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秉之
歲歲重陽送異葩,楊妃西子斗橫斜。今朝獨到東籬下,含淚無言對菊花。
歲歲元宵興倍增,羊皮魚枕各分明。繚絲新出滇南樣,獨惜伊人見未曾。
歲歲春山得共游,藍輿軋軋兩夷猶。如今不用登臨去,花落花開獨自愁。
常時見月倍相思,海北天南會有期。今日舉杯還向月,不知何日是歸時。
月下花前每舉觴,分題押韻兩相當。如今風物依然好,不見來書細作行。
敗葦蕭蕭古岸頭,垂楊兩岸送行舟。夕陽衰草荒郊外,爭使行人不淚流。
每到塘橋月色昏,兩燈扶幼自應門。如今怕向西州路,舟過楊林淚暗吞。
歲歲重陽送異葩,楊妃西子斗橫斜。今朝獨到東籬下,含淚無言對菊花。
歲歲元宵興倍增,羊皮魚枕各分明。繚絲新出滇南樣,獨惜伊人見未曾。
歲歲春山得共游,藍輿軋軋兩夷猶。如今不用登臨去,花落花開獨自愁。
常時見月倍相思,海北天南會有期。今日舉杯還向月,不知何日是歸時。
月下花前每舉觴,分題押韻兩相當。如今風物依然好,不見來書細作行。
敗葦蕭蕭古岸頭,垂楊兩岸送行舟。夕陽衰草荒郊外,爭使行人不淚流。
每到塘橋月色昏,兩燈扶幼自應門。如今怕向西州路,舟過楊林淚暗吞。
每年重陽都送奇異花卉,像楊貴妃與西施般姿態各異。如今獨自來到東籬下,含淚默默面對菊花。每年元宵興致倍增,羊皮燈、魚枕燈各有特色。新出的滇南繚絲樣式,只可惜你未曾見過。每年春天都能一同游山,兩人乘坐竹轎緩緩前行。如今不用登山游玩,花開花落獨自憂愁。平時見月格外相思,相信天南地北終會相聚。如今舉杯再對著月亮,不知何時你才歸來。月下花前常一起舉杯,分題作詩、押韻對句很合拍。如今風景依舊美好,卻不見你細細寫來的書信。古岸頭敗葦蕭蕭作響,兩岸垂楊送別行舟。夕陽照著荒郊衰草,怎能不讓行人落淚。每到塘橋月色昏暗時,兩盞燈伴著小孩來開門。如今怕走西州路,船過楊林時暗自流淚。
異葩:奇異的花卉。
楊妃西子:楊貴妃和西施,這里形容花卉姿態美。
東籬:代指種菊花的地方。
羊皮魚枕:指羊皮燈和魚枕燈,是元宵的燈品。
繚絲:一種絲線工藝。
藍輿:竹轎。
夷猶:從容自得的樣子。
舉觴:舉杯。
分題:古人作詩方式,分題目作詩。
敗葦:枯萎的蘆葦。
西州路:泛指傷心的道路。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友人秉之過去有諸多相處的歡樂時光,后因某種原因分離,詩人在節日、賞景等情境下,睹物思人,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通過多個生活場景和時間節點的描寫,層層遞進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以其真摯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畫架高懸寶炬紅,文綃光透綵毬空。云霞巧織天孫縷,水火潛輸鬼國功。珠箔玲瓏宜映月,玉屏虛薄自含風。殷勤萬里提攜意,消得詞林賦詠工。
高梧脫葉金井寒,璧月夜掛珠闌干。銀河萬里浸虛白,凌風欲訪乘槎仙。金壺箭水聲第一,畫角《梅花》聽悽惻。三山樓閣碧海涼,老鶴不眠清露滴。
雉子斑斑,方游水湍。朝游水北,暮游水南。五色其羽,文何翩翩。嗟彼王孫,來游江干。須臾盻之,忽焉見殘。雉子向言,有鳥在天,爾胡我殘。有鴻在沼,爾胡我殃。嗟雉子,爾無言。爾懼我殘,爾懼我殃,誰令爾斑。
啼鳥匆匆變物華,雨池科蚪漸成蛙。青鞋謾踏閑邊草,白發羞簪醉里花。此日驊騮思苜蓿,當時鸚鵡喚琵琶。遙憐簫鼓追游地,薺麥青青已沒鴉。
近西穹帳是青宮,瑞靄祥云曉日紅。寶扇初開顏似玉,金輿方駕氣如龍。
勝韻難齊俗,清流不受渾。豈應踐期約,獨自愛黃昏。
千秋灑脫在漁樵,巢許藏光躲舜堯。萬鎰豈如龜曳尾,一生厭看柳回腰。去除貪念睡安穩,莫干欺心站不搖。益貨追名皆賈禍,能辭染著自逍遙。
淮陰三月花開枳,使君死作殊方鬼。眼看骨肉不敢收,奉虜稱奴聽頤指。經遼涉海三歲久,以蝗為粻麥為酒。爨骸咬骨何足論,親見徐山墮天狗。今年始得間道歸,城郭良是人民非。主家日給太倉粟,殘生猶著使君衣。攬衣拭淚使君室,涼月蕭蕭風瑟瑟。回頭還語玉雪孤,勿辭貧賤善保軀,瞻屋未辨雌雄烏。
柳陰濯足水侵磯。香度野薔薇。芳草綠萋萋。問何事、王孫未歸。一壺濁酒,一聲清唱,簾幕燕雙飛。風暖試輕衣。介眉壽、遙瞻翠微。
晉朝神器已危傾,天下飛塵尚未清。當日倘無王刺史,有誰攜酒訪淵明。
三百闌干浮碧空,笙歌繚繞暮云中。天香夜半廣寒落,錯認銀橋在月宮。
雨過涼生枕簟秋,樓頭新月掛銀鉤。且無揮扇勞纖手,只好燒香伴酒甌。
憲節遙聞駐武林,稽山父老藹棠陰。和風甘雨終遺愛,苦蘗寒冰只素心。紅樹隔江云渺渺,青驄攬轡路骎骎。攀轅有地無能縮,徙倚山亭悵獨吟。
和風乍雨危樓,又中秋。五十年來今夜,說還休。心如月,雨似雪。月華愁。帶雨穿云西去,濕銀頭。
平林標大道,曾是野王居。往事將誰語,凄涼六代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