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四十四首 其三十五
河目海口,釘觜鏡舌。
雞宿鳳巢,素非其鴨。
直饒啐啄同時,未免當頭一劄。
河目海口,釘觜鏡舌。
雞宿鳳巢,素非其鴨。
直饒啐啄同時,未免當頭一劄。
有著河目海口般的容貌,長著釘觜鏡舌般的口才。雞棲息在鳳凰的巢穴,本來就不是同類。就算啐啄同時恰到好處,也難免會被當頭一擊。
河目海口:形容相貌奇特,舊時認為是帝王圣賢的貴相。
釘觜鏡舌:形容嘴硬、言辭尖利。
啐啄同時:禪宗用語,指母雞孵卵,小雞將出時以嘴吮卵殼為“啐”,母雞同時啄殼為“啄”,比喻機緣相投或兩相吻合。
劄:同“扎”,這里指打擊、警醒
這是宋代僧人釋法泰所作的禪詩。宋代禪宗發展興盛,禪僧們常以詩歌來表達禪理、啟發世人。此詩可能是作者在日常修行或講法過程中,針對一些不契合禪理、盲目追求形式的現象而創作,以警醒眾人。
這首詩主旨是傳達禪理,批判不匹配、盲目追求表面契合的現象。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對比來表達抽象的禪意。在禪詩文學中,它以獨特的視角和直白的語言,為后世理解宋代禪宗思想提供了素材。
燈火如星幟若云,眼中螻蟻尚紛紛。
三申平日嚴師律,一戰明朝掃寇氛。
背水宜排韓信陣,撼山難犯岳家軍。
料他破膽將宵遁,班馬聲喧徹夜聞。
楚州秋色在城西,千樹梧桐晚雉齊。
亂后自余明月好,霜前仍有子規啼。
連山送客悲芳草,向晦齋心對碧溪。
十笏一軒書萬帙,蒼云深隱鳳雛棲。
寒宵寄到平安字,心頭一寸添離思。
蘿月黯孤燈,個人眠未曾。
小鬟偷眼顧,指與娘行誤。
不看字平安,奈何閑處看。
晚出仙霞嶺,平原豁故關。
石窮千里徑,云失萬重山。
漸喜鄉音似,遙知兒輩歡。
不緣懷里社,倦翼未須還。
為國為民運此心,
果符虔禱獲豐榮。
時清道泰封疆闊,
合國歡呼賀太平。
秋氣忽不解,起歌還側身。
遠思西湖水,高映胥山人。
飛雀少年劍,釣魚公子綸。
浙潮今正好,急送梅花春。
江南憶,最憶是青溪。
柳色斷橋雙燕子,杏花春水小船兒。
三月踏青時。
悄然孤松夜,不起虛堂聲。
凄從主人心,飆籟含瓊鳴。
空濤洗白月,天地呈漻清。
有言不為秋,焉能爽神明。
有文不為金,焉能鏗華英。
君子壁四陲,永世刊俗情。
鐙光艷紅花,波浪沄沄生。
素琴雖未張,可以聽和平。
昨夜三更斗柄旋,
東風催放百花鮮。
飛來峰下溶新綠,
流得春光到外邊。
故人憐久別,握手慰生平。
短劍三江釣,扁舟萬古情。
窗前飄木葉,沙際落鴻聲。
且醉壚頭酒,何如阮步兵。
花臉送愁和露泣,
鶯聲傳恨向人嬌。
別情遠去尤難割,
相送不須離畫橋。
逶迤桃李徑,駘蕩自陽春。祭酒門如水,江干雨似塵。苔生陶甓潤,花發董帷新。何事登封日,猶閒禮樂臣。
玄亭耽寂寞,春雨碧氤氳。竹凈軒窗色,蘭滋幾席芬。人倫郭有道,時命李將軍。莫便營東墅,蒼生孰舍君。
川原積歲阻交情,佳客常思置驛迎。花縣論心尊俎樂,竹宮識面歲時驚。久知書作征南癖,更覺詩同東野清。卻斂櫜鞬真退舍,君才屹立五言城。
興來躡履便追隨,共約乘風汗漫期。述作正須陶令手,利名不上紫芝眉。名高似斗誰能挹,量大如淵不可窺。老去故交今絕少,高情傾蓋樂新知。
白日昭昭寖已馳,蘆中窮士欲何之。吹簫乞食尋常事,記取吳師入楚時。
儒冠一著誤生平,多謝楊生示儆情。若使逃儒還入墨,此中岐路本分明。
李生大隱在朝市,醇酒美人寄所思。醉夢不忘金齒履,如霜白足想當時。
間行近郭遣無聊,云物稀疏漾柳條。
隔浦歸帆輕帶雨,小橋流水暗通潮。
巖前瀑響飛晴雪,煙里歌聲出晚樵。
最愛夕陽溪畔路,滿村紅葉落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