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州亂二首 其二
金印他時恩澤侯,專城意氣凜生秋。
軍中成敗如翻水,空使明堂旰食憂。
金印他時恩澤侯,專城意氣凜生秋。
軍中成敗如翻水,空使明堂旰食憂。
將來有人會憑借功勞獲得金印,成為受朝廷恩澤的列侯,在擔任州郡長官時意氣威嚴,如秋風般令人敬畏。軍隊里的成敗就像翻覆的水一樣難以預料,白白讓天子為戰事操心到很晚才吃飯。
金印:古代高官的印信,這里指因功封侯者的印。恩澤侯:因皇帝恩澤而獲封的侯。
專城:指州牧太守等地方長官,他們有獨自掌管一城的權力。凜生秋:形容人威嚴,有肅殺之氣。
翻水:形容事情變化迅速,難以預料。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這里指代天子。旰食:晚食,指因國事操勞而不能按時吃飯。
貝州之亂是北宋時期發生的一次士兵起義事件。詩人目睹了這場動亂,看到軍隊局勢的不穩定以及朝廷為此的擔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矛盾逐漸凸顯,軍事上的不穩定給朝廷帶來了很大壓力,詩人可能借此詩表達對時局的關注和憂慮。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軍隊成敗無常以及朝廷的憂慮。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手法展現世事變化,語言簡潔有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對時局的思考。
莫辭酒,且聽歌,休被驪駒白玉珂。主人勸客終今夕,明日長亭可奈何。
金風蕭蕭鏖余熱,砌蟲唧唧助凄切。此時景物不勝愁,況是離人心欲折。
陳侯陳侯,貌巖巖而俊整,才浩浩而清絕。有如壺山之萬仞巑岏,壽水之千尋瑩澈。
青芝赤箭藥籠儲,金鐘大鏞廊廟須。天生奇才為時出,容易棄擲天南隅。
君不見馬賓王,新豐一逆旅。又不見公孫弘,菑川一老儒。逢辰立譚取卿相,至今文采照天衢。
廣文官舍雖落莫,刀筆不與俗吏俱。公余更勤五車讀,未必不是北門西掖之權輿。
刺桐古城花欲燃,舊游人物想依然。憑君到彼訪二陸,向道故人飽飯度殘年。
時序一轉轂,乾坤雙旅亭。此日即昨日,春過秋崢嶸。
如何萬象間,寓我七尺形。忽憶縣以西,遠覽目屢經。
前峰一鼇伏,遙??千螺青。是窮天外勝,誰托世上名。
翩翩佳公子,語秀含余清。來此集賓客,溪山兩鐘情。
亭如棲煙樹,客乃委浪萍。共此一時勝,遐哉萬古城。
長歌白云遏,落日金杯傾。我至將無時,庶以娛瞻聽。
三嵎此其一,松柏爭敷榮。地靈瑩骨秀,不受紅塵攖。
今朝動清興,有人踏皇扃。勝絕定何如,同起為蒼生。
日上月下,速如電轂。
又是重新,一陽來復。
湛不搖處,暖生寒谷。
籬落梅華,枝枝粲玉。
賀客街頭,亞肩疊足。
借婆裙子拜婆年,不識本來真面目。
天子欲寬南顧憂,繡衣曾是舊人求。
山川不改元風采,父老能言昔政猷。
襦褲疲民應枕奠,紀綱新度覺錢流。
生靈一種同天地,雨露何偏十四州。
別來世故朝昏殊,相與言之汗模糊。
兩翁得酒促坐席,感深念極氣欲蘇。
籜龍亦解作水供,細繹尋丈如渴烏。
衣巾生秋背毛豎,金石相印環佩趨。
江山豪壯旁尊俎,醉中頻貫累累珠。
此時一事復掛口,為樂未竟成喑嗚。
夔州憂民困湯火,潤澤有志無坦途。
眼前焦熬十萬戶,欠伸戲笑皆霑濡。
自操量鼓入官廩,不輸一錢分水符。
讀書功名無表畔,久矣俗吏輕吾儒。
層臺跨青空,溪水出其側。
千峰競神秀,萬里無限隔。
王侯賢令尹,心匠巧經畫。
平生不凡處,眼高四海窄。
坐令荊棘場,化作山川國。
登臨有勝集,而我非佳客。
聽候妙談兵,四座皆辟易。
冰霜繞牙齒,韜略貫胸臆。
迺知杜元凱,不特有傳癖。
風塵猶澒洞,早試平戎策。
當沉峴山銘,更效燕然勒。
一室安巾缽,穨然了性空。
曲肱忘世夢,行腳本家風。
山靜人稀到,窗開意不窮。
我來頻假寐,樂亦在其中。
且看時事愜心期,莫為流年作許悲。
足慰羈愁緣鴈序,恐無奇策對龍墀。
梅粧已覺香全減,柳線相將綠四垂。
臘雪漸消春又到,人間底事不潛移。
夫子宦游三十年,乞身歸老舊林泉。
須知朝路抽簪后,不要鄉人負弩前。
儒素生涯圖史富,官清門戶子孫賢。
羨君此去渾無事,滿眼青山劍外天。
未辦謀生學計然,紛紛又落海西偏。
癡心政爾了官事,坐嘯何能作散僊。
霜雪半頭明鏡里,江湖歸夢野鷗前。
入懷雙鯉詩材健,醒眼三珠喜氣全。
處處看云眠白日,時時舉酒望青天。
想應留客煮湯餠,弱柳犀錢細細穿。
執戟老人雙鬢斑,陸沉三世不遷官。
窮如老鼠穿牛角,拙似鲇魚上竹竿。
豈有葡萄博名郡,空余苜蓿上朝盤。
榮華氣象無絲許,正坐平生骨相寒。
驅車翻蓋電非追,有客有客公門馳。
雙鴻西至一書墮,五馬南邊三峽遲。
況值神傾意豁士,無愁歲暮日斜時。
張眸指注話鄉國,為說兩川猶漏巵。
商飚送喜滿華軒,喬岳鐘靈積慶門。
天上臺星對南極,人間佳節是中元。
一時閩越看前輩,千載機云見遠孫。
香火祝公如衛武,他年勛業照乾坤。
佛高一丈,魔高一丈。
正覺山前,無風起浪。
金山個里,佛魔俱喪。
明星現時,且莫欺誑。
無牛乳糜,有德山棒。
為甚如此,真法供養。
一門伯仲知誰似,四海文章正數君。
何事與予如舊識,由來于世兩相聞。
閑官各喜光陰賸,勝地空多物色分。
忽復翩然從此去,便應變化上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