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蔣大鴻
幾社存耆舊,飄零早白頭。
詩名追歷下,文體法弇州。
閱世才應斂,全身志未酬。
因茲余涕淚,不肯話封侯。
幾社存耆舊,飄零早白頭。
詩名追歷下,文體法弇州。
閱世才應斂,全身志未酬。
因茲余涕淚,不肯話封侯。
幾社中還留存著像您這樣的老輩,過早地漂泊在外頭發就已變白。您的詩名可與歷下派相媲美,文章風格效法弇州。經歷世事您收起了才華,保全自身但志向卻未能實現。因此我不禁流下眼淚,不愿再談論封侯之事。
幾社:明末的一個文學社團。
耆舊:年高而久負聲望的人。
歷下:指明代“后七子”中的李攀龍,他是歷下(今山東濟南)人。
文體:文章風格。
弇州:指明代“后七子”中的王世貞,他號弇州山人。
閱世:經歷世事。
全身:保全自身。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幾社是明末重要的文學社團,在當時有一定影響力。明朝滅亡后,幾社成員命運多舛。詩人可能是看到蔣大鴻這樣的幾社老輩人物雖有才華卻命運坎坷、壯志未酬,從而創作此詩表達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蔣大鴻的贊賞與同情。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反映了明末清初文人的境遇和情感,具有一定的時代價值。
不到濂溪上,誰知花正開。
清臨明月浦,美映九蓮臺。
過雨看逾好,無風香亦來。
眷茲君子德,日暮更銜杯。
春光黯淡別離天,海燕依依劇可憐。臨發縑緗重檢點,莫教鴻爪落人前。
為愛梅花手自鋤,十年妝閣當詩廬。不知今夜寒窗月,又照何人夜讀書。
爍爍清光,低映眉山,桃花是名。慣深遮團扇,背燈角睞,潛回落月,對影斜凝。歡定含嬌,醉還送悄,懊恨難禁玉筋零。無人處,把鴛巾輕拭,裝出多情。
日長何事瞢騰。憑案疊殘編展未曾。喜才臨碧澗,盈盈秋水,乍開青鏡。閃閃春星。吟倦窗前,繡慵樓上,瞥見歸舟帶笑迎。風流樣,怕端溪鴝鵒,輸與精瑩。
平麓蟠崇阜,
云潭結澗阿。
鏡光涵鐵冷,
溜響噴珠多。
秘識龍藏穴,
深疑蜃蛻窩。
農田望霖雨,
于此乞恩波。
靈巖寺里賦新詩,
千騎東方星斗隨。
漢月頗窺三觀石,
秦云多掛五松枝。
燕齊有客談仙訣,
禽尚何年住岳期。
攬轡西風應奏草,
玉皇宮闕待親祠。
金屋香吹粉黛香,夜寒高碧見河梁。雙星不向人間照,冷盡梨花白玉床。
脈脈深宮桂殿涼,阿嬌金屋夜飛霜。千金莫買相如賦,白首文君怨已長。
先生力學自誠明,
忠信今知蠻貊行。
憶昔韓蘇兩仙伯,
海成冬市況融晴。
籠中鸚鵡太憨生,
紅豆拋殘舌本輕。
不誦心經修福慧,
但聞簾底罵人聲。
野渡茫無際
江心劇有情
酒樓鐙影淡
魚艇水聲輕
月向船頭落
云從樹杪生
旅愁消已盡
綠蟻不須傾
吳王雞壇雄,崛起樹赤幟。
學術雖非淳,才氣岸然異。
里人興義兵,共推季子智。
攘臂事從戎,空拳當鐵騎。
始愿豈捐軀,臨危勇就義。
頭顱姜竿懸,巾幘儼未墜!
生乎苦好名,一死庶無愧!
擬將心意學玄宗,妙用縱橫觸處通。捩轉個中關捩子,休論南北與西東。
或有恐怖或斷疑,雙明一句絕針錐。于茲切莫生欣厭,覿面還須眼似眉。
眾生病故維摩病,妙見全提越我人。既了病源無個事,何如示現宰官身。
誑楚言降樂受烹
重圍得脫漢基成
論封無爵死無傳
幸有唐碑為發明
一樹葳蕤藹素云,水邊林畔不勝春。周家舊愛蓮花好,添著梅花清十分。
瀟灑清姿玉雪寒,莫教橫笛近闌干。金樽檀板難相稱,正好江陰道院看。
將軍破趙處
頹廟依荒山
伏臘幾人往
旌旗到死閒
碑橫秋澗草
路入土門關
過客空詞賦
干戈有愧顏
甌江煙定浪初回,
飲趁西風一棹開。
十尺布帆懸未穩,
青山斜壓短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