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寒甚
中庭滴瀝雨交并,虛室來風色更瑩。卻憶誰家樓上好,稍晴要看玉崢嶸。
鼻涕知寒拭更流,團蒲曲幾道相謀。雖從羔酒求風味,空廢持螯數日游。
中庭滴瀝雨交并,虛室來風色更瑩。卻憶誰家樓上好,稍晴要看玉崢嶸。
鼻涕知寒拭更流,團蒲曲幾道相謀。雖從羔酒求風味,空廢持螯數日游。
庭院中雨滴落下,雨聲交織,空蕩蕩的屋子吹進風,天色更加明亮。我不禁想起不知誰家的樓閣美好,等稍微天晴了去看看如玉般挺拔的山峰。鼻涕知道寒冷,越擦越流,我蜷縮在蒲團上思考著。雖然想從美酒佳肴中尋求風味,卻白白荒廢了幾日持螯賞景的出游。
滴瀝:形容雨水下滴的聲音。
虛室:空室。
瑩:同“瑩”,明亮。
玉崢嶸:形容山峰如玉般挺拔。
團蒲:一種圓墊,可坐。
羔酒:美酒。
持螯:指吃蟹,古人有持螯賞景的雅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寒冷且陰雨的日子。詩人可能因天氣惡劣被困室內,無法外出游玩,從而產生孤寂、遺憾之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寒日里的心境,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雖在文學史上無顯著地位,但生動展現了普通人在惡劣天氣下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
蘇武丐奴十九年,相思知在海云邊。上林鴻雁銜尺素,寄汝秋風玉塞前。
君身似是杞梁妻,玉貌緘情只自啼。幾時哭到梁山月,攜手青云入會稽。
獨腳全憑綽菆功,
助幫其拐可成功。
切須休要饒他大,
兩腿俱全力不同。
攀來尚隔,望處偏清。算開到此花,闌珊春已在長亭。滴粉搓酥,小紅墻角倍分明。年年此際,籠歸馬上,遞遍春城。
昨歲看花,有人禿袖,擘阮挨箏。悵新來、梁間燕去,往事星星。只有鄰花,依依不作路旁情。夜深難睡,繽紛花影,篩滿空庭。
這豆娘兒,短頭折腳。
弄鬼精魂,攙先一著。
看日龐公監本呆,深深好與一坑埋。
仰止羅浮積歲年,
今來得拜洞中仙。
一雙木屐踏歌遍,
始覺諸天總一天。
乞得天公五畝春,
暫拋手板著綸巾。
搴花露粉頻沾袖,
洗竹山光忽傍人。
金點流鶯田冪冪,
雪翹幽鷺水粼粼。
尊前無地棲榮辱,
秀野亭中自在身。
桑麻遍野水云鄉,
時見村人夜納涼。
星斗無光蟲唧唧,
流螢如雨稻花香。
十日畫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跡。自從少陵為此言,詞人誦之常嘖嘖。
吾觀李老《石梁圖》,揮毫落紙成頃刻。意酣興盡何淋漓,筆墨蕭閑殊自得。
乃知論畫當論人,不在從容與促迫。其人讀書風流士,下筆自饒煙霞色。假使胸藏一點塵,終年操筆亦何益?
吾嘗持此論畫師,不意于今乃得之。石梁掛在秋天上,萬仞危峰積一絲。偏袒衲子何為者,卻向梁間足倒垂。山邊石溜胸前瀉,日畔秋云頂上飛。
自憐赤城足未到,何緣此日登其崖。松風謖謖竦毛發,澗水泠泠清心脾。
八郎勸我珍此畫,世間奇物原無價。月下風前試一看,泉聲石色幾驚詫。
我詩汗漫不足存,今時畫師誰喜聞。山間澤畔有知己,留待他年子細論。
柳浪搖晴沼,荷風度晚檐。碧天如水印新蟾。一罅清光斜露、玉纖纖。
寶鏡微開匣,金鉤半押簾。西樓今夜有人忺。應傍妝臺低照、畫眉尖。
淮南秋杪見飛鴻,
萍梗無端接遠風。
海內有情吾輩在,
天涯多病幾人同。
殷勤酒盞違官閣,
珍重吟箋托釣筒。
柳色已殘梅信早,
憑誰折寄慰匆匆。
峰盤十八。翠蓋陰連苔磴滑。人影西東。杖底香云木末鐘。
繡幢斜矗。初日高林紅未足。倚定層欄。圓殿無塵佛火寒。
憑吊空山感百端,
延平創業最艱難。
孤軍地拓田橫島,
上將身登韓信壇。
井水一泓冰雪冷,
劍光萬丈斗牛寒。
鐵砧勝跡堪千古,
想見英雄立馬看。
清梵木魚暫放松,
園園鋸齒綠陰濃。
揉香挼翠三更后,
剛打烏啼半夜鐘。
遮藏霜雪免摧殘,
綠實初垂未滿欄。
想見主人珍惜意,
一回出戶一回看。
黃云如車輪,吹墮郭北門。霜蹄與短轂,碾作十丈塵。
塵飛值浮云,莫遏東歸心。東歸亦何意,咫尺愿作霖。
作霖會相保,棲汝在弱草。浮萍從東流,桃梗從西浮。
兩心茍不渝,終會大海頭。所苦對面間,有若萬里修。
愛君屋上烏,彈君林中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