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兩河兵合盡紅巾,豈有桃源可避秦。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荷翻太液非前日,花落蕃禧又暮春。莫上高樓望西北,遠山猶學捧心顰。
翠柳無枝拂御堤,風來閶闔更凄凄。玉籠別主鴛鴦拆,金井啼秋絡緯齊。
水上拾紅韓氏女,窗間織素竇家妻。傷心又送韶華去,直似黃河不向西。
悵望知音阻漢皋,海門秋水欲成濤。鷓鴣未肯隨胡雁,燕子長教辟伯勞。
錦繡莫酬青玉案,琵琶空續紫檀槽。可堪獨閉簾櫳坐,花影鋪階月正高。
兩河兵合盡紅巾,豈有桃源可避秦。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荷翻太液非前日,花落蕃禧又暮春。莫上高樓望西北,遠山猶學捧心顰。
翠柳無枝拂御堤,風來閶闔更凄凄。玉籠別主鴛鴦拆,金井啼秋絡緯齊。
水上拾紅韓氏女,窗間織素竇家妻。傷心又送韶華去,直似黃河不向西。
悵望知音阻漢皋,海門秋水欲成濤。鷓鴣未肯隨胡雁,燕子長教辟伯勞。
錦繡莫酬青玉案,琵琶空續紫檀槽。可堪獨閉簾櫳坐,花影鋪階月正高。
兩河地區兵合一處,起義者皆裹紅巾,哪還有像桃花源那樣的地方可以躲避戰亂。馬上穿著短衣的多是楚地之人,城中梳著高髻的大半是淮地百姓。太液池中的荷葉已非往昔那般繁茂,蕃禧殿外落花繽紛又到了暮春時節。不要登上高樓眺望西北方向,遠處的山巒好似美人捧心皺眉。翠綠的柳樹已無枝條拂動御堤,風從宮門吹來更覺凄涼。玉籠中的鴛鴦被迫與主人分離,金井旁紡織娘在秋夜齊鳴。水上有像韓氏女那樣拾紅的女子,窗間有似竇家妻一樣織布的婦人。傷心地看著又一年的美好時光逝去,就像黃河水不會向西流淌。惆悵地盼望知音,卻被漢水之岸阻隔,海門的秋水快要涌起波濤。鷓鴣不肯跟隨胡雁南飛,燕子總是躲避著伯勞鳥。即便有錦繡也難以酬謝那如青玉案般的深情,琵琶空彈也只是延續著紫檀琴槽的寂寞。怎能忍受獨自緊閉著窗戶坐著,花影鋪滿臺階,月光正亮。
兩河:宋時指河北、河東地區。紅巾:指起義軍。
桃源可避秦:用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桃花源人避秦亂的典故。
楚客:泛指南方人。
高髻: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淮人:指淮河流域的人。
太液:太液池,在皇宮中。
蕃禧:宮殿名。
捧心顰:用西施捧心皺眉的典故。
閶闔:宮門。
玉籠:指鳥籠。鴛鴦拆:比喻夫妻分離。
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絡緯:即紡織娘。
水上拾紅韓氏女:用唐代韓氏女在御溝拾紅葉題詩的典故。
窗間織素竇家妻:用竇滔妻蘇蕙織錦回文詩的典故。
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漢皋:山名,在湖北襄陽西北。
鷓鴣:鳥名,性畏霜露,秋深則南飛。胡雁:指北方的大雁。
伯勞:鳥名,生性兇猛。
錦繡莫酬青玉案:用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的典故。
