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盤嶺
野田棄疲驢,七里陟修嶺。
負手石路間,數盤歷幽靚。
山椒得微亭,行者喘初定。
歸樵望鴉巢,暮色失山影。
轉嶺稍就平,縮足遵微徑。
蒼蒼寺門松,鐘聲不出頂。
野田棄疲驢,七里陟修嶺。
負手石路間,數盤歷幽靚。
山椒得微亭,行者喘初定。
歸樵望鴉巢,暮色失山影。
轉嶺稍就平,縮足遵微徑。
蒼蒼寺門松,鐘聲不出頂。
野地里丟棄著疲憊的驢子,我費力地攀登七里長的高峻山嶺。雙手背在身后走在石路上,繞著山路轉了好幾圈,歷經幽靜之地。到了山頂有一座小亭子,趕路的人剛喘勻了氣。歸來的樵夫望著鴉巢,暮色漸濃,山巒的影子也模糊了。轉過山嶺地勢漸漸平坦,我小心翼翼沿著小路前行。那寺門前蒼松郁郁,鐘聲仿佛在山頂內回蕩,傳不出來。
陟:攀登。修嶺:長嶺。
負手:背著手。
數盤:繞著山路轉了好幾圈。幽靚:幽靜。
山椒:山頂。
縮足:小心翼翼的樣子。遵:沿著。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登山情景來看,可能是詩人在旅途中經過天盤嶺時所作,在登山過程中感受到山間的景色與氛圍,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攀登天盤嶺的所見所感,以細膩筆觸展現山間暮景。其主旨在于呈現旅途的艱辛與山間的寧靜。詩中自然質樸的描寫,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在文學上為描繪旅途風光的佳作。
郎君向行在,海岱暮云深。王謝金貂系,班揚翰墨林。應為洛下詠,莫作越人吟。父子知名后,眉山直至今。
小盤承露凈鉛華,玉露依稀染碧霞。弱質幽姿娛我老,傍人籬落蔓秋花。
亂離仍再歲,未敢有吾廬。林下休官久,草間求活初。跡雖寄戎旅,心已混樵漁。吉語來何晚,將軍□素書。
智門蓮花,趙州庭柏。不用低頭,思量難得。
黃州故事今何在,漢水東流尚未窮。一世英雄爭赤壁,百年風月屬坡翁。吹簫俊發龍吟后,作賦才豪鶴夢中。二客從游雪堂夜,丹青猶與昔時同。
衣冠是處故人,不如一吳國倫。七品十年不賤,千金片語那貧。
韓江二月春,客路倍精神。尺一鳳鸞檄,東南社稷身。自盟酬圣主,誰肯負勞臣。去去滇池上,無煩憶海濱。
沄沄西江水,送我沙邊舟。當時送行客,勉我無久留。晤言宛如昨,庭葉忽再秋。人生寸心違,何以消吾憂。
茗眼窺愁,燈唇喚夢,邀集鷗侶。按拍尋聲,分題刻燭,斟酌閑宮羽。傷高危涕,握蘭芳思,且共玉尊深訴。盡拋殘、鴛箋麝墨,四座競傳新句。詞場跌宕,風塵澒洞,驚認鬢絲非故。荊棘移駝,樓臺幻蜃,舉目成今古。金荃緒墜,紫霞譜佚,凄換十三箏柱。但珍重、霜花俊賞,素弦自撫。
鐵騎橫行鐵嶺頭,西看邏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將飲馬,黃河不用更防秋。
九江峙廬岳,盤回幾許深。絕壁倚霄漢,濺瀑直千尋。颼飗松風至,髣髴蒼龍吟。疊石挺瓊樹,飛樓起危岑。流沫灑虛闌,長歌響澗陰。云深草木潤,風度煙景沈。何來暫停轡,于焉散煩襟。余以罹塵鞅,未得諧夙心。能知此中意,奚事方外尋。良圖為爾襲,比勝雙奇琛。
每愛登臨趁雨晴,涼生襟袂晚風清。草鋪平野重祠綠,水引斜陽一線明。殘柳斷碑興廢地,淡煙啼鳥古今情。繁華消盡市朝變,花落月明空水聲。
作宦繁華地,甘為清苦人。帶寬綿布重,飯糲菜羹純。用法宜風俗,詳刑質鬼神。此行天下賀,玉陛舞祥麟。
舊業如煙散,潮生夢幾回。昔人今已矣,我輩復何哉。日色云邊落,江聲天際來。登樓憑眺處,胸次一時開。
青陽布時序,游子戒晨裝。崎嶇越鄉郡,迤邐登我堂。感舊一揮涕,相視鬢逾蒼。念昔縈微祿,相遇天一方。風濤起奄忽,章水鯨鯢揚。削地誅晁錯,系獄悲鄒陽。戢羽還故棲,仰視天茫茫。昏霾一朝解,日月回精光。天人盡紓憤,豈伊私愿償。子獨秉高義,意氣相激昂。涓辰集朋舊,壺榼宴山莊。人生適意耳,此會安可常。冥鴻謝矰繳,去去天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