心,天涯念游子。愁多肌肉消,不敢臨流水。
云竇穿銀井,冰甃貯玉漿。生來葬魚腹,死后觸龍鱗。
大將總雄師,三苗勢已衰。重圍方解日,梗路漸通時。荒破宜興復,瘡痍在保綏。安邊有長策,華夏樂雍熙。
游人摩蒼崖,滿手聞異馨。不垂身后芳,何以知仙靈。
江湖霜雪絕飛鴻,迢遞鄉書杳未通。萬里授衣思履襪,十年羸馬嘆西東。閉關行旅蕭條后,吹律回春想望中。誰道省方當息駕,君王元只在深宮。
翩翩一羽容,高枕足煙霞。沆瀣山中酒,菖蒲石上花。苔痕侵座遍,峰影隔簾斜。倘遇赤松子,相從駐歲華。
自從有天地,人事幾遷改。更過百年期,今人誰復在。
芙蓉華蓋擁臨川,寶婺流輝照綺筵。壽屆七旬孀節苦,養沾三釜二兒賢。北堂萱草春如錦,西母蟠桃日似年。喜有文章昭善頌,何須重續柏舟篇。
桂魄風清散夜氛,人間秋色正平分。九華煉液金承露,五彩浮空錦作云。脫蚌明珠從海出,侑觴仙樂自天聞。廣寒咫尺鄰虛閣,躡景慚無象緯文。
整齊嚴肅問明教,直內工夫尚有疑。入到湛然虛靜處,始知夫子不吾欺。
天設重關險,山回一帶長。人民鄰絕域,將士戌邊墻。東去通遼海,西來自大行。向離千萬里,何地不吾皇。
幽蘭無意懼霜秋。何必總颼颼。森森刀筆,營營心計,氓犬吠高樓。飄零季子心已老,身倦遠綢繆。惟任孤懷,徜徉逆旅,冷眼對殘丘。
東瀛舉國尊詩老,遠客雙松拜岳堂。仰首高山循古道,湯湯秋水憶汪洋。八年兩度共師門,學分詩緣樂并存。若得年年逢此會,櫻花紅葉醉清樽。乘槎披雪訪扶桑,幸會櫻林雅韻長。歸路依依頻返顧,秋山一半帶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