紫檀槽:琵琶上用紫檀木做的弦槽。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處于戰亂時期,兩河地區起義軍興起,社會動蕩不安。詩人目睹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社會的衰敗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時局的憂慮和對人民的同情。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亂給社會和人民帶來的痛苦,突出特點是運用眾多典故和意象,營造出凄涼的意境。在文學史上,它以細膩的情感和精湛的藝術手法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瘦盡鞭絲春影,猶向西風舞。夜槽空齧,酸嘶警愁旅。臨老怯上征途,暇來偶系殘椿,管枯思苦。意無緒。
應念前塵游俊,披圖嘆遭遇,盛時英物,輕蹄躪花雨。黯淡金勒無人,有誰飛鞚青郊,共尋春去。
可憐萍梗飄浮客,
自嘆匏瓜老病身。
從此空齋掛塵榻,
不知重掃待何人。
滿城風雨菊開殘,
過盡重陽客未還。
今夕雨窗同話處,
得疑剪燭在巴山。
古人用功處,
步步最縝密。
胡爾大闊疏,
踐履無其實。
梧桐金井是誰家,
蘆葦荒城起暮笳。
密葉不知微雨過,
長空又送夕陽斜。
誰能林臥看無始,
自信天游樂有涯。
何事桃源人不到,
洞門終歲鎖丹霞。
朔云邊雪滿燕關,明日驅車渡遠山。
花館不辭春酒醉,旅庭誰問暮煙寒。
百年際會青霄上,一日開陳紫禁間。
何處讀書寄朋舊,曲江花發錦斕斑。
舉世悠悠,何妨任、流行坎止。算是處、鮮魚羹飯,吃來都美。暇日扁舟清霅上,倦時一枕薰風里。試回頭、堆案省文書,徒勞爾。
南浦路,東溪水。離索恨,飄零意。況星星鬢影,近來如此。萬事盡由天倒斷,三才自有人撐抵。但多吟、康節醉中詩,頻相寄。
方看竹馬戲,已作薤露歌。哀哉天喪予,老淚如傾河。
玉雪色可愛,金石聲更清。孰知摧輪早,跬步不可行。
念汝雖孩童,氣已負山岳。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他年駟馬車,謂可高吾門。只今關心處,政在青楓根。
糊涂不成書,把筆意甚喜。舉頭見爺笑,持付三四紙。
笑揖索酒罷,高吟關關鳩。至今此篇詩,狼籍在床頭。
汝父誠有罪,汝母孝且慈。獨不為母計,倉皇去何之。
淚盡眼欲枯,痛深腸已絕。汝方游浩蕩,萬里挾雄鐵。
中堂與曲室,聞汝啼哭聲。汝父與汝母,何處可坐行。
從人索蓮花,手持雙白羽。蓮花不可見,蓮子心獨苦。
足音答答來,多在雪樓下。尚憶附爺耳,指問壁間畫。
我痛須自排,汝癡故難忘。何時篆岡竹,重來看眉藏。
昨宵北窗下,不敢高聲語。悲深意顛倒,尚疑驚著汝。
世無扁和手,遺恨歸砭劑。嗟誰使之然,刻舟寧復記。
百年風雨過,達者齊殤彭。嗟我反不如,其下不及情。
萬物自有功,
當言用極處。
事存函蓋合,
理應箭鋒柱。
鸞生十子九子瑖。
一子不瑖關中亂。
行不得哥哥,苦竹叢深暮雨多。
平平中道人所行,莫是哥哥行偏頗。
道傍自古多荊棘,所以哥哥行不得。
翁山山上八泉流,
第一甘泉居上頭。
汝字甘泉冠諸弟,
要從文簡溯尼丘。
春深柳徑接桃蹊,
那得驕嘶出大堤。
千里如聞誇捷足,
九衢空憶踏香泥。
檐前常系青絲鞚,
樓外時翻碧玉蹄。
試聽清聲想瓊佩,
晚妝人倚畫欄西。
采芳入南陌,
陌上何所有。
江蘺扈薜芷,
微薰度隴畝。
青春忽受謝,
迢迢蔽稂莠。
薄采不盈掬,
早落他人后。
遲莫勿復恤,
但感因循久。
長安傾蓋荷先知,
投贈今宵剩有詩。
水國山晴舟去遠,
春明花早燕歸遲。
坐殘曙漏猶高詠,
數過韶華滯去期。
最是玉河堤畔柳,
依依偏向別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