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路山行即事十首 其五
雙牛只叟一橫犁,
白水青秧透面肥。
是處喜經連夜雨,
田家十口可無饑。
雙牛只叟一橫犁,
白水青秧透面肥。
是處喜經連夜雨,
田家十口可無饑。
一位老翁趕著兩頭牛拉著一張犁耕地,白水映襯著青嫩的秧苗,看上去格外茁壯。到處都慶幸經歷了連夜的降雨,農家十口人大概可以免受饑餓了。
叟:年老的男人。
透面肥:指秧苗看上去十分茁壯。
是處:到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山行途中,看到鄉村雨后農田的景象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以農耕為主,雨水對農作物生長至關重要,一場連夜雨能讓莊稼有好收成,解決農家的溫飽問題。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雨后農耕景象,展現雨水對莊稼的重要性。其突出特點是語言樸實,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生動反映了當時鄉村生活狀況。
百里平疇一望間,綠蕪盡處見青山。
孤云自在開仍合,白鳥群飛去復還。
竟日茶瓜留客坐,滿床圖史伴君閑。
攜醪許我問奇字,剝啄何妨屢扣關。
細雨出江城,潮回江正清。
未能捐俗累,不敢憚嚴程。
落日行人少,空山獨鳥鳴。
離愁似春草,觸處便能生。
我愛阮嗣宗,天懷達而放。
理觴墮沉冥,出語輒清曠。
駕言窮所之,途窮涕亦浪。
伊人已真契,誰謂失之蕩。
夷庚得神超,世以多岐喪。
鞅掌從王事,招邀愧主人。
彈琴秋葉落,聽雨夜床親。
歲月何妨紀,詩篇莫厭頻。
要令千載下,不但數姜秦。
逃空每喜足音聞,之子相逢真可人。
知友無非大父行,求君須向古人倫。
蠻煙傾蓋情如故,蜀繭題詩墨尚新。
文采風流百不俗,更余筆力挽千鈞。
昭代干戈戢,炎輝歷數長。蒼生久蘇息,寰海屢豐穰。
社稷基新命,朝廷舉舊章。太平周禮樂,垂拱舜衣裳。
拜壽先長樂,傳聲出未央。冕旒端黼座,儀物備明堂。
閶闔星辰外,旗常日月旁。天顏春穆穆,云物曉蒼蒼。
雪色殘??鵲,韶音雜鳳凰。嚴宸分羽衛,荒服走梯航。
人正今行夏,民心舊戴商。觀光環萬國,班朔首三陽。
列辟鑾聲噦,群工玉珮鏘。奉常陳雅奏,太史報殊祥。
於穆前朝盛,丕承奕世昌。版圖還大禹,風俗再陶唐。
已格無為治,猶懷不敢康。幾年修縟典,今日付吾皇。
所愿終寅畏,無忘每贊襄。明良相際會,長奉萬年觴。
遙想載酒客,時來從子云。
山高去天咫,日永惜陰分。
秋稼田畝接,夏弦閭里聞。
草堂無數出,猿鶴有移文。
君不見昔賢聲名渺云邊,追慕茫茫千百載。
東山遺墨不塵埃,南海碑辭尚光彩。
是公胸懷冰鏡清,當時玉署厭殘更。
惟余清夢到古寺,因為亭宇加修名。
亭邊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師六逸。
清音不斷山不磨,人間袞袞成今昔。
徃日中都朋黨興,賢者皆思御李膺。
元祐諫紙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
我聞膠西黃樓賓主列,賦就價喧君弟轍。
彼樓雖已陷幽都,名號猶為人記別。
將老尚逐食,相逢聊舉觴。
貧非原憲病,酒發次公狂。
未至世臣國,先登君子堂。
誰能更拘束,短發已滄浪。
鄧侯牽挽政難留,六十年來亦倦游。
至竟眼高無俗韻,不因人喚始回頭。
江湖白鳥緣應熟,塵土烏靴心少休。
可笑山翁癡未已,欲成吏隠更何由。
亟上疏封印,空馳會葬車。
山川渾不改,氣象比何如。
德行太常議,功名惇史書。
平生所薦士,豈復減嚴徐。
當年畫省與成均,聯璧看君親弟昆。
清世幾人兼五福,白頭相對備三尊。
朝班猶識尚書履,時論同推通德門。
早晚芝函趣歸騎,要令勛業照乾坤。
江湖此去水連空,萬賈連檣浩渺中。
帆影浸斜青草月,笛聲吹盡碧蘆風。
未論魏闕功名近,不與巴山氣象同。
更到臨平看輦路,沙堤十里軟塵紅。
鮮鮮眼中瑤,玉柱出珍抱。
吾家天萬里,識君恨不早。
攜來定雪兒,中膏非外槁。
不知何物尤,醉臉茲一掃。
平生珠為鄰,冰盤仗幽討。
或言比丹荔,同傳韓非老。
平生數任李,異質苦同調。
饑作一飽營,詞欲四裔照。
蟲魚慎勿箋,皇墳可敷奧。
我亦玩世者,畸言期久要。
斯人竟天游,出語仍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