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秋谷詩集后 其一
天以蟲鳴秋,此事屬寒餓。
休官未三十,不可惜可賀。
坡谷相角逐,裂竹偶入破。
若遣老名場,經綸蟻在磨。
司寇魯東家,談詩在高座。
天以蟲鳴秋,此事屬寒餓。
休官未三十,不可惜可賀。
坡谷相角逐,裂竹偶入破。
若遣老名場,經綸蟻在磨。
司寇魯東家,談詩在高座。
上天讓蟲兒在秋天鳴叫,這事兒往往和貧寒饑餓相關。不到三十歲就辭官,這不可惜反而值得慶賀。蘇軾、黃庭堅相互競爭,偶然間像破竹般展現出精妙。要是讓你一直在名利場中,就像螞蟻在磨盤上徒勞經營。孔子是魯國的大家,卻能高坐談論詩歌。
“天以蟲鳴秋”:古人認為秋天蟲鳴是自然現象,這里可能暗示在困境中易有創作靈感。
“寒餓”:指生活貧寒困苦。
“休官未三十”:不到三十歲就辭去官職。
“坡谷”:指蘇軾(號東坡)和黃庭堅(號山谷),二人都是宋代著名詩人。
“裂竹偶入破”:形容像破竹一樣,偶然達到精妙的境界。
“名場”:名利場。
“經綸蟻在磨”:像螞蟻在磨盤上忙碌,比喻徒勞無功。
“司寇魯東家”:司寇指孔子,孔子曾擔任魯國司寇,“魯東家”指孔子是魯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對這種現象有所不滿。主人公不到三十歲休官,引發了詩人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擺脫名利、專注詩歌創作的肯定。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主人公休官之舉,認為遠離名利場利于詩歌創作。其特點是用典恰當,以形象的比喻和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詩歌創作環境和心境的追求。
靈巖有路入煙霞,
臺殿高低釋子家。
風滿回廊飄墜葉,
誰謂無生真可學,
山中亦自有年華。
天寶承平奈樂何,華清宮殿郁嵯峨。
朝元閣峻臨秦嶺,
只今惟有溫泉水,嗚咽聲中感慨多。
漢家宗室獨稱賢,遺事閑中見舊編。
偶過河間尋往跡,雅樂未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傳。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風回首淚闌干。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流年一日復一日,
世事何時是了時。
試向東林問禪伯,
遣將心地學琉璃。
重門敞春夕,
燈燭靄余輝。
醉我百尊酒,
留連夜未歸。
吳鄉歲貢足嘉賓,后進之中見此人。
別業更臨洙泗上,擬將書卷對殘春。
何事千年遇圣君,
坐令雙鬢老江云。
南行更入山深淺,
岐路悠悠水自分。
六國平來四海家,
相君當代擅才華。
誰知頌德山頭石,
卻與他人戒后車。
碧瓦朱楹白晝閑,
金衣寶扇曉風寒。
摩云觀閣高如許,
長對河流出斷山。
漢月經時掩,胡塵與歲深。
彩樓歌館正融融,
一騎星飛錦帳空。
老盡名花春不管,
年年啼鳥怨東風。
心事數莖白發,
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
古道無人獨還。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陰陰石泉水。
日暮江南無主人,
當時珠履三千客,趙使懷慚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