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碧照庵 其二
平旦前騶出郡闉,松堤石磴自無塵。
寒云明滅天開幕,霜草青紅地展茵。
靈剎迥非勞世境,凈庵常屬悟空人。
更憐萬竹千杉色,不問嚴冬與早春。
平旦前騶出郡闉,松堤石磴自無塵。
寒云明滅天開幕,霜草青紅地展茵。
靈剎迥非勞世境,凈庵常屬悟空人。
更憐萬竹千杉色,不問嚴冬與早春。
清晨,前導的侍從騎馬出了城郭,松樹下的堤岸和石頭臺階一塵不染。寒云時隱時現,仿佛天空拉開了帷幕;霜草或青或紅,好似大地鋪上了錦茵。這幽靜的古寺與塵世大不相同,這清凈的庵堂常屬于悟道之人。更讓人喜愛的是萬竹千杉的顏色,不管是嚴冬還是早春都那么好看。
平旦:清晨。
前騶:古代官員出行時的前導侍從。
郡闉:城郭。
明滅:時隱時現。
靈剎:指寺廟。
勞世境:塵世。
悟空人:悟道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某一清晨出游,來到碧照庵,被庵中的清幽環境和自然景色所打動,從而創作了此詩,當時詩人或許有擺脫塵世紛擾、追求內心寧靜的心境。
這首詩描繪了碧照庵周邊的清幽景色,突出了寺廟的清凈與超脫。其主旨在于表達對遠離塵世、悟道境界的追求。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太虛蕩無形,夜靜境愈現。開窗對三巒,明月皎如練。露華光灼爍,眾綠郁蔥茜。憩心暫徘徊,飛光疾流箭。悠悠大瀛海,寂寂廣寒殿。神仙邈已遠,靈藥不可見。桂樹秋風多,使我心眷眷。
田州兵禍孰先知,州扭靈龜要自奇。二十年來逢一轉,靜觀天道更何疑。
歸途初及早秋天,夜看繩河醉不眠。誰與女牛爭一夕,已同人菊別三年。吟來面壁蟲如客,飛去填橋鵲亦仙。注眼云端眉樣月,正留清影待團圓。
文人慧業獨翩翩,一任生天在我前。具眼有人塵外鑒,相期猶此待因緣。
圣恩千載念邊疆,重遣儒臣守四方。交割山川揚使節,指揮云鳥閱戎行。香凝燕寢濃花發,雪盡營門細柳長。舊日彭城兵甲地,即看原野遍耕桑。
耆舊今無幾,鄉閭素所依。官登五馬貴,年及七旬稀。一旦成長往,九原誰與歸。寒風吹畫翣,回首淚空揮。
送馬猶臨水,離旗稍引風。好看今夜月,當照紫微宮。
水橫絕浦曾爭渡,浪打船頭又少留。安得一舟淮上釣,水生水落任沉浮。
青門樹色引鳴騶,一曲驪歌送遠游??犊灾窃箘e,關河終念對窮愁。云邊夜犬鳴沙驛,海上寒山出郡樓。到日都門春水綠,珊珊飛佩上瀛洲。
等是黃粱未熟時,車塵馬足竟胡為。山翁不起功名想,足谷多田正自奇。
何時別陵上,移居來后庭。牽條擬峰勢,總葉學山形。白雪轉自綠,綵云相對青。無勞臺嶺側,陵虛摶翠屏。
誰將消息問虛盈,金谷荒涼感慨生。錦繡已收懸處色,珊瑚猶想碎來聲。樓成滄海無園戰,人學飛花墮地輕。自是不關奴輩妒,從來殊質解傾城。
薊苑聞鐘謁帝關,火城遙散五云間。魚龍自集甘泉館,鹓鵠仍虛紫殿班。萬里瞻依空使節,十年朝請隔天顏。只今醉逐田翁社,問爾曾攜醽酒還。
血性真情可以怨,心灰氣短亦能醫。尋常語構非常句,出世人歌入世詩。
夜氣何蕭森,空山思寥廓。不知風露寒,彌覺衣裳薄。美人渺難期,對酒不成酌。白日虛牖生,微聞桂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