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韶陽夜雨
宋玉含凄夢亦驚,芙蓉山響一猿聲。
陰云迎雨枕先潤,
西歸萬里未千里,應到故園春草生。
宋玉含凄夢亦驚,芙蓉山響一猿聲。
陰云迎雨枕先潤,
西歸萬里未千里,應到故園春草生。
像宋玉一樣滿懷凄涼,連夢都被驚醒,芙蓉山上傳來一聲猿猴的啼叫。陰云攜雨而來,枕頭先被浸濕。向西歸去路程萬里,可如今還未到千里,想必回到故鄉時春草都已生長。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作品多悲秋感懷。
芙蓉山:詩中所指具體地點不詳,可能是韶陽附近的山。
西歸:指向西回到故鄉。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可能在韶陽早秋的雨夜,因漂泊在外,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凄涼孤寂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已自多時賦式微,五峰佳景夢長飛。
四年遠地為官去,萬里高堂喜客歸。
下馬便呈新授敕,開箱爭認舊縫衣。
鄉人覓次來相賀,莼菜鱸魚正軟肥。
王店有郵吏,養雞殊可笑。昂然處高襟,不肯以時嘂。
官有宿此者,西征待初曉。雞竟不一鳴,問吏吏已告。
云此最荒絕,左右悉蓬蓼。狐貍占為宅,恣橫不可道。
前此三四雞,一一遭其暴。尋聲即知處,盡獲爪牙吊。
自后始得此,其若有人教。東方或未明,群丑尚騰趠。
此雞但鉗結,直伺太陽耀。雖然謂失旦,似得保身要。
官曰此何用,不然則宜糶。不見不鳴雁,先死蓋自召。
天下已明白,豈假更喧鬧。徒爾費稻粱,曾莫知所報。
吏云官言是,且愿勿嘲誚。知是本在人,此物何足校。
省事公多暇,虛心景更長。
舍書無可樂,就枕不能忘。
短葛沾肌薄,寒泉沃肺涼。
何當逢靖節,相與話羲皇。
翩翩貴公子,佳譽本能文。
大第辭京輦,高旌擁塞云。
勸農唐刺史,養士漢將軍。
莫刻和戎誓,朝廷立功勛。
定契仍三世,從游復一鄉。
擲金看麗賦,報玉得雕章。
不盡良哉用,空令識者傷。
欲知恩禮重,恤視走銀珰。
未起蛟龍臥,俄纏??鳥悲。
寢門號故友,穗帳哭孤兒。
業履歸輿議,銘文愧絕辭。
滄浪亭下路,長負故人期。
年來雙鬢已絲絲,頭角低摧羽翼垂。
無命不窮常自笑,有謀皆拙敢求知。
榮途謾說居三館,僻郡還甘守一麾。
頼是山城好風物,不能逢子共吟詩。
飾館延歸馭,維舟結勝游。
黃花頻采掇,白髪共淹留。
預約歸田計,仍懷許國憂。
斯言兩不遂,慟哭竟何尤。
月為太陰精,石亦月之類。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異。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既名物乃入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沒。
況此日與月,曉夜東西走。珠流璧轉無暫停,豈與天地同長久。
其為勞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時。既然須常換新者,人但不見神所為。
日須天上生,月必地中產。君不見虢州朱陽縣之山谷間,才成未就知何限。
石有不才者,往往其卵毈。靈媼棄置不復惜,任人取去為珍玩。
佳者留之待天取,藏滿庫樓千萬許。彥瞻博物天下稱更無,定不以予之說為寱語。
予恐世人不知嵩丘巖洞中,中有八萬二千修月戶。其人所食盡玉屑,昔有王生見之滿幞提斤斧。
應是當年靈鷲山,直自天竺飛落西湖前。其上有石妊月月已滿,此人朅來就彼剜剔歸上天。
所以此石拆??不復合,至今神胞所附之處其痕圓。拋擲道傍凡幾歲,風刷雨淋塵土穢。
子平一見初動心,輦致東齋自摩洗。更選他山相擁列,就中獨爾一峰最奇絕。
每至瑤魄流光下照時,玉柱橫欹無少缺。子平謂我同所嗜,萬里書之特相寄。
邀我為詩我豈能,窗前累日臨空紙。遙想巖前寶穴通,玉蟾從此去無蹤。
請君為我細書字于側,名為月母峰。
才承寵詔聯公鼎,便謁除書別帝閽。
萬口一詞歌盛德,四年三度福遐藩。
已為魁壘無雙士,更入摩訶不二門。
應笑臨邛病痟客,最先參見在江原。
魄動書流愴,誠通夢告悲。
人生要有盡,君沒竟何施。
白日空塵幾,春風自酒卮。
旅魂歸未得,藁葬近要離。
早接英豪論,聞君伯仲賢。
高談諸老屈,懿行一鄉傳。
處順寧違俗,求歸不待年。
終南山色好,長到酒樽前。
曉營金革列周遭,大纛長牙擁帳高。
虎豹用韜傳妙略,龍蛇供陣役群豪。
言初撫處如蕭纊,恩盡均時若楚醪。
敢謂施行剪諸盜,亡之才比一牛毛。
青邸傳經罷,朱轓報政成。
近民緣愷樂,致主出忠精。
屢困清漳臥,終乘下澤行。
衰年失良友,行泣望銘旌。
急雨正新霽,林端明晚霞。
松亭臨曠絕,竹徑入欹斜。
花落留深草,泉生上淺沙。
稚圭貧亦樂,一部奏池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