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四首 二
可嘆東籬菊,莖疎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霑清露輝。
當榮君不采,飄落欲何依。
可嘆東籬菊,莖疎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霑清露輝。
當榮君不采,飄落欲何依。
可嘆那東邊籬笆下的秋菊,莖干稀疏葉子也細小。雖說它不同于蘭蕙,卻也有自己的芬芳。還沒來得及浸在滿杯的酒中,白白地沾染上清露的光輝。正當它盛開時你卻不采摘,它飄落之后又將依靠什么呢?
東籬菊: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指代秋菊。
疎:同“疏”。
蘭蕙:蘭草和蕙草,常用來比喻君子賢人。
芳菲:花草的芳香,這里指菊花的香氣。
泛:浸,這里指用菊花浸酒。
盈樽:滿杯。
徒:白白地。
霑:同“沾”。
榮:盛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但仕途坎坷,此詩可能是他在政治上不得志時,借菊自傷,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菊自喻,感慨自己才華不被重視。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以菊的遭遇暗示自身命運。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陳子昂詩歌關注自身命運、情感真摯的風格。
平旦前騶出郡闉,松堤石磴自無塵。
寒云明滅天開幕,霜草青紅地展茵。
靈剎迥非勞世境,凈庵常屬悟空人。
更憐萬竹千杉色,不問嚴冬與早春。
十里鶯花處處嬌,
南新橋過北新橋。
船來船去東風里,
何處佳人弄玉蕭。
卦山交山陽,孤峰獨崔嵬。下眺一氣中,棱棱露巖崖。
森如六爻列,錯若諸卦排。我來正雪霽,寒空無纖埃。
群峰皎練明,萬柏攢一苔。遠見介山巔,干霄白皚皚。
近矚交城城,微茫辨樓臺。文峪下西溪,汾川自東來。
連山走黃河,屏扆卻抱回。誰言萬家縣,形勢亦壯哉!
守險在良牧,濟世須雄才。利鐵錮窮巖,健馬嘶風哀。
劉淵亦何人,石匣為之開。蒼天不可問,浩歌舒遠懷。
稽古神文煥,中興武烈光。挈圖親授子,體道妙為皇。萬乘隆尊養,千齡甫壽康。龍湖俄趣駕,遽返白云鄉。
黼翣方徐轉,龍輴望已遙。胥濤平似掌,禹穴儼如朝。喪考群心痛,號旻圣孝昭。稽經崇廟號,萬世永尊堯。
近秋風氣好,入夜暑微消。
女伴歌聲合,娥眉月影嬌。
密林時落葉,曲澗遠通潮。
光霽渺無極,誰同倚玉簫。
嫩白輕斑尚帶癡,斂身搖尾未成威。
已知穴內兩端者,祗齧馀蔬少退肥。
鳥詠短長句,
花呈赤白章。
化工非不巧,
閑客笑春忙。
恬澹本性情,下筆便高潔。常能參妙化,自得養生術。
我讀韋公詩,一生無滯郁。曠然任吾天,言動由真率。
淵明后一人,沖虛亦樸實。《唐書》考新舊,無人為撰述。
詩人失傳多,惟公不當佚。自公為衛郎,意氣近豪俠。
折節復讀書,至味歸清絕。一麾出守郡,隨處留詩別。
真機舒性靈,淡然天籟發。掃地坐焚香,習靜神無奪。
豈必求神仙,何用更學佛。開元至貞元,百余十歲月。
人皆見公容,精神不衰竭。有詩送太白,無與少陵筆。
或者未識面,蹤跡天涯闊。清景憶平生,空山求隱逸。
晏起望青天,園林愛藏拙。應知養主事,詩外無他物。
神來有化工,終身無疢疾。千秋秉至誠,夢想依歸切。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來路沿流水,開門見好山。
花間攜手語,酒后出詩刪;
為約三椽筑,同消一味閒。
敢嫌供給少,滿袖白云還。
蘊抱冰心此一方,
不教蜂蝶逐花狂。
瓊姿本是神仙骨,
肯作人間賈女香。
抱影蕭蕭晝掩關,竹窗松幾墨花寒。雙龍氣掩青萍劍,五岳光凌紫籜冠。真幻禪鋒惺后悅,贏輸弈局靜中看。燒燈倚徙懸高榻,細雨霏微鶴夢殘。
春明久已賦懷歸,南國秋山澹客衣。游戲一官聊寄托,棲遲三徑任依違。花慵白日呼僮睡,草郁青軒看鶴飛。明月相思梨樹白,漁竿冷落滏陽磯。
雨聲滴瀝馬聲嘶,野水青煙聽唱驪。春樹冷魂云淰淰,月明客夢草萋萋。溪堂鷗隱寒暄習,山寺雞鳴信宿題。長揖梅花澆酒別,讀書枌社一青藜。
春樓夢,一病已春深。
白柰開花生再世,紅梔結子死同心。
天上杳鸞音。
有一物,無人識。
或在東南,或居西北。
破草鞋跟踏著,價重千金;折拄杖頭挑來,分文不直。
識不識,吳地冬瓜,鎮州蘿卜。
人自山中出,方知有路通。磨盤轉圓曲,蟻窟走玲瓏。
莎草荒亭綠,山礬古墓紅。陡然臨絕澗,俯首瞰長虹。
人家圖畫里,茅蓋紫泥墻。有力供樵牧,無田種稻粱。
從禽藏險谷,輿客上高岡。紓困貓頭竹,三年兩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