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松吹書堂作呈堇浦翰林
悄然孤松夜,不起虛堂聲。
凄從主人心,飆籟含瓊鳴。
空濤洗白月,天地呈漻清。
有言不為秋,焉能爽神明。
有文不為金,焉能鏗華英。
君子壁四陲,永世刊俗情。
鐙光艷紅花,波浪沄沄生。
素琴雖未張,可以聽和平。
悄然孤松夜,不起虛堂聲。
凄從主人心,飆籟含瓊鳴。
空濤洗白月,天地呈漻清。
有言不為秋,焉能爽神明。
有文不為金,焉能鏗華英。
君子壁四陲,永世刊俗情。
鐙光艷紅花,波浪沄沄生。
素琴雖未張,可以聽和平。
在寂靜的秋夜,孤松默默佇立,虛堂中沒有一絲聲響。那凄清之感從主人心中涌起,風聲如瓊玉鳴響。空蕩的松濤洗凈了明月,天地呈現出一片清澈寂寥。若言語不是為了應和秋意,怎能讓精神清爽?若文章不是為了追求美好,怎能發出華麗的聲音。君子如同壁壘般堅守四方,永遠摒棄世俗之情。燈光映照出艷麗的紅花,似有波浪緩緩涌動。素琴雖未彈奏,卻仿佛能聽到平和之音。
悄然:寂靜的樣子。
虛堂:高大的廳堂。
飆籟:風聲。瓊鳴:像美玉撞擊的聲音。
漻清:清澈寂寥。
鏗華英:發出華麗的聲音。
壁四陲:像壁壘一樣堅守四方。
刊:除去。
沄沄:水流涌動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寧靜的秋夜,詩人在書堂中,受秋夜氛圍感染,有感而發,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高雅品質和精神境界的追求,摒棄世俗。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優美,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增強感染力,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鉅平作宰,是貴是欽。弓旌仍招,嘉命胥尋。
鸞鳳養儀,戢翼幽林。未附雅調,以和韶音。
鉅平遐逝,厲志彌深。肅肅京司,清風裁邁。
乃延群彥,龍集鳳會。亦既斯降,萬里有賴。
聲發響應,好結傾蓋。
陽明連絡四支中,胃氣由來處處通。但使黃婆能飽飯,客邪端的不須攻。
冷暖平生既自知,是中無病欲誰醫。但思寒熱從何得,未用長吟譴鬼詩。
敵犯東南夜壘驚,卻防西北有奇兵。將軍堅臥鼻雷吼,七國崢嶸次第平。
戰鼓津沽急,煙塵京輦頻。傳聞圍客館,無故戳行人。召怒西鄰責,興兵萬國屯。驚聞燒炮壘,烽火上星辰。
聞說初宣戰,廷爭亦有人。裂麻經圣主,折檻有良臣。竟作茅焦戳,偏從延廣倫。豈聞十常侍,攘外用黃巾。
太陰黑霾日,大角氣纏兵。玉柱驚天折,金甌碎地輕。戈船橫渤海,蛇豕斗幽并。不忍看沽水,血流千里平。
鐵道聞燒斷,神京最擾攘。大臥鞭血泣,都統闔門殃。公府焚成燼,郎官餓倚墻。禁軍稱武衛,盜賊爾倡狂。
藩鎮蒙恩澤,旌旄久寵榮。南疆托保境,北闕孰稱兵。討賊無單騎,勤王不好名。但聞興黨獄,何以對王明。
中旨紛紛下,紅巾獎義民。兜鍪戒胡服,槍炮復華人。白簡慘遭戳,黃天詡有神。真成一敵八,舊黨計何新。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
驪山笑烽火,廟社泣灰塵。黃屋傳西幸,蕭關又北巡。珊鞭遺御馬,紅袖泣宮嬪。腸斷淋鈴雨,凄涼夜走秦。
五臺山縹緲,七佛地清涼。云豁金銀闕,天開安樂鄉。壯圖思圣祖,巡狩痛今皇。行在無消息,看云但黯傷。
龍樓旋繫馬,鸞掖且觀兵。金鳳成灰燼,銅駝臥棘荊。飄零周雅樂,蕪沒漢公卿。文物千年盛,繁華一旦傾。
上相和戎出,聯軍壓境雄。首應函侂胄,師合質蕭同。帝座星同戴,神州日再中。人心繫天意,號泣訴蒼窮。
兩年奉衣帶,萬里走寰瀛。攬鬢空傷老,勤王恨未成。喪元泣先軫,迎駕出麻城。日盼紅旗報,盈盈老淚橫。
綠遍檳榔樹,紅開皂角枝。山云飛浩浩,海雨聽離離。絕島悲魚鱉,秋風怨鼓鼙。夜深故國夢,兩載月明時。
三分春色,十分官事,令人孤負芳菲。歌燕簧鶯,語花舞柳,園林好處誰知。
還憶舊游時。對海棠駐馬,紅藥題詩。一別東君,回顧又是隔年期。
相思遠在天涯。鎮海填恨臆,山鎖愁眉。杜宇能言,鷓鴣有淚,慢勞蝴蝶于飛。
景與少年宜。把榆分新火,香透羅衣。風月常存,雙魚報道早來歸。
扁舟出橫塘,直度彩云橋。
治平忽在眼,雙松見高標。
開筵照湖水,放歌凌紫霄。
諸賢各有適,局戲爭盧梟。
揚帆指歸路,斷鳥暮天遙。
倚篷有馀興,明月不待招。
暫止澆花雨復鳴,兩花中著幾先生。
逢場熱鬧觀無相,欲語嬌嬈似有情。
君子比公蓮茂叔,隱淪學我菊淵明。
淺紅看過深黃看,豈但區區愛節名。
紅蓮艷艷碧蓮開,
風細馀香遠近來。
藕大如船花十丈,
結窩何必問蓬萊。
熒熒女莖枝,歲寒難自好。昔為甘鞠花,今作苦薏草。
餌君金精花,能令發不白。祗恐相見時,恩情非夙昔。
妾為水中蘋,君作水中藻。一浮與一沈,花葉難相保。
日南汗如漿,日北纊如霜。天既有寒燠,人豈無炎涼。
與歡百年期,纏綿無已時。在木為女蘿,在草為兔絲。
含煙帶露已經秋,
顆顆通紅氣味周。
突出眼睛開口笑,
這回不戀舊枝頭。
物物由來根太極,
等閒那得識其真。
浮生三十端虛度,
擾擾俱為夢里人。
恨我心何忍,拋離白發親。
一年春又盡,猶作未歸人。
拍船白浪何太急,來依古閣傍孤城。
驕風狂雨三江晚,畫棟朱簾一榻輕。
云氣尊前寬酒力,灘聲枕上笑塵纓。
起看檻外西山雪,無數峰巒玉削成。
湖玉幻山濁界,羞將遮肉眼,清都贏得破天顏。
公收點墨輕丸玫,燠館涼臺侑詩酒。
肆觀群有抱寒根,似我身心退閑后。
弘道興化,實在良守。
悠悠建平,皇澤未流。
朝選于眾,乃子之授。
南荊注望,心乎克副。
城破身難辱。周夫人、中堂危坐,放聲而哭。查氏家應隨國滅,三世同居此屋。列坐者、齊聲相囑。張母黃姑明大義,嘆廉姬、有母能兼勖。誓殉此、一巢覆。
登堂三女嚴裝束。剪香云藏之羅袖,年俱十六。小妹垂髫齡十二,就義心情尤篤。也不必、珍珠淚匊,未死身回情轉迫,向梁間、舉首如飛鵠。死易耳、瞑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