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奴阮辭
淮陰三月花開枳,使君死作殊方鬼。眼看骨肉不敢收,奉虜稱奴聽頤指。經遼涉海三歲久,以蝗為粻麥為酒。爨骸咬骨何足論,親見徐山墮天狗。今年始得間道歸,城郭良是人民非。主家日給太倉粟,殘生猶著使君衣。攬衣拭淚使君室,涼月蕭蕭風瑟瑟。回頭還語玉雪孤,勿辭貧賤善保軀,瞻屋未辨雌雄烏。
淮陰三月花開枳,使君死作殊方鬼。眼看骨肉不敢收,奉虜稱奴聽頤指。經遼涉海三歲久,以蝗為粻麥為酒。爨骸咬骨何足論,親見徐山墮天狗。今年始得間道歸,城郭良是人民非。主家日給太倉粟,殘生猶著使君衣。攬衣拭淚使君室,涼月蕭蕭風瑟瑟。回頭還語玉雪孤,勿辭貧賤善保軀,瞻屋未辨雌雄烏。
山水戴逵色,尚余清興中。
千巖落花雨,一徑卷松風。
酒茗延幽子,圖書伴老翁。
長生吾不羨,久悟去來同。
幽居寂無事,晨起伴僧禪。
曉澹巖前月,秋明水底天。
望鄉書斷雁,問路客回船。
阻絕平生友,清游有夢傳。
寒日明丹旐,流塵暗彩衣。
那知長夜去,無復逝川歸。
方士言終誤,神丹事已非。
出門尋吊客,惟有鶴雙飛。
一日屠戮三庶人,天理已盡殺氣昏。
青宮惴惴二十載,免禍自求黃屋尊。
忠臣開除兩京路,未知日月雙懸處。
歸來祈哀語可憐,今日貴作天子父。
瀟湘江邊镵穹碑,煙云相連愁九疑。
湖南萬古長嗟地,剩與屈賈添余悲。
雄文漫郎來作吏,正色顏公謁西內。
兩賢憤托金石堅,莫求此碑求此意。
休闖九閽訴帝傍,莫化杜鵑啼故鄉。
磨崖難摧幽恨長,水流不盡山蒼蒼。
手拗楊柳贈行人,情條恨葉江南春。
朦朧疎煙濕芳草,搖落微風生白蘋。
長亭短亭銷離魂,古情不盡今情新。
一聲驪歌幾聲哭,行人去后春江綠。
歌哭相雜江水頭,相看不發情何屬。
江河到海有窮日,輪蹄行路無已時。
路傍楊柳折已盡,東風再換明年枝。
燕子低飛入壞簷,柳條輕拂綠毿毿。
故園更在北山北,佳節可憐三月三。
萬古愁多憑濁酒,九原事往落清談。
都門別恨終難寫,滿眼風光思不堪。
霜晴九月交,送子越東門。
同舟此水上,再對波清渾。
聚散三十載,惟此一意存。
邦國有大慶,去承曠蕩恩。
我老百不堪,視子猶弟昆。
新寒黃菊枝,落照黃葉村。
慘愴欲別語,零落未歸魂。
臨分吐情實,衰境意彌敦。
悠悠遠水李膺舟,漠漠余寒季子裘。
隔歲梅花新舊恨,入春山色古今愁。
重游梁宋三千里,看復關河四百州。
辯舌縱橫報知己,古人憑軾取封侯。
六曲欄干院宇深,影連苔色晝沈沈。
已將虛實論因果,尤稱風流寫醉吟。
夢短不禁簾外雨,愁多常怯檻邊陰。
可憐今古無窮恨,卷在凋零如寸心。
曹公文武俱絕倫,傳與陳王賦洛神。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親逢絕世人。
五官郎將莫輕怒,椒房自是袁家婦。聞道生時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
驚鴻翻然不重顧,射鹿深寃更凄楚。不將降虜賜周公,先識禍機楊德祖。
此意明明可自知,豈有神人來洛浦。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說微步。
楚離日月常爭光,湘夫人后夸高唐。丹青畫寫鬼神趣,筆端調出返魂香。
妙畫高文盡天藝,神理人心兩無異。此情萬古恨茫茫,且為陳王說余意。
故國春濃懶縱觀,強尋幽境步蹣跚。
風酣蕙草清香煖,煙濕杏花紅粉寒。
但覺時光自催換,可憐人事幾悲酸。
百年未必長于夢,虛作邯鄲枕上看。
銅雀不得鏁二喬,春江亦夢攜西子。
此樓縹緲相風流,此恨纏綿在云水。
洞庭葉下愁湘君,不獨陽臺云雨神。
精神感通若相遇,夢境幻境皆成真。
黃州刺史清如鏡,水光山色心同瑩。
牧之出守到元之,誰解把詩聞萬乘。
圖成攜得千里行,孤帆趁落斜陽城。
江頭莫指挽鄧處,離合古今同一情。
半落庭前葉,始知秋意新。
風嚴柳疏細,霜薄水清勻。
句里存佳景,詩中見古人。
一峰矜絕態,云外掩孤顰。
平生嘗嘆少陵詩,豈謂殘年盡見之。
共脫兵戈身偶在,各懷鄉國語尤悲。
又尋芳草春風路,猶聽孤舟夜雨時。
避地海山周萬里,此行無處寄相思。
放舟弄清泚,始覺南風清。白云認鄉樹,永念隨父兄。
一夢三十載,將老猶遠行。聊將鄭衛耳,一聽新蟬鳴。
空懷煙霞想,下及飛鴻征。多公久要誼,獻纻復班荊。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相期脫覊網,豈肯縛簪嬰。
此生才一戲,萬物何營營。我行別良友,執袂中心怦。
公來貽新詩,折柳何多情。他時簪還盍,莫忘歲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