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閨怨詞
朝憎鶯百囀,夜妒燕雙棲。
不慣經春別,誰知到曉啼。
珠箔籠寒月,紗窗背曉燈。
夜來巾上淚,一半是春冰。
關山征戍遠,閨閣別離難。
苦戰應憔悴,寒衣不要寬。
朝憎鶯百囀,夜妒燕雙棲。
不慣經春別,誰知到曉啼。
珠箔籠寒月,紗窗背曉燈。
夜來巾上淚,一半是春冰。
關山征戍遠,閨閣別離難。
苦戰應憔悴,寒衣不要寬。
早上憎惡黃鶯婉轉啼叫,夜里嫉妒燕子成雙棲息。不習慣在春天分別,誰知道會從夜里哭到破曉。珍珠簾子籠罩著寒月,紗窗背著拂曉的燈光。昨夜巾帕上的淚水,一半都結成了春冰。丈夫遠在關山征戰戍守,閨中女子忍受離別之苦。想到他苦戰定已憔悴,寄去的寒衣不要做寬。
囀:鳥婉轉地鳴叫。
珠箔:珍珠簾子。
征戍:出征守衛邊疆。
在古代,男子常出征戍邊,女子獨守空閨。此詩創作于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反映出征人妻子的閨怨。
主旨是寫閨中女子的離別之愁與對丈夫的關切。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女子心理。在文學史上,是反映閨怨題材的典型作品。
繩床不解雙足頑,藜杖易厭前庭慳。
茱萸顆小梅孕白,玳瑁文皺苔移斑。
一鐙左計坐北牖,萬騎縱獵思南山。
便呼滕六雨好雪,風卷平郊無賸葉。
鞚飛轉旋疾于鷹,箭勁弓鳴獸旁截。
芳醪鮮肉娛賓友,撾鼓掁弦催舞袖。
橫行未絕五原邊,不死終歸三輔右。
望南再拜稱君壽,愚臣豈解酬恩厚。
古來相際必風云,今日名王宜有后。
路入亂云堆,僧房四面開。
龜泉半泥滓,龍洞已塵埃。
潄竹渾忘醉,穿花浪費才。
何人題寶塔,千載仰崔嵬。
片水靜無塵,青山是四鄰。
上天如有意,此地著詩人。
吟得物俱盡,罰令生世貧。
因來尋古跡,只見石為麟。
兩任身為郡,里中如不知。
民歸清浄化,家似困窮時。
秦木凄秋韻,湘云結暮姿。
若無遺愛在,何得后人思。
羊角仙人在何許,江南杳靄蒼煙暮。
空余拳石在人間,至今指作神仙處。
當年館宇幻玲瓏,只今阻絕那能逢。
市上無非神仙輩,人心自隔蓬萊宮。
我來訪古思綿邈,月滿譙樓夜吹角。
神仙咫尺不可知,帝鄉汗漫何可期。
孰知苾??流,而能建安作。
燈檠味雋永,曾不帶葵藿。
已撞禪月鐘,請振普化鐸。
從伊啞羊呼,高厚中沃若。
苦海渺無涯,火宅常自焚。青衫不療饑,白首非工文。
勉策疲駑姿,舍己為人耘。造物真小兒,苦樂胡不均。
突如四月時,梅雨成炎蒸。安得玉燭調,一晦復一明。
中夜忽自悟,感慨若有神。有名汝不趨,有利汝不奔。
獨與迂闊友,卜鄰向東屯。燕坐想羲皇,浩歌發商聲。
床頭有濁醪,嘯詠聊自傾。又如苦旱中,一雨澗壑盈。
草木回春姿,萬象皆更新。君今東屯成,拙寢復幾興。
我亦側西流,草閣時共憑。長想千載上,依依耦耕人。
一錫出林去,風霜前路寒。
自言緣事了,方得此身安。
飄葉隨禪步,饑禽傍野餐。
舊房惟有佛,開著任人看。
此是名山第一宮,仙人何在獨遺蹤。
玲瓏兩洞通玄境,突兀一山為柱峰。
水泛紅云出幽谷,風吹蒼雪落長松。
何時覓得人間暇,徧踏煙嵐翠萬重。
萬疊云山踏雨來,白云依舊冒山隈。
尊罍罄盡客懷惡,衣屨沾濡僧意猜。
默坐香爐煙起伏,喜聞靈洞石崔嵬。
五更清磬丁東響,參斗橫空天四開。
慇懃慈母手中線,縫作行人身上衣。
待換青衫朝日去,誰知白帽帶星歸。
別時早覺終天訣,底事能堪跬步違。
一路顯親須努力,九原荒草恨依依。
乃翁學海深無底,材如莫耶淬清水。天教乞與玉麒麟,拍手歡呼為公喜。
雪峰千丈玉嶙峋,玻璃之江浸秋旻。可憐秀氣無著處,都為此子融精神。
昨夜使星光耿耿,旁邊卻有庚星影。起來瑞靄迷綺筵,玉果犀錢試湯餠。
乃翁著書身為臞,私稿自有一石渠。行看一日誦千紙,不必更讀他人書。
乃翁勛名已如許,如何免得洪鈞府。請更撰成經國譜,付與郎君踵前武。
月色夜逾浄,虛庭當我前。
風裳變白玉,何煩佩褊褼。
曼倩去已久,誰同醉陶然。
空懷依隠心,三叫芙蕖邊。
龍泉伴太阿,潛伏知幾秋。
光氣不容揜,夜夜沖斗牛。
一朝掘青苔,雙龍獲兼收。
拭以華陰土,百神見之愁。
若使無張雷,恐非劍所羞。
原子何所得,所得在養心。
澹然處窮閻,蓬蒿絕車音。
結駟者誰子,排門愿同襟。
乃知能辯者,于道未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