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二首
天上紛紛地上勻,攙先來作塞垣春。不憂病客衣無褐,要助詩翁筆有神。且可留連遮瓦礫,莫教容易雜泥塵?;趯⒉脊睦组T過,謝罪從今欲自新。
冬來玉燭更調(diào)勻,傍歲先教雪報春。色借樓臺呈氣象,力欺狐兔失精神。故應桃李知陰德,聊許冰霜作后塵。不用漁蓑苦圖畫,使君詩句自清新。
天上紛紛地上勻,攙先來作塞垣春。不憂病客衣無褐,要助詩翁筆有神。且可留連遮瓦礫,莫教容易雜泥塵?;趯⒉脊睦组T過,謝罪從今欲自新。
冬來玉燭更調(diào)勻,傍歲先教雪報春。色借樓臺呈氣象,力欺狐兔失精神。故應桃李知陰德,聊許冰霜作后塵。不用漁蓑苦圖畫,使君詩句自清新。
天上紛紛揚揚飄落的雪花,均勻地灑落在地上,它搶先到來,裝點出塞垣的春色。不用擔心生病的客人沒有粗布衣服御寒,它能讓詩人筆下生花。暫且讓它停留,遮住地面的瓦礫,不要讓它輕易地混入泥塵。后悔曾經(jīng)在高手面前班門弄斧,從今以后要謝罪改過自新。冬天里氣候更加調(diào)和,臨近歲末,雪花先來報春。雪借樓臺展現(xiàn)出壯麗的景象,它的威力讓狐兔都失去了精神。想必桃李也知曉它的恩澤,姑且讓冰霜追隨在后。不用漁夫披著蓑衣辛苦地描繪雪景,您的詩句自然清新動人。
攙先:搶先。塞垣:邊疆地帶。褐:粗布衣服。布鼓雷門:在雷門前擊布鼓,比喻在高手面前賣弄本領。玉燭:指四時之氣和暢,形容太平盛世。傍歲:臨近歲末。陰德:恩澤。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可能創(chuàng)作于冬末春初,詩人身處邊疆地區(qū)。當時可能氣候宜人,雪花飄落帶來春的氣息,詩人由此觸發(fā)靈感,寫下此詩。或許之前詩人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有過不自量力的行為,借詩表達悔悟。
這首詩以雪為主題,描繪了雪景的美麗和雪的作用,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詩的語言清新,意象豐富,表現(xiàn)手法多樣,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xiàn)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才華和對生活的細膩觀察。
圣道原來不易窮,君今何處覓同風。
唐虞世遠精神在,鄒魯人歸事業(yè)崇。
德性未尊須強學,道心才勝即收功。
他時杯酒論暌闊,應有微言激懦衷。
有句誰知李似陰,好奇仍許杜猶岑。
后期五日來圯下,面壁九年參少林。
瘴鬼安能驚鶴眾,地靈何敢著狐任。
雷車電熾中宵起,看取龍工濟物心。
多病年來嘆早衰,試憑草木為扶微。
關心藥裹知多少,系肘方書識是非。
曾子定應憐益母,曹公端解寄當歸。
從今洗面饒光澤,血氣仍充舊帶圍。
戲語隴頭子,與若本等夷。
朱紫強包裹,本非我所宜。
失腳落番山,杳杳隨風吹。
將買二頃田,樹以枳棘籬。
還我本來面,度今正其時。
此策我自決,欲問其從誰。
譬彼沈疴人,忽然飲上池。
窮命可抵虎,寧畏山林魑。
政拙催科永陵守,實頼賢僚明可否。邦人復嗣海沂歌,倉廩雖空閭里有。
功成將去朝日邊,更辟虛堂得晝眠。后圃好花初著土,前簷新竹已參天。
貔貅未飽軍需急,赤子如魚釜中泣。若知王業(yè)在農(nóng)桑,國勢無勞憂岌岌。
酒闌四壁讀前碑,吏隠猶勝五馬隨。千古濂溪周別駕,一篇清獻錦江詩。
衙鼓聲中百事休,獨攀危磴看江流。
君修吏課中中考,我且山行上上頭。
下視三千佛世界,高尋十二仙人樓。
聞思大士誰呼應,愿賜飛霖洗旱眸。
天豁晴光合,簷收雪汁干。燈期欣在候,火令不為難。
方喜春風動,猶憐暮色寒。仙晨今夜樂,帝所舊年觀。
郁郁卿云密,蔥蔥瑞氣盤。五門雙闕聳,三島十洲攢。
風伯清黃道,鉤陳衛(wèi)赤鸞。聲流車水快,花影燭龍蟠。
入望云裳舉,低迷雜珮珊。歌翻樓上下,人與月團欒。
夜色清凝露,香風靜泛蘭。陸蓮搖艷質(zhì),湯鯉轉(zhuǎn)驚瀾。
故國云天外,家風楚俗完。良時亦競作,游興頗相干。
諸縣豐登際,元戎禮數(shù)寬。輟耕來野父,沽酒辦余歡。
少問飛鳧客,遙知道室安。樵青能笑語,太白酌彌漫。
要是弦堂宓,何妨花縣潘。黃庭須默課,燈錄不重看。
羨子閉門坐,嗟予腳力殫。醉歸哦五字,一一待公刊。
林壑蒼茫渺一涯,辱公詞藻借光華。
大聲豈直金投地,清夢懸知筆有花。
不似罷兵初度嶺,應同奏疏早名家。
曳裾未愜平生志,??肿蜂h侍絳紗。
此地從來僻,今朝自古陰。
五年猶作客,一飯敢虛襟。
春色豈終閟,晨光宜早臨。
國香無恙否,抱雪秀深林。
竟日成清坐,因行或撫松。
墻陰連曲浪,木杪涌奇峰。
要路看公等,閑鄉(xiāng)屬我儂。
未春花已盡,春到若為容。
平生骯臟孰如君,破屋荒山飯煮芹。
不寐耿懷留落月,有時扶杖看浮云。
嚴平推測歸前定,原憲家風飫舊聞。
欲挽鮒魚無氣力,須知予是故將軍。
風急梳松墮碧釵,雨多及榻長青苔。
趁虛阿段阿稽去,挾冊宗文宗武來。
不用張羅知寂寞,恐妨飛鳥樂徘徊。
侵尋老矣成何事,一日華嚴一卷開。
醉翁遺跡遍江湖,何事東游不到吳。
遂使山川有遺恨,卻看孫子步清涂。
沈郎帶減傳千古,婺女星高近六符。
簪筆便當歸從上,蓋藍鞍錦照天衢。
群山低首避烏龍,行道驚看翠倚空。
地設中原如此險,人無鬭志若為功。
九重頗覺天門近,一卒能當蜀道雄。
細酌粉泉庵下水,泠然歸去御剛風。
壯哉此翁,謀深氣勁。終始一節(jié),佑我三圣。
百戰(zhàn)之余,所料必勝。提師入援,敵詟威令。
疊盡良策,眾莫之聽。割地增幣,強鄰益橫。
萬里長城,恃為藩屏。倏嗟不祿,亂何有定。
旌旗無光,兵民凄哽。余烈昭昭,方求獨盛。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