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蜀道下湘渚,客帆應不迷。
江分三峽響,山并九華齊。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蜀道下湘渚,客帆應不迷。
江分三峽響,山并九華齊。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從蜀道前往湘水之濱,客船應該不會迷失方向。江水在三峽分流,濤聲作響,山巒與九華山并肩齊立。秋天夜泊時大雁剛開始棲息,夜里吟詩時猿猴忽然啼叫。歸來的時候要小心行李,不要到石頭城西邊去。
蜀道:通往蜀地的道路。
湘渚:湘水岸邊。
九華:九華山,在今安徽境內。
石城:指南京石頭城。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聽聞友人范秀才從蜀地出游江湖而作。當時文人出游較為普遍,詩人可能是出于對友人的關心和牽掛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旅途的關切。其特點是通過想象描繪旅途景色,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感。
用舍行藏事,如公世所難。
誰能奉香火,直作掛衣冠。
國論言猶在,宸毫墨未干。
一生無限好,留與后人看。
漫郎専一溪,萬事俱不理。胡為墮我相,名字出奇詭。
山林軒冕歟,等是寄焉耳。程公榜亭意,道眼深照此。
端居亦偶然,小出聊復爾。宣城幻事了,郤夢歸故里。
結廬澄潭上,盡室清鏡里。木陰涼夏簟,荷氣馥秋水。
遙岑招不來,為我列窗幾。昔吾與今吾,念念如脫屣。
心期次山外,人要安石起。公勿賦遠游,行應去天咫。
陶詩雖瘠元非枯,確論近出眉山蘇。
君詩不贈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
鄙人摹寫不成就,妄指畫狗為於菟。
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辭玉珮鳴瓊琚。
十五日已前,藏身處沒蹤跡。
十五日已后,沒蹤跡處莫藏身。
正當十五日,布袋頭開,全身顯露。
不憐鵝護雪,且喜蠟入冰。
年光胡不少留連,熟食清明又眼前。
敢望深宮傳蠟燭,可堪小市禁炊煙。
滿城風雨無杯酒,故國松楸欠紙錢。
老病心情冷時節,只將書策替幽禪。
松風夏逾清,竹日午更凈。
蕭然松竹間,得此林壑性。
異哉今日暑,無復有晨暝。
疲薾安所逃,茅齋入僧定。
海邦西渡即朝廷,雙闕瓊臺天下名。
跋馬望君真屢矣,拏舟過我太遲生。
門闌不日登元禮,句律今朝得少卿。
已辦黃花一尊酒,有如江水莫寒盟。
飄零澤國幾春風,又觸驚濤泛短蓬。
四海未知棲息地,百年半在別離中。
功名元與世緣薄,兵火向來吾道窮。
獨倚危樓凄望眼,青山無數浙江東。
驕陽方施行,秋節已樹立。
田苗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濕。
咄咄逼中秋,為霖恐無及。
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盛。六經更百代,略不覩疵病。
瞿聃書角立,亦各談性命??臻T甚宏放,果報駭觀聽。
是以雖至愚,讀者無不敬。周時柱下史,設教本清靜。
至今五千言,談若鼔鐘磬。雖為二郗諂,秖作二何佞。
遂令黃冠徒,冷落度晨暝。賢哉機云孫,道眼極超勝。
殺青貝多葉,收貯腹中竟??话l瑯函,窗白棐幾凈。
三家一以貫,不事頰舌競。吾皇漢孝文,恭已民自定。
愿君益沈涵,持以奉仁圣。遠師曹相國,下視劉子政。
官曹顏狀滿塵埃,負郭陂湖眼為開。
春色少留如過客,賞心多病只寒灰。
黃童白叟喜相告,皂蓋朱幡能一來。
日暮游人歸去盡,沙頭鷗鷺與徘徊。
花時冶游郎,紛若一哄市。
蠟梅空自芳,俗眼不稱意。
洗心無一塵,坐覺香細細。
乃知成風斤,要斲郢人鼻。
甓社湖邊路,詩筒得報回。
舊時云液酒,新歳雨肥梅。
不是園官送,真成驛使來。
鬢毛都白盡,更著此花催。
因病不舉酒,況當朱明天。
客至但茗椀,談詩復談禪。
甘寒百尺井,舊日陸子泉。
安得僧舍雪,霏微濕茶煙。
今夏久無雨,從秋卻少晴。
空蒙迷遠望,蕭瑟送寒聲。
衣潤香偏著,書蒸蠧欲生。
壞簷聞瓦墮,漲水見堤平。
溝溢池魚出,天低塞雁征。
螢飛明暗廡,蛙閙雜疏更。
藥醭時須焙,舟閑任自橫。
未憂荒楚菊,直恐敗吳秔。
夜永燈相守,愁深酒細傾。
浮云會消散,鼓笛賽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