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升之
姬國余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
處心如水尚書市,能賦臨流靖節君。
花島紅云春句麗,月梅疏影夜香聞。
囊開古錦湖山出,何意一星窺妙文。
姬國余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
處心如水尚書市,能賦臨流靖節君。
花島紅云春句麗,月梅疏影夜香聞。
囊開古錦湖山出,何意一星窺妙文。
姬姓之國遺留的美好風范代代都有傳人,如今孫升之公子在溪邊盡顯才俊風采。他心地純凈如水,不像在尚書市場中那般世俗;能像陶淵明一樣臨水賦詩。春天里,他描繪花島如紅云般的詩句十分綺麗;夜晚能聞到他筆下月梅疏影散發的清香。打開他的詩囊,湖光山色躍然紙上,真沒想到能讀到如此精妙的文章。
姬國: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這里可能泛指有古老文化傳承的家族。
溪??(fén):溪邊。
處心如水:形容心地純凈,沒有雜念。
尚書市:可能指代世俗的名利場。
能賦臨流靖節君:靖節君指陶淵明,這里說孫升之能像陶淵明一樣臨水賦詩。
古錦:指詩囊,古人常以錦袋裝詩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與孫升之交往過程中,被其才華和品格所打動,于是寫詩相和,以表達對他的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孫升之公子的才華和高尚品格。其突出特點是意象優美、用典恰當、語言典雅。在文學交流中,這樣的和詩展現了文人之間相互欣賞和切磋的文化氛圍。
今夕定何夕,今夕歲還除。團欒兒女,盡情燈火照圍爐。但惜年從節換,便覺身隨日老,蹤跡尚沈浮。萬事古如此,聊作舊桃符。 任東風,吹縞鬢,戲臞儒。韶顏壯齒,背人去似隙中駒。杯酌猶傾臘酒,漏箭已傳春夜,何處不歌呼。惟愿長窮健,命酹且歡娛。
樓觀數南國,煙雨壓東州。溪山雄勝,天開圖畫肖瀛洲。我破瀛洲客夢,來剖仙都符竹,樂歲又云秋。聊作幻師戲,肯遺后人愁。 趁佳時,招我輩,共凝眸。君侯胸次邱壑,意匠付冥搜,刻日落成華棟,對月難并清景,千丈素光流。老子興何極,小子趣觥籌。
上馬趣攜酒,送客古朱方。秋風斜日山際,低草見牛羊。酩酊不知更漏,但見橫江白露,清映月如霜。平睨廣寒殿,誰說路歧長。 醉還醒,時起舞,念吾鄉。江山爾爾,回首千載幾興亡。一笑書生事業,誰信管城居士,不換碧油幢。好在中冷水,擊楫奏伊涼。
一番風雨一番涼。炯秋光。又重陽。瀟灑東籬,渾學漢宮妝。今日且須開口笑,花露裊,鬢云香。潑醅新取淡鵝黃。趁幽芳。趣飛觴。落帽當時,□發少年狂。萬事破除惟有此,塵外客,醉中鄉。
明月浸瑤碧,河漢水交流。偏來照我,知我白發不勝愁。客里山中三載,枕上人間一夢,曾憶到瀛洲。矯首蓬壺路,兩腋已颼颼。記扁舟,浮震澤,趁中秋。垂虹亭上,與客千里快凝眸。看劍引杯狂醉,飲水曲肱高臥,鵬鷃已同游。起舞三人耳,橫笛喚沙鷗。
心事知誰許。政吾曹、摛辭弄翰,邀涼蠲暑。節物於人俱可喜,今夕渠媚嫵。笑曝腹、書生風度。河鼓天孫非世俗,縱驚云、急雨休輕訴。憶傾蓋,便如故。 良辰歡意寬離緒。稱仙家、瑤臺縹緲,霓裳掀舉。應想塵寰空悵望,月路誰曾隔阻。是處有、綺窗朱戶。我愛五湖煙水闊,待扁舟、尋到支機處。訪婺女,共嬃女。
年光箭脫無留計。才過立春還守歲。要知一歲已尋儂,聽打個驚人噴嚏。 椒盤薦壽休辭醉。坐聽爆竹渾無寐。明朝末后飲屠蘇,白發從渠相點綴。
空山多伴已多年,獨有寒梅伴我妍。 疏影偏宜閑散地,幽香不到艷陽天。 含苞帶雨未相問,露蕊臨風倍可憐。 紙賬夜深還入夢,羅浮只在一燈前。
春事已如許,柳眼早依依。故園桃李何似,芳蕊想團枝。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夢瀍繞洢。扶杖欲行樂,還使我心悲。 對琴書,歌一闋,引千卮。昔曾系楫,今日投老嘆吾衰。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綠,便擬作春衣。搔首長吟處,此意有誰知。
聳膊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家麟角上,畫此一獼猴。
沙尾鱗鱗水退潮,柳行出沒見漁樵。 客船自載鐘聲去,落日殘僧立寺橋。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春閨 一作:深閨)
花時人道多風雨。梅蕊都來無幾許。何須飄灑濕芳心,粉面琳瑯如淚注。 家童莫掃花陰土。留浥瓊林枝上露。莫教燕子早銜泥,徑里馀香應滿戶。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昔年桃李已滋榮,今日蘭蓀又發生。葑菲采時皆有道, 權衡分處且無情。叨陪鴛鷺朝天客,共作門闌出谷鶯。 何事感恩偏覺重,忽聞金榜扣柴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