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默庵喜雨述懷二首
昨日江頭晚雨天,一舟如葉可扁然。故人政自把鋤急,嘆想當時子在川。
一翻雨過艷陽天,桃李無言還寂然。解道春江斷橋句,舊時聞說徐師川。
昨日江頭晚雨天,一舟如葉可扁然。故人政自把鋤急,嘆想當時子在川。
一翻雨過艷陽天,桃李無言還寂然。解道春江斷橋句,舊時聞說徐師川。
昨天傍晚江頭下起了雨,一艘小船像樹葉般輕盈地漂浮著。老友正忙著揮鋤勞作,讓人不禁感嘆就像當年孔子站在河邊感慨時光流逝。一陣雨過后迎來艷陽天,桃李默默不語顯得很寂靜。能吟出春江斷橋這樣詩句的,以前聽聞是徐師川。
政自:正自,正是。
子在川: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表示對時光流逝等的感慨。
解道:會吟,能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作者在看到江頭雨景后,聯想到老友勞作以及古人的詩句而創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平和,作者在生活中有所感觸,借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圍繞雨景展開,抒發了對時光和友人的情感。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文學素養。
此身已坐在山泉,
涓滴無由補大川。
急報東方兩星使,
靈山吐溜為糧船。
枝上啼鵑如訴。喚起離愁無數。
曲徑古云深,隔岸夢中來路。
回顧。回顧。月約花陰西度。
涼風肅秋宇,明月照庭帷。
攬衣起中夜,四顧何躊躕。
伊昔來京國,青楊拂地垂。
冉冉歲數周,嚴霜履凄其。
故鄉渺何許,各在天一涯。
老親歲云暮,游子別經時。
南國無來鴻,消息安可知。
灼灼花枝紅,落葉倏已披。
人生非金石,感茲能不悲。
衣馬任風塵,陸沉亦何為。
以茲結中情,彷徨無所之。
言念同心友,參辰久乖離。
望遠不得至,悠悠勞我思。
愿言崇令德,皓首慰相期。
綠窗人靜篆煙消,
春引詩情上柳條。
正欲尋題無覓處,
小鬟報道是花朝。
復有杖藜人,曠懷云物新。愛閑難事過,全樂宦時貧。不以桑榆晚,而于風雅親。乾坤草亭外,良會又庚寅。
九老須眉古,看余亦杖鄉。招邀錦樹里,圖畫碧山堂。茶夢歸書卷,松聲冷石床。遙遙望千載,秋興白云長。
破寺爐煙冷,空堂石磬閑。
抱泥蜂入戶,引子鳥歸山。
家近樵漁識,身忙鬢發斑。
難忘荒碣畔,執手故人還。
屃赑連天聳,巍巍郁翠嶠。
排鋒凌泰岳,俯視渺么么。
坐石霞生岫,踏蹊虹作橋。
松梢頻礙月,鴉背欲干霄。
天半來歸衲,云根下晚樵。
置身親斗極,滄海一浮瓢。
客居偶佳節,對酒暫疏散。彼美無與期,中懷詎云滿。
臨水結幽想,看山懷遠情。遙憐南向雁,一一背邊城。
雪橫居庸北,日出薊門東。煤香馬通火,車鳴牛驛風。
天末望歸云,遲徊憩檐宇。楊葉自多風,愁來更秋雨。
我里在東皋,十年事幽隱。不知山水深,但覺魚雁近。
霜早難為夜,風高覺易冬。誰家少年子,弓馬錦衣重。
佳菊那能采,茱萸興不忘。商船向南去,憑與問潯陽。
愁云欲雪紛來族,微霰錚鏦先入竹。
舞空蛺蝶殊未下,迸瓦明珠正相逐。
仆夫無事困薪蘇,烏鳥不鳴依室屋。
肺病惡寒望勸酬,桔梗作湯良可沃。
白云自非桃李族,陽春且止聽黃竹。
江風吹葦暗天地,鷗鳥紛紛起追逐。
請看萬瓦變璠玙,平日塵寰無此屋。
閑居幽事亦堪論,小徑苗生土增沃。
斷岸欹危掛古藤,
紅泉瑞露飽何曾。
清羸百鳥銜來易,
將供日中一食僧。
雌聲火色美髭須,早向江都耳宿儒。
五載共為金馬隱,百篇誇割玉溪腴。
脩名短景俄俱盡,酷劫衰宗世亦無。
天末李生應念爾,異時長慟過黃壚。
昭代恩光日月高,
丞彝十器比球刀。
吉金打本千行在,
敬拓斯文冠所遭。
蕭蕭秋影斷橋東,
斜掠平蕪逐轉蓬。
爭似畫梁春夢醒,
秋千紅索海棠風。
忽地披衣起坐。
夢也分明真個。
夢后更凄涼,生怕夢來難躲。
無那。無那。
守著影兒伴我。
一點春痕透絳紗,
新紅催得畫情賒。
曉妝剩有胭脂水,
較量枝頭作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