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峰
我聞花開十丈藕如船,太?頂上何便娟。
又聞給孤園邊功德水,五色蓮花世無比。
兩者余嘗夢見之,不道蓮峰奇若此。
游人歷歷到花須,夜深多宿蓮花柎。
冷光朝暮相激射,餐霞飲露神仙徒。
千松萬松破石出,磴道高懸勢矹硉。
俯看蓮蕊才及肩,菡萏何時與花匹。
云梯百步在眼前,海門落日爭新鮮。
鰲魚洞口莽昏黑,散花塢下丹楓妍。
惟有天都堪并矗,諸峰鵠立皆臣仆。
老人傴僂吁可笑,高撐孤髻山之足。
濃翠霏霏衣袖中,排空御氣如飛蓬。
路人驚我白云出,老夫適謁浮丘公。
我聞花開十丈藕如船,太?頂上何便娟。
又聞給孤園邊功德水,五色蓮花世無比。
兩者余嘗夢見之,不道蓮峰奇若此。
游人歷歷到花須,夜深多宿蓮花柎。
冷光朝暮相激射,餐霞飲露神仙徒。
千松萬松破石出,磴道高懸勢矹硉。
俯看蓮蕊才及肩,菡萏何時與花匹。
云梯百步在眼前,海門落日爭新鮮。
鰲魚洞口莽昏黑,散花塢下丹楓妍。
惟有天都堪并矗,諸峰鵠立皆臣仆。
老人傴僂吁可笑,高撐孤髻山之足。
濃翠霏霏衣袖中,排空御氣如飛蓬。
路人驚我白云出,老夫適謁浮丘公。
我聽聞有一種花能開十丈高,蓮藕像船一樣粗大,太華山頂的蓮花多么輕盈美好。又聽說給孤園邊有功德水,水中的五色蓮花世間無比。這兩種景象我曾在夢里見過,沒想到蓮花峰竟如此奇異。游人清晰地走到蓮花須處,夜深時多在蓮花的花托上歇息。早晚冷光相互激射,就像餐霞飲露的神仙。千萬棵松樹破石而出,登山的石道高懸,地勢險峻。俯身看蓮蕊才到肩膀,何時菡萏能與這蓮花媲美。百步云梯就在眼前,海門的落日與之爭奇斗艷。鰲魚洞口一片昏暗,散花塢下的丹楓十分艷麗。只有天都峰能與它并肩聳立,其他山峰像鵠鳥站立,都像它的臣仆。老人彎腰的樣子真可笑,獨自在山腳下高撐著發髻般的山峰。濃濃的翠色飄進衣袖中,我排空馭氣如飛蓬般自在。路人驚訝我如白云般出現,原來是老夫剛去拜訪了浮丘公。
太?:即太華,華山的別稱。便娟:輕盈美好貌。
給孤園:即祇樹給孤獨園,佛教圣地。
花須:花蕊。
蓮花柎(fū):蓮花的花托。
矹硉(wù lù):形容山峰高峻。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鰲魚洞:黃山景點。
散花塢:黃山景點。
天都:指黃山天都峰。
傴僂(yǔ lǚ):彎腰曲背。
浮丘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游覽黃山蓮花峰時所作。當時詩人置身于蓮花峰的奇景之中,被其壯麗景色所震撼,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蓮花峰的奇景。其突出特點是想象豐富、描寫生動,以奇幻的筆觸展現了蓮花峰的壯美。在文學史上,它為描繪黃山景色的佳作,增添了黃山的文化魅力。
秦巖昧舊聞,勝會非復常。異哉五里秘,發此一日狂。
篝燈破大陰,拄杖入仙鄉。散途楊梅實,承磴菡萏房。
石液白瑤墮,泉氣青霓翔。度危心欲動,逢衍興未央。
眩人黝谷深,覆我翠極長。降登窮田垅,開闔到鞠場。
龍遮側岸路,貓護高廩藏。力士倒履空,應真儼成行。
碾缺神所吝,帳空仙莫量。水鳴泬寥內,柱立森羅傍。
語聞受遠響,力極生微陽。夢中出小竇,立處忽大荒。
塵緣信深重,仙事豈渺茫。靈武唐業開,湘濱耀文章。
望夷秦政壞,嶺底畏禍殃。隱顯非士意,安危存國綱。
且復置此事,更將適何方。賦詩意未愜,吾欲棲僧廊。
欄干橫歲暮,徙倚度陰晴。
木落太湖近,梅開南紀明。
病余仍愛酒,身后更須名。
鸛鶴忽雙起,吾詩還欲成。
清時樂事昔難逢,曦御初移晝景融。
麥秀兩岐翻翠浪,槐陰四面舞輕風。
揮余玉塵談無倦,醉倒金罍酒屢空。
髣髴已聞頒鳯詔,朝來喜氣滿城中。
不與觀音伴柳枝,要令奇相解公頤。
會逢白氏編書日,猶夢陶家貯粟時。
安用作盤供歃血,也勝為缽困催詩。
千年秀結重重綠,長映先生鬢與眉。
姬國余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
處心如水尚書市,能賦臨流靖節君。
花島紅云春句麗,月梅疏影夜香聞。
囊開古錦湖山出,何意一星窺妙文。
萬玉中間作此亭,規模雖小意高深。
稚篁畏日生檐下,老樹禁風長綠陰。
不道官中盡湯火,誰知鬧里有山林。
公余獨在斜陽外,百歲頑身萬古心。
紙帳不知曉,鴉鳴吾當興。
開窗面老松,相對寒崚嶒。
幸無公家責,欲懶還不能。
汲井颒我面,銅盆旋敲冰。
梳頭風入檻,紛散霜滿膺。
四瞻郊澤間,蒼煙慘朝凝。
卻望塔顛日,光景舒層層。
乾坤有奇事,變化忽相乘。
客來無可語,語此不見應。
今晨胡床冷,愧我無毾?。
曹劉方駕信優為,不廢東郊坐保厘。
投蚓問公逢老手,聯珠及我愧連枝。
定知來者傾三嘆,共了流年費幾詩。
瘀絮車斜敢將去,樂天那畏一微之。
茂林當日映群賢,也喚畸人到席間。
棄我便驚車轍遠,懷君端合鬢毛班。
夢中猶得攀珠樹,別后能忘倒玉山。
遙想詩成記來日,筆端風雨發天慳。
高懷志丘壑,既足不愿余。惜哉三逕荒,滯彼天一隅。
小筑聊自適,空園辟榛蕪。清影吊高槐,氣與西山俱。
何以開子顏,庭柯作森疏。月露洗塵翳,天風吹笙竽。
方其寓目時,萬象供嘯呼。終然成坐忘,天地猶空虛。
券外果何有,浮云只須臾。乃知鐘鼎豐,未勝山林癯。
淵明死千年,日月走名譽。不肯見督郵,歸來守舊廬。
可憐骨已朽,后有誰繼渠。愿子副名實,此事吾欲書。
病骨瘦始輕,清虛日來入。
今朝僧閣上,超遙久風立。
茂林榴萼紅,細雨離黃濕。
物色乃可憐,所悲非故邑。
堂堂李杜壇,誰敢躡其址。先生坐壇上,持鉞令余子。
由來文字伯,不但表奏偉。高懷淡無嗜,寓興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謗淹二始。登臨意超然,筆落風雨似。
事異柳司馬,辛苦記山水。樂哉邦無事,那待猛政理。
駕言慰吾民,不愧城門軌。看山笑鄒湛,句外寄深旨。
巖樹閱幾客,尚余堯時髓。撫板歌公詩,未暇知余事。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凄涼。
天地雖肅殺,草木有芬芳。
道人宴坐處,侍女古時粧。
濃露濕丹臉,西風吹綠裳。
人言融公懶,床上揖賓客。
我來兩忘揖,團團一庵白。
戲談鄧州禪,分食天寧麥。
竹風亦喜我,蕭瑟至日夕。
出家丈夫事,軒裳本兒劇。
愿香驚余煙,世故感陳跡。
固應師未鈍,使我不安席。
時求一滴水,為洗三生石。
鐘妖鳴吾旁,楊獠舞吾側。東西俱有礙,群盜何時息。
丈夫堂堂軀,坐受世褊迫。仙人千仞崗,下視笑予厄。
誰能久鬰鬰,持斧破南壁。窗開三尺明,空納萬里碧。
巖霏雜川靄,奇變供幾席。誰見老書生,軒中岸玄幘。
蕩漾浮世里,超遙送茲夕。倚楹發孤嘯,呼月出荒澤。
天公亦粲然,林壑受珠璧。會有鶴駕賓,經過來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