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泛洞庭尋裴侍御清酌
日晚湘水綠,孤舟無端倪。
明湖漲秋月,獨泛巴陵西。
過憩裴逸人,巖居陵丹梯。
抱琴出深竹,為我彈鹍雞。
曲盡酒亦傾,北窗醉如泥。
人生且行樂,何必組與珪。
日晚湘水綠,孤舟無端倪。
明湖漲秋月,獨泛巴陵西。
過憩裴逸人,巖居陵丹梯。
抱琴出深竹,為我彈鹍雞。
曲盡酒亦傾,北窗醉如泥。
人生且行樂,何必組與珪。
傍晚時分湘水一片碧綠,我駕著孤舟漫無目的地漂行。明亮的洞庭湖在秋月映照下波浪涌起,我獨自泛舟在巴陵之西。途中拜訪裴逸人,他住在如攀丹梯般高的山巖居所。他抱著琴從幽深的竹林中走出,為我彈奏《鹍雞》之曲。一曲奏完酒也喝完,我在北窗下醉得一塌糊涂。人生就該及時行樂,何必去追求高官厚祿。
無端倪:沒有邊際。
明湖:指洞庭湖。
裴逸人:即裴侍御。逸人,隱士。
陵丹梯:攀登紅色的階梯,形容居所地勢高。
鹍雞:琴曲名。
組與珪:組是系印的絲帶,珪是古代帝王諸侯舉行禮儀時所用的玉器,這里代指官職。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李白一生渴望自由,追求理想。他在游歷中,常與友人相聚飲酒、談詩論道。這首詩可能是他在洞庭湖一帶游玩時,拜訪裴侍御,與之飲酒彈琴后所作,反映出他當時超脫塵世、追求自由生活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及時行樂、看淡名利。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秋夜洞庭之景與友人相聚之事,抒發內心感慨。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白詩歌豪放灑脫、追求自由的風格。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消息蹤由無縱恣。紙為陣,筆為矟,將軍須是有謀略。
墨要干研清神思,點畫臨時要廓落。形勢奇狀似龍蛇,平頭大小宜斟酌。
曲須曲,直須直,意氣方剛須雅飾。閑暇規矩有指歸,圓轉楷模堪法則。
堪法則,有遲速,相鉤相連光熠目。古隸參雜故不拘,顛草縱橫似花蔟。
偃仰莫把筆鋒挫,先須順??回收左。經心健硬曉浮沈,鏗鏘啟發勿怠墮。
研窮體象貌亦同,博學精微先賢播。化陰陽,勢出矣,藏頭護尾深有理。
稟乎人性是常情,遞相映帶可行止。遲澀飛動似玲瓏,慢引急牽如流水。
上捺下挑猛如虎,蜂腰鶴膝不堪睹。壯士屈臂鳳皇飛,張弓發箭勝于弩。
提撕秘思不可傳,常存形影勿孤露。勿孤露,誰別辨,義之平穩知深淺。
自然觀察往還來,斗回角立能駈遣。疴瘵纏身,溺水之禽。長似死蛇,短似蝦??。
古人最慎,愚蒙大忌,名為不嘉。
夜醮星壇海岳飛,龍車搖曳羽云衣。
紅霞影里輕煙色,玉燭風清皓月輝。
三島花明鋪錦繡,千年鶴送下金扉。
仙家莫道無多事,十二瓊樓恨不歸。
無為道大入幽玄,幾許風光慕昔賢。
對境盡同閑見識,忙中皆是急相煎。
配匹直須寬雅淡,會有逢時不偶然。
修煉但教堅志氣,參詳穩審更周旋。
古觀重重遶翠微,杉松深處掩雙扉。
云生萬壑投龍去,海隔三山放鶴歸。
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壇朝禮曙星稀。
每聽高論長生理,擬向寰中便拂衣。
青松本不樹蕭條,學士因何智自勞。
金水朗然明皎潔,雪山堆積就中高。
志心但覓三神藥,凡目難觀萬里毫。
我獨閑吟誰解意,悠哉麗日壓靈鼇。
憐君千里別,新馬黑貂裘。
白首辭鄉淚,黃云入塞愁。
月明沙磧夜,霜落雁門秋。
去去燕然上,功名會見收。
天地為爐我自知,人無遠慮必生疑。
功夫未至勞懸想,境外聲聞不改移。
機巧豈逢容易得,是非終究欲何之。
思量大海深淵理,光陰虛度影參差。
人心多是少相投,非識塵中上品流。
不見真宗歸物理,難知妙道后先休。
生前內鼎宜烹煉,殊勝華池好漸修。
但見完全憑土德,能調火候藥皆秋。
青山園遠嶂,流水瀉鳴弦。
游豫王正月,謳歌帝萬年。
草香吹輦路,鳥弄雜宮懸。
霑醉堯尊酒,何由報所天。
玄之玄又見真空,巧拙臨時要妙中。
大智伏藏知遠近,纖微盡達了然通。
周旋物性誰區別,坦蕩由來是且同。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白發長,眉似雪,宗禪和尚何分別。
百尺高山足浮云,萬丈海中有明月。
十地本因菩薩證,大乘俱是如來說。
有空相,無空相,深淺是非皆為妄。
一切諸法歸何物,忽然覺悟波浪沒。
安樂常在信心中,真空根本難緘默。
貪嗔戒定如幻夢,祖師凝流歡者眾。
方便門,群生用,除他煩惱知識重。
誘引迷途如風止,慧眼觀瞻恒沙水。
三昧八萬四千智,清浄法身依道理。
憶昔僦居明德坊,官資俱是校書郎。
青衫共直昭文館,白首同登政事堂。
佐國廟謨君已展,避賢榮路我猶妨。
主恩至重何時報,老眼相看淚兩行。
大道何異,俗情如花。
生前境趣,車碾黃砂。
無垢住相,勿用稱夸。
非親我親,六合為家。
衡岳煙蘿紫閣云,名高湖外晚游秦。
清詞古學儒生業,圓笠方袍釋子身。
竹杖拄歸山里寺,篆書留與世間人。
我疑簪組成為縛,空仰吾師去路塵。
素律初回枕簟涼,松風飄泊入華堂。
談雞寂默紗窗靜,夢蝶蕭條玉漏長。
歸去水云多阻隔,別來情緒足悲傷。
霜砧月笛休相引,只有離襟淚兩行。