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晁單州詩六首 其二
材杰知心似合符,不違顏氏亦如愚。
文章偏我不得力,懷抱與君非有殊。
龜手但知能澼絖,緯蕭何意得驪珠。
自攜如意樽前舞,曲盡歌長缺酒壺。
材杰知心似合符,不違顏氏亦如愚。
文章偏我不得力,懷抱與君非有殊。
龜手但知能澼絖,緯蕭何意得驪珠。
自攜如意樽前舞,曲盡歌長缺酒壺。
才華杰出者知心就像符契相合,不違背圣人教誨看似愚鈍卻有大智。文章方面偏偏我難以有所成就,心中的抱負與你并無不同。就像那會防止手凍裂只知漂洗絲絮的人,哪能想到像緯蕭者那樣得到驪珠。我獨自拿著如意在酒樽前起舞,曲終歌罷卻遺憾缺少酒壺。
合符:古代以竹木或金石為符,上刻文字,剖而為二,各執其一,合之為證。這里比喻知心契合。
不違顏氏亦如愚:顏氏指顏回,孔子稱贊顏回不違背自己的教誨,看似愚笨實則聰慧。
龜手:皮膚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澼絖:漂洗絲絮。
緯蕭:用蒿草編簾子。驪珠: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比喻珍貴的東西。
如意:一種器物,頭呈靈芝或云形,柄微曲,供賞玩。
由于“晁單州”具體信息不明,較難確切知曉創作的具體時間和詳細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與晁單州交往過程中,有感于自身的才華境遇和與友人的情誼而創作,當時詩人或許在文學創作或人生追求上遭遇挫折。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文學創作風格。
曾謂東風意向偏,也從僻處放春妍。
山山長草青無間,樹樹成陰綠不專。
黠獸幽居疑辟地,俊禽高舉欲登天。
物情不一吾何擇,出處升沉任自然。
籍甚江西汝水頭,功名驅作嶺南游。
當機筆易千人陣,得意詩輕萬戶侯。
炫晝江山供泛愛,酣冬風雨送牢愁。
腳皸莫患無堪軟,四海多情涂柳州。
游子何時返,家山萬里余。
望云愁思切,對月賞心疏。
相嚴煩龜卜,頻逢絕雁書。
浮名在京國,系我欲如何。
吾教落南無祖師,問誰傳得祖師衣。
淵明抵掌今誠是,伯玉搖頭昨似非。
相謝十州風月去,自擔千古圣賢歸。
歸囊道價重于利,未必轑羹不下機。
試出希夷手,偷傳混沌機。
不容天地遁,可使鬼神歸。
為我推奇偶,從今驗是非。
萬猶失其一,卻更問麻衣。
國初天下一文公,子豈他楊未襲封。
大地江山資本領,長天風雨發機鋒。
齊門不分輕彈瑟,魯廟何當細奏鏞。
未有可分和氣處,薰然煦甚自喬松。
江灣一轉一重山,自入江來幾轉灣。
檄到如風心倥傯,船行似箭眼斕斑。
三場題目那容緩,一切工夫未得閑。
夾岸青峰可相約,黃花前后待吾還。
廼翁窮古學,之子廣家聲。
頭不容高枕,心無外短檠。
床頭周易熟,角上漢書精。
更得賢師友,終當大有成。
眷此良月,生此良臣。
金礦玉璞,質氣天貞。
靜以牧身,與吾德為仁。
動以牧人,與吾民為春。
彼蠢者民,視自吾身。
彼穹者旻,聽自吾民。
不求自應,不召自臻。
乃齒乃發,斯松斯椿。
山向南逾禿,江歸下轉清。
鳥那容久立,魚不及潛行。
云外雁機動,沙頭鷺意萌。
信為吾道計,切忌太分明。
清風撲袂冷颼颼,吹到盤山最上頭。
石室少開嫌俗看,蓮花時落任僧收。
銅人閱世幾寒暑,木客嘲風誰唱酬。
故老相傳半疑信,粥盂茶碗慰吾游。
位嫌旁見逼,權忌暗相侵。
李下無留跡,松間可寄音。
不平風吊古,無頼雨傷今。
盡數歸君律,隨機寫此心。
受命鐘材不已涼,未論道德與文章。
晚謀事事成迂叟,羈跡年年是漫郎。
銳意向前旋磨蟻,灰心求退觸藩羊。
車中幸有司南柄,試與迷途指大方。
盤盤胸次五車書,凜凜朝端烈丈夫。
詭道至前無肯可,危言及上有都俞。
熊羆聲撼據關虎,鷹隼氣吞憑社狐。
遺直莫容遺愛在,王公名字與湖俱。
前廳長貯馬,后閣久盛薪。
豈料廢臺沼,猶留延幕賓。
壁蟲悲往事,巢燕笑來人。
便過十年后,如今跡又